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一、由1到"1" 师:(板书:1)认识吗?瞧,老师往这儿一站,几个人? 生:(齐)1个人. 师:能用1这个数来表示吗?想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也可以用1来表示? (生答:一个苹果、一张桌子、一把直尺……)  相似文献   

2.
(案例)从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开始认数(分别出示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师:说说它们都是多少元?生:(略)教师出示一袋彩色珠子(橡皮泥制作的)。师:数一数有多少颗?生:1颗、2颗、3颗……10颗。师:把10颗珠子插在小棒上,就像一串冰糖葫芦。10颗珠子也可以说1个十。(板书:1个十是十)师:再拿出一串,现在有几个十,是几十?生:2个十是二十。(板书:2个十是二十)师:再拿出一串,现在一共有多少?为什么?生:一共有30,因为3个十是三十。(板书:3个十是三十)小结:大家学得真好!已经知道了几个十就是几十。师:请一位小朋友把双手举起来,说一说,有…  相似文献   

3.
案例:下面是苏教版第八册《小数的意义》两个不同的教学片断。[片断一]教师出示例题: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米?这样的2份呢?让学生观察米尺后组织教学: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在米尺上是多少分米?生:每份是1分米。师: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怎样用分数表示?生:十分之一米(教师板书:1分米=110米)师:十分之一米如果写成小数可写成0郾1米。(板书:0郾1米)读作零点一。这样的2份是几分之几米?生:这样的2份是2分米,是十分之二米。(板书:2分米=210米)师:十分之二米也可以写成0郾2米(板书0郾2米)读作零点二。这样的7份是几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相似文献   

4.
复习课是依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而划分的一种课型,上好复习课,关键在设计。下面就一节“分数应用题”的总复习谈谈小学数学总复习课的设计。 一、教学实况 上课,教师宣布并板书课题;分数应用题的复习 师:请说出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 生: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除法的意义是: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师: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生:抓住分率句找出单位“1”、分析等量关系。 师:(出示分率句“某班女生人数比男生多1/5”)这句分率句中的单位“1“是什么量,它所确定的等量关系有哪些?  相似文献   

5.
王晓红 《考试周刊》2014,(97):91-92
<正>一、教学片段呈现1.课件出示一块蛋糕,准备分给四个小朋友。师:怎样分才比较公平?生:要平均分成4份。师:其中的1份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生:四分之一(异口同声)。师:四分之一是什么数?你是怎么想到四分之一的?生:以前学过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师:好的,这是以前学过的知识,今天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知识。2.出示3块比萨饼,仍然准备分给这四个小朋友。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P85~P87“分数的意义”。一、创设情境,温故引新1.“数数”创设认知冲突。师:大家会数数吗?生:会。师:好!请同学们看到屏幕上出现几个圆,就数几。(出现1个圆、3个圆、2个圆)生(齐):1、3、2。师出示35个圆摇。生:……(无法数出)反思:数数过程中突然出现的障碍,制造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了一个学生急切希望探究的教学情境。师(课件出现完整的圆的35图形和平均分的线条,切下来的部分占整个圆的3份):现在谁知道切下来的这部分占整个圆的几分之几?生1:我认为是五分之三。2.寻找学生的知识起点。师(板书:35):…  相似文献   

7.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培养学生的操作及观察能力。分苹果,导新课师: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led学,每人得几个?生:每人得2个。(师板书:2个。)师:如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几个?生:每人1个。(师板书:1个。)师:如果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多少个Z生:每人得半个。(师板书:半个。)师:半个怎样用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内容——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点评:教师从分苹果的实例中,说明需要引进新的数——分数…  相似文献   

8.
最近,听了两节数学课,两位老师上的都是“毫米的认识”,现将几个教学片断摘录如下,供大家对比、辨析。一、毫米的引入教例A师:你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生:米、分米、厘米(教师随答板书)。师:1米等于几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生:1米=10分米摇1分米=10厘米(教师随答板书)。师: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你发现什么?生1:不到1厘米。师:今天,我们学习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板书:毫米)教例B师:你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能把它们比划出来吗?(学生:顿时活跃起来,一边比划,一边自言自语。)师:请量出一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想量什么就量什么。(学生有的量币,有的量…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1~93页内容,练习二十二第1~3题。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教学过程一、情境设疑,引出课题1.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分类游戏好吗?在每一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些数的卡片,请小组同学合作给它们分类。(板书:整数、分数)  相似文献   

10.
一、利用1分米线段,探索研究小数化分数学生操作与思考。(1)画一条1分米线段,10等分,发现:110=1÷10=0.1,即0.1=110。(2)从0开始,110分米顺次往右数110分米、120分米、130分米……910分米、1100分米。让学生依次说等式,老师板书若干个:0.4=4100.9=190(3)将分数改成小数,顺次往右数:0.1分米、0.2分米、0.3分米……0.9分米。(以上同时在1分米线段上标出所数名数)(4)将0.1分米10等分。师:第一等份多长?生:1100分米。师:请说想法。生:把0.1分米分成10等分,就是把1分米分成100等分。(5)利用已经学过的小数意义知识,从0开始,先以1100分米为单位顺…  相似文献   

