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巯基丙酸作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发光可调的核壳型半导体纳米粒子.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荧光显微镜,荧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对合成的核壳型Cd Te/Cd S量子点进行了光学性能、粒子的分散性、纳米粒子形貌和晶型的表征.通过对合成条件的摸索,总结出了合成高性能水溶性Cd Te/Cd S量子点的优化条件是:反应初始p H为11,Cd2+∶HTe-∶MPA为1∶0.25∶1.8,回流时间为1 h.在优化条件下通过控制合成回流时间可合成不同粒径的量子点,其荧光发射光谱在510-610 nm范围连续可调.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法以硝酸锌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来制备绣球形纳米氧化锌.用SEM对制备的绣球形纳米氧化锌进行表征,发现得到绣球形氧化锌是由片状氧化锌自组装而成.通过改变锌盐的浓度、尿素的含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研究了这些条件对所得产物形貌的影响,并探讨了绣球形氧化锌的形成机理.在温度为120℃、时间为3~5h、锌盐的浓度为1.2mol/L条件下得到片状纳米氧化锌.随着锌盐浓度的增加,这些纳米片自组装成了绣球形氧化锌.  相似文献   

3.
以丹皮酚为原料,在丹皮酚的3-位/5-位经曼尼希反应引入不同的胺甲基,得到相应的丹皮酚曼尼希碱,再对其1-位酮羰基进行肟化得到相应的目标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质谱(HR-MS)确证.考察了丹皮酚曼尼希碱合成中投料比及反应温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丹皮酚、多聚甲醛与有机胺物质的量之比为3∶4∶4,反应温度为85℃,此条件下丹皮酚曼尼希碱收率可达70.0%~73.4%.  相似文献   

4.
以FeCl2·4H2O为原料,水合肼为沉淀剂和形貌控制剂,在乙醇溶液中进行反应,制备出Fe3O4纳米棒。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品的结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表征。并对Fe3O4纳米棒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FeCl2·4H2O]:[N2H4·H2O]、反应体系的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Fe3O4纳米棒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洋葱表皮作为内外模板,以Zn(NO3)2·6H2O、Pb(NO3)2和Na3PO4·12H2O为原料,一步合成纳米磷酸锌和纳米磷酸铅,利用XRD、SEM等手段表征其结构和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内外双模板分别得到的是不同形貌的纳米磷酸锌和纳米磷酸铅产物。  相似文献   

6.
利用先驱体转化法制备了立方晶系闪锌矿ZnS六方纳米框结构;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还可以得到ZnS纳米盒结构。这种通过先驱体转化得到ZnS中空结构的制备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条件温和、成本低廉、可重复性、产率高等特点。通过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转化条件、溶剂效应等单因素探究,可以得到既能保持前体物形貌又能使转化完全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制备出了Fe3O4、Fe3O4/C、Fe3O4/C/Pd纳米粒子,并将其应用于Suzuki偶联反应.以Fe3O4为载体通过溶剂热法将C包覆在Fe3O4上,再在得到的复合材料上包覆Pd得到Fe3O4/C/Pd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对结果进行粒径形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uzuki反应在以DMF/H2O(V/V=1)为溶剂,Na2CO3为碱时,在反应温度为80℃下,反应5 h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Na_2WO_4·2H_2O和Zn(NO_3)2·6H_2O为原料,利用机械球磨固相反应技术,制备纳米ZnWO_4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制得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制备条件对产物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不需要添加任何辅助试剂,采用机械球磨固相法成功地制备出ZnWO_4纳米片.同时,光催化实验也表明,ZnWO_4纳米片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3 h后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91%.  相似文献   

9.
通过微波法合成纳米FeVO4光催化剂,用XRD、SEM、UV-Vis DRS对其进行表征,探究不同Fe:V摩尔比、不同微波反应时间及Cu2+掺杂对产物的形貌、结晶度、粒径以及带隙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V=1、微波反应6 min时,制备条件较优,获得了粒度比较均匀、尺寸较小、形貌比较规则的FeVO4晶体,且结晶度较高、带隙较窄.选取优化条件下制备的FeVO4与FeVO4:Cu2+,在可见光下进行甲基橙降解试验.在初始甲基橙浓度为10 mg/L、反应160 min时,FeVO4:Cu2+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76.4%.  相似文献   

10.
以氯化铜(CuCl2.2H2O)和尿素为原料,用水热法合成CuO微纳米结构材料,并对制备的微纳米CuO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IR)分析,对产物进行表征及分析,并探讨了纳米结构CuO的生长机制.结果表明:通过简单改变反应溶剂,成功实现了CuO微纳米形貌的调控.当反应溶剂为水体系时,产物尺寸为40 nm且比较均匀,得到的产物为单斜晶相的纳米CuO,具有工业化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