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泰 《新闻知识》2001,(8):39-40
新闻导语,是指消息的开头,通常是消息的第一个自然段。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和展示在开端部分,吸引读者的注意。   导语的“导”字,含有“开始、启发、吸引”三个涵义。美国新闻学者威廉·梅茨说:“抓住或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稿的第一段、第一句,甚至第一行。”   新闻学者洪天国在《现代新闻写作技巧》一书中说:“一条优秀导语的标准有两条即可,一是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使读者读导语以后而略知全篇新闻,二是能吸引读者的目光,迫使他不得不接着读导语下面的新闻主体。”   根据…  相似文献   

2.
一般地说,记者努力抢新闻,才能有独家新闻,才能有时效。但是,并非所有的新闻都要抢。有的新闻则需要“养”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去采写。作个简单的比方,假如在精养塘里捉到一条小鱼,假如暂  相似文献   

3.
诗有“诗眼”,散文有“散文眼”,新闻也应有“新闻眼”。“新闻眼”是对新闻工作者新闻敏感性的一种形象比喻。有“新闻眼”的人,能敏锐发现、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最有新闻价值之处,最闪光之处,最吸引读者之处。同样是一座庐山,不同的游客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的结论往往返然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样是一个新闻,不同的作者前去采写,写出的文章也往往千差万别。但不管有多少种写法,一条新闻总有~条最佳角度,这是作者的“新闻眼”所决定的。笔者在多年编辑工作实践中,深感找准“新闻…  相似文献   

4.
记得那是2001年8月的一天,我应同事之邀前去泰安市岱岳区的徂徕镇采访,途中,同事告诉我说.有一名下岗职工,因在泰城很难再寻找到新的就业机会.便返乡回老家承包了20亩山坡地。并在徂徕山上安营扎寨.开发荒山.绿化荒山,使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绿色的花果山。听到这,新闻敏感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线索.一定要抓条括鱼。后来我才得知,当初同事是想让我为他拍摄的新闻图片配写篇短文的。但经过我深入采访挖素材,精雕细选定题目后,我就改变了为图片配写新闻的初衷,用心采写出了《承包山坡地的城里人》的人物通讯.刊发在《泰安日报》2001年8月16目的三版头条上,并配发了一幅新闻图片。后来.这篇稿件以事件真、选题准、立意新、写法活而荣获当年度山东省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荷沐 《档案管理》2006,(2):80-80
2005年,与档案有关又与大学有关的新闻有很多,但引起我关注的新闻只有两条。  相似文献   

6.
案例 前不久,上海旅游大巴撞货车造成14人遇难的事故(4·22特大交通事故)有了初步调查结果。经公安部门调查发现,大巴司机事发前曾吸毒并熬夜玩网游。也就是说,该司机是非常罕见的“毒驾”。无独有偶,去年年底,轰动一时的长春美汁源果粒奶中毒事件在事发后一周出调查结果:是一起单纯的投毒案,和产品质量没有关系。这两起事件的“第一落点”新闻各大媒体都做得挺大,但是到公布调查结果的后续新闻或者说追踪新闻,有的仅仅是简讯一条。笔者认为,这种对待后续新闻的习惯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古人作诗、读诗或评诗,都很看重“诗眼”。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后人认为它用得生动、鲜活、传神,为全诗的点睛之笔,称之为“诗眼”。一则电视新闻中也应当有一个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关键镜头,如同一首诗军的“待服”。1981年3月30日,美国总统里根突然遭到枪击,美国广播公司所属电视台播放的新闻里有“中弹”这一现场的关键镜头,使观众有如临其境之感。1995年间月4日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中央电视台播放这条新闻时没有“遇刺”的镜头,也没有“刺”后的镜头,而是用“刺”前的镜头来代替…  相似文献   

8.
城市台新闻节目该如何定位,大家见仁见智。无论是加强经济报道,搞活时政新闻,还是挖掘社会新闻,笔认为都离不开一条,就是要立足城市、紧跟城市生活节奏,让新闻体现出强烈的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特征。如果将新闻报道的题材领域大体划分为时政新闻,农业、农村新闻,城市新闻和社会新闻这么几大类,我们发现现在城市新闻并没有在城市台新闻节目中当上主角。笔曾作过一个粗略的统计,1996年《嘉兴新闻》共播出新闻3960条,其中城市新闻仅501条,占整档新闻节目的比重不足13%。  相似文献   

9.
谈“五个W”     
新闻五要素的提法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由美联社率先提出来的。当时的电报技术还不很完善,在收发报过程中经常出故障,编辑们常为不能收到一条完整的稿件而大伤脑筋。于是,他们要求记者把讲清新闻事实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点写在第一段里。这样,即使电报在中途出了故障,只要抄到了第一段也就等于收到了一条完整的新闻,“五个W”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在实践的基础上,美联社把“五个W”又从导语推广到整条新闻的写作,于是归纳出了新闻要素的理论,明确提出新闻报道必须解答五个W的问题,以指导记者的采写活动。这一理论提出来后,很快被新…  相似文献   

