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7年9月27~10月5日,中国职业网坛最高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在北京国际网球中心隆重举行。各路好手云集北京,共同瓜分高达32.8万美元的总奖金。  相似文献   

2.
《网球天地》2011,(3):1-1
文献记载.早在1848年.上海就有外侨拍打古式网球。1910年在南京举行的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共设4项比赛.网球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网球发展百年的风雨历程中.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等的大力支持,使得中国网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中国网球的顶尖选手已经站在了世界网坛的前沿.中国网球人口也已突破800万人。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网球公开赛发展前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世界4大网球公开赛和中国网球公开赛所举办的3届赛事的研究对比分析,从中找出了中国网球公开赛今后发展的脉络,使之尽快成为国际网坛的一流赛事.  相似文献   

4.
在一枚奥运金牌光环笼罩下的中国网球,已经成为人们眼中新近崛起的“潜优势”项目。彭帅、李娜、郑洁三名女将的单打世界排名史无前例地同时出现在前五十名,李婷/孙甜甜、郑洁/晏紫在多项比赛中屡有斩获,已经让“中国军团”的称呼变得司空见惯。然而,中国网球果真己经成为具备挑战网坛权贵、动摇网坛格局的新势力吗?下此定论,似乎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5.
罗马  行云 《网球天地》2013,(1):28-35
2012年的职业网坛依旧很热闹。四大天王瓜分四大满贯,女子网坛变身小威一个人的舞台。中国网球同样不乏光彩,李娜为首的金花们表现仍然不俗,中国男网在悄悄的成长中寻求着突破……  相似文献   

6.
味茜 《网球》2012,(12):82-89
岁末年终,2012中国业余网球各单项TOP10排名已经揭晓,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哪里才是业余网坛大师们的荟萃之地?  相似文献   

7.
随着奥运会冠军李婷/孙甜甜和大满贯冠军郑洁/晏紫的出现,中国网球为整个亚洲网坛的兴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大师杯赛等一系列赛事的成功举办,更是东亚这块"网球新大陆"迅速崛起的标志。比之中国,日本、印度、韩国、泰国等亚洲网球大国,也积极普及推广网球文化,认真培养青少年后备力量,使亚洲网坛的地理版图不断扩张,由东亚至东南亚再到南亚,连成一片广大繁荣的网球国度,构成了世界网坛上一道独特的地理风景。与此相呼应,ITF(国际网球联合会)也对亚洲市场青睐有加,对亚洲网球运动的开展,给予积极的扶植和推动。ATP 更是将2005~2008年大师杯赛的承办权交给了中国上海。有费德勒、莎拉波娃等众多明星助阵的日本公开赛和韩国公开赛,更是举办得有声有色、日趋繁盛。日本公开赛的上座率甚至已经接近6万,这样的声势与任何大赛相比,都不逊色。并且,在这些亚洲赛事中,亚洲本土球员常有出色表现,文化认同的力量必然也对网球文化的迅速普及,起到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当然,作为世界网坛的新兴力量,亚洲网球的整体实力还无法同底蕴深厚的欧洲和北美相提并论。与北美的硬地、欧洲大陆和南美的红土、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草地相比,亚洲缺少传统的标志性场地类型和统一的典型风格,各国家和地区间的网球竞技水平和普及状况也参差不齐,甚至有天壤之别,但地域性和多样性正是这个世界第一大洲网坛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选手唐敏、李芳先后夺得西班牙国际女子网球卫星赛冠军这一成绩已引起国际网坛的注目。他们称赞中国选手速度快,进攻意识强,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前景乐观。然而,令人遗憾和不解的是,国内人士反应之迟缓,兴趣之冷淡使所有关心中国体育的人无不为中国网球‘明天’担忧与不安。‘网球运动属于贵族人’的观念在我国早已打破多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项运动在我国逐步普及。唯其速度太慢,难以与‘亚洲第一体育强国’的荣衔相对称。客观地说,我国的网  相似文献   

9.
王曦 《网球天地》2014,(11):78-79
一金两银一铜,这是中国网球队在仁川亚运会的最终答卷,曲终人散之际,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开始。毕竟,作为中国网坛曾经的领军人物李娜,如今和她的过往成绩已成为历史,中国网球的明天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洛基 《网球》2012,(7):80-84
2004年是中国网球的重要分水岭,在此之前,中国选手出现在奥运会上的象征意义远大于竞技本身,他们从来没有在奥运会上超过第二轮。雅典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网坛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在赛场上升起五星红旗,成为中国选手征战奥运会的最大动力。  相似文献   