11.
用多媒体出示这样一个画面:小猴子上树采摘桃子。师:同学们数一数树上一共有多少颗桃子?生1:5颗。师:小猴子会摘几颗?摘后还剩下几颗呢?(学生举手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用多媒体演示小猴子摘桃情境)生2:会摘1颗,还剩下4颗。生3:会摘5颗,没剩下一颗。(这时,屏幕上的桃树没剩一颗桃子了)师:现在桃树上一颗桃子也没有,用什么数字表示呢?生:用“0”表示。师: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揭示课题并板书)师拿出一颗空盘子问:盘子里有几颗乒乓球呢?生4:没有一个乒乓球。多媒体显示出一个空旷平静的湖面后,师问:湖面上有…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实录一、情境引入师:小明与小强是好朋友,他请小强到家里做客,请小强吃西瓜。他先切了一半留给自己的父母,然后两人各吃了剩下西瓜的一半。小明吃了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生:两人都吃了这个西瓜的14。生:两人共吃了这个西瓜的12,每人吃了这个西瓜的12×12=41。师:他用了一个乘法算式来表示。(板书算式)大家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生:这个算式是分数乘分数,以前我们学的是整数乘分数。师:你也能写出一些分数乘分数的算式吗?(生写,然后汇报,师板书)13×1314×2435×3423×5623×3215×1637×5632×32二、探…  相似文献   

13.
一、悬赏激趣,引导探究师: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和整数相乘,谁能举几个例子?生:12×2、12×3……师:你能口算出结果吗?生:能。12×2=1,12×3=32。师:不错,看来你已经很好地掌握了上一节课的内容。不过,我这里还有几道题(出示12×14、12×12、12×35),看看你会不会。生(犹豫):不会。师: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生:这里是分数和分数相乘,还没学到。师:对,这是个新知识———分数乘分数。(板书课题)不过,这几道题虽然是新知识,但凭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同样可以解答!(生半信半疑)师:不相信?好,俗话讲“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现在进行悬赏:谁能解答这…  相似文献   

1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猫妈妈有两只小猫咪,它非常疼爱两只可爱、顽皮、自私的小宝贝:一天,猫妈妈到河边钓鱼给两个小宝贝吃,可只钓到了一条鱼,怎么办呢?这可难倒了猫妈妈。同学们快给猫妈妈想想办法吧。生1:把这条鱼从中间破开,一个猫咪一半。生2:我来补充,从头到尾,从鱼肚上破开,这样的两半是同样多的。师:你真能干,猫妈妈明白了。师:谁能用一个数表示出一只小猫吃鱼的数量?生:每只小猫吃12。师:这是个什么数?生:分数:(板书:分数)师:谁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整数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比如像刚才这种情况,两只小猫…  相似文献   

15.
正一轻轻松松聊方法师:汉字是有画面的,(板书"雨")闭上眼睛,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生:雨下在房顶上、窗户上的样子。生:雨下在春意盎然的花园里,我还闻到了花的香味。师:会想象的孩子会学语文。(板书:想象)再看——(板书:松竹)猜一猜,滕老师后面会写什么?生:梅。师:(板书:梅)你怎么就知道我会写这个"梅"呢?为什么?生:松竹梅,岁寒三友,它们三个有相同的  相似文献   

16.
“倍”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采用下面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 师:(把两条黄金鱼贴在黑板上)这是几条黄金鱼? 生:这是2条黄金鱼(师板书“2条”)。 师:(对正2条黄金鱼,2条2条地贴出6条红金鱼)这里有几条红金鱼? 生:有6条红金鱼(师板书“6条”)。 师:黄金鱼有几个2条?红金  相似文献   

17.
一、片断(出示6027000、210706、5306000、610000000、53060000000)师:你能读出这些数吗?师(指6027000):这个数有4个0呢,我怎么只听到一个零?生1:因为每一级的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师:210706只有两个0,为什么都读出来了?  相似文献   

18.
一、复习引入,在一个图形中表示分数师:朱老师先写一个分数,(板书:1/4)大家一起读一读。(学生齐读)师:(画一个圆)如果要表示出这个圆的1/4,怎么做?生: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P112—P113 例1—例5。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 2.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把4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几个?可用几表示?(板书“2”) 2.把两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几个?可用几表示?(板书“1”) 3.把一个饼要分给2个同学,怎样分才最公平呢? 让同桌的两位同学用圆纸片代替饼实际分分看。 指名学生演示分的过程。分成的两份大小怎样?说明是怎样分的?平均分的这半个饼可不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 教师讲解:过去我们学过的0、1、2、3……都是整数,遇到不够1个的情况,就不能用整数表示,比如这半个饼。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种新的数——分数。 二、学习新课。  相似文献   

20.
一、趣味导入1.(师板书:水果)问:看到老师写这个词你马上想到了什么?(苹果、桔子、香蕉……)理解:水果包括苹果。水果不一定就是苹果,但苹果一定就是水果。2.师:在数学里也有这么有趣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其中一组关系“整除与除尽”就是这样。(板书:整除与除尽)3.明确研究范围。师:不论是整除还是除尽都是指数与数之间的一种关系。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了?今天,我们在研究整除时所说的数都是指除0以外的自然数。二、整除的意义及与除尽的关系1.初步形成整除的概念。(1)出示算式:10÷5=214÷3=4……212÷12=19÷1=91.8÷6=0.36.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