10.
赵太常 《传媒》2002,(11):28-29
关于“基本真实” 在新闻报道中,人们或有关部门评价一件新闻作品时,常常使用“基本真实”或“基本属实”这两个用语。“基本真实”与“基本属实”其实是一个意思。 那么什么是新闻的“基本真实”呢? 首先,要弄清“基本”一词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基本一词的解释有4条,即;①根本;②根本  相似文献   

11.
新闻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及时地予以报道,这是新闻报道所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不是所有题材的新闻报道都需要在第一时间就告知给受众呢?这样做是不是都可以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呢?换句话说,是不是抢先报道就一定比压后报道的效果好呢?在新闻采编中,如何把握抢先与压后?这里,我们首先有必要搞清有关新闻价值的几个问题。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所固有的某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新闻价值观应当是记者判断事实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事实能够成为新闻,要看它是否具有以下因素:重要性是指新闻事实具有震动人心,能在某种程度和…  相似文献   

12.
从新闻写作的规律和要求来说,写一条新闻总得有个“根据”或出处,表明报道的事实一有来源,二是新鲜的。否则,报道的事实缺乏“根据”或出处,既难突出新闻的“新”,甚而还会构不成“新闻”,同时又使读者感到新闻无来源,对它的可信性产生疑惑。因此,写作时应当努力交代出“新闻”产生的“根据”或出处,这便是新闻中的“由头”。可是,从报上常看到没有“新闻由头”的新闻。例如,今年2月3日《北京晚报》一版刊登新华社播发的一条新闻就有这个问题。先看新闻的开头:“北京市工业企业全面推行以‘两保一挂’为  相似文献   

13.
徐斌 《新闻实践》2011,(12):F0003-F0003
新闻的客观、公正,是新闻报道的一条基本准则;新闻的倾向性,是新闻报道的一条基本规律。这两条看起来是矛盾和冲突的,但这恰恰是新闻的两个不同面。只要新闻真实这个核过硬,那么,新闻报道这个果,越多面就越丰富、越多彩。  相似文献   

14.
当你写完一篇稿子,请“三思而后发”:一思,假如我是一位读者,是否有兴趣看这条新闻,看后能否得到有益的启发?二思,假如我是一位编者,要考虑这条新闻有多大价值,里面有没有假话、空话、套话,有没有外行话、难懂的话?'  相似文献   

15.
徐勤 《新闻实践》2005,(12):50-50
12月6日,新华网播发一条消息: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发现,现在一些媒体记者弃新闻真实性和职业道德于不顾,利用便捷的网络工具或其他手段,拼凑嫁接,抄袭新闻。这已成了新闻界的一大公害。 消息说,新华社记者在山西的一家报纸上看到,同一天就有两个记者合写的三篇篇幅较长的重点稿,而报社的朋友告诉他说,“那些新闻都是编的,他们是编新闻高手。他们很有新闻  相似文献   

16.
这里说的文化新闻要“文化”,这个“文化”指的是:文化内涵、文化背景和文化色彩。 文化新闻要有文化内涵   文化新闻要有文化内涵,这是一个关于文化新闻题材的命题。一条文化新闻的含量,就是指这条文化新闻的内在力量,在这个文化新闻的题目下,读者能得到多少东西──多少文化信息、多少文化知识、多少文化积累。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文化现象:一个歌星的一次商业性质的演出,一个企业的一次广告性质的晚会,一个作家的一部媚俗作品的出版,一家杂志的一期女性专号的问世,等等,你说这些信息除了浪费我们的银子一样的新闻纸…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的2008年,在茅台酒厂内部仍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经销商必须同时得到3位高管的签字才能拿货。“供不应求啊,”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策划部曾宪洪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透露,市场上每年有20万吨“茅台”出售,但实际上酒厂年产量还不到2万吨。  相似文献   

18.
秦州 《新闻界》2005,(5):94-96,64
一条重要的新闻,被各类传统媒体刊登与播出的频次,是很难统计的.而对于网络媒体来说,这种统计成为可能.是搜索引擎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通常情况下,一条新闻在网上发布后,通过对这一条新闻的WEB页面及其数帑这说明网络媒体不仅在历史资料的查询上大大优于传统媒体.并且建立在杏询与搜索基础上的相关统汁,也为传统媒体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19.
蓦然回首,我已在新闻报道这条崎岖的山路上跋涉了五年。在五年的采写实践中,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对新闻素材,一定要把握好采写的火候,有时需要“热”,有时需要“冷”。所谓“热处理”,就是在得知一件有新闻价值的突发事件后,要赶快采写,赶快发稿。去年初的一天傍晚,我们仓库东边山上突然起火,库领导闻讯后,立即集合全库人员携带扑火工兵赶到现场。我也和其他战友一样,从傍晚五点钟一直奋战到深夜四点钟才把大火扑灭。战友们下山后,尽管个个饥肠辘辘,但没一个人吃饭,脸都没洗就睡着了。当,我也是精疲力尽,也很想躺在床上睡…  相似文献   

20.
陈志农 《新闻实践》2006,(12):38-38
政府部门是重要的新闻源,政策性新闻又是政治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性新闻必定在报纸版面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以笔者供职的浙江日报为例,仅今年10月份,有关浙江省出台各种政策法规的相关新闻就有21条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