11.
《网球》2006,(11)
在中国网球公开赛激战正酣之时,一项堪称中国最高级别的业余网球赛事在北京也正式诞生了。2006年9月24日,在北京朝阳公园网球中心内,中国网球协会主任孙晋芳与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丁磊,共同按下"我为网球狂"2006雪佛兰业余网球大赛的启动按钮,这意味着上海通用汽车与中国网协联手打造的中国业余网坛的超级赛事正式拉开帷幕。"我为网球狂"2006雪佛兰业余网球大赛,由北京、上海、广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网球迷投票参与的中国网球风云榜4月在京揭晓,去年为中国网球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的女双选手李婷/孙甜甜获得"2004年度最佳中国网球球员奖"。此外,中国网球风云榜还揭晓了其他众多奖项:去年网坛的两大当红球员温网女单冠军莎拉波娃和握有3个大满贯冠军的费德勒分别获得"最佳WTA球员奖"和"最佳ATP球员奖";中国公开赛获得"最佳中国赛事奖";成功申办了大师杯赛的上海新新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获得"2004年度中国网球促进奖"。同时,最受欢迎球拍、网球服、网球鞋、网球弦和网球等奖项也分别揭晓,其中不乏国内网球品牌,但令人意外的是,各奖项中未见到大众熟悉的知名品牌维尔胜。  相似文献   

13.
网球,这个昔日被人们视为“贵族”运动的项目,在改革开放劲风的吹拂下,日益为中国大众所接受,观看网球比赛、参加网球运动在中国大地蔚然成风,如火如荼;各式各样的网球场(馆)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城镇、乡村;网球专业运动队伍也在发展壮大。目前,在全国已建有省市级专业队的有:北京、天津、山西、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内蒙古、大连、广州、深圳、成都、火车头、解放军等。这些队伍活跃在中国网坛,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形势喜人,形势催人,我国网球健儿不负众望,奋勇拼搏,在去年广岛亚运会上力夺两枚金牌、三枚银牌、一枚铜牌,为  相似文献   

14.
2011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评出女子网坛“过去现在将来”的30位传奇球员,李娜凭借法网夺冠位列其中。从李娜开始,中国网球也变得系列化并且有延续性了。  相似文献   

15.
丁丁 《网球天地》2013,(12):64-67
告别了三亚,“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网球大奖赛在今年移师深圳。这项成功举办了七届的大赛已经成为了国内新星的最佳秀场,对于关注中国网球未来的人而言,还有什么能比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去见证网坛新势力更激动人心的?  相似文献   

16.
胡勇图   《体育博览》2010,(9):88-89
当“中国金花”逐渐在世界网坛赢得一席之地时,中国的业余网球运动也在蓬勃发展,为了网球、享受网球、热爱网球,北京中网泰尼斯体育发展中心以多年的推广与服务为中国业务网球开启了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国内网坛可谓红红火火,除 了全国男子网球巡回赛、女子团体锦标 赛、青少年排名赛以及全国男子甲、乙级 联赛等国内赛事以外,爱好网球的朋友 还可以大饱眼福,在国内欣赏许多高水 平的国际比赛。2000年2月28~3月12日, 中国网坛便举行了新世纪的盛筵──国 际女子网球巡回赛。 盛大的赛事 2000年是我国女子网坛最活跃的一 年,更是值得网球迷惊喜的一年。国际女子 网球巡回赛的举办是中国网球协会在女子 赛事方面作出的重大举措,目的是提高国 内重点队员的国际积分,获得悉尼奥运会 更多的入场券,使女子网球在奥运…  相似文献   

18.
丁川 《网球天地》2014,(1):102-103
中国网球大奖赛、“福田杯”全国业余网球俱乐部公开赛、深圳网协杯”,如果再算上2014赛季WTA的开年大戏——深圳公开赛,赛程密集的“深圳赛季”成了中国网坛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近代竞技网球发展史进行分析研究,我国近代竞技网球发展经历了以下5个时期:解放前的中国网球、建国初期的中国网球、中国网球的恢复期、中国网球重返国际网坛、中国网球的快速发展期。通过对我国近代竞技网球发展史的研究,充分展示了作为"贵族运动"的网球运动是如何在我国演变发展成为一项竞技水平逐步提高、深受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网球》2007,(12)
在世界网坛,国际网球职业巡回赛是球员向大满贯赛事进军的必由之路和重要阶梯。国际网坛的众多网球好手,如国际网球巨星辛吉斯、中国国家女队雅典奥运会女双金牌球员李婷和孙甜甜,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