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交流是人类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但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传播学,迟至廿世纪四十年代才兴起。这主要当然是由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社会传播中电子媒介的引进和迅速发展所决定的;但同时,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也促成了这门学科的形成。我们认为,传播学之所以能在当代科学殿堂内占有一席,是和现代系统论的创立与发展对它的强有力的影响分不开的。在西方,有的学者就认为,应当把于廿世纪四十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系统论以及信息论、控制论作为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中国的钱学森认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实在说,只有一论.即系统论”。根据这些启迪,本文拟就传播理  相似文献   

2.
简论中国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本课题之前,有必要把传播学与新闻学的概念弄清楚。 传播学是一门以“人类传播”或“社会传播”为研究对象的学科。①而社会传播包括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类型。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信息和新闻事业的特点和规律、新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和作用的科学。②它包括了理论新闻学、实用新闻学、历史新闻学以及边缘性新闻学等。 传播学产生于美国,比较科学的说法就为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独立的学科;而美国的新闻学早在19世纪末就已完善。传播学在20世纪中叶形成新的学科,正是适应了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传播是人类交换信息的普遍现象。对信息与信息传递这一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形成一门学科始于20世纪四十年代末。研究信息与信息传递的学科在我国称为传播学,由于形成学科的时间较晚,因而是一门新兴学科。学术界普遍接受的看法是,传播学的产生与信息理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专门学科,真正意义上的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20~40年代的美国,传播学的奠基人施拉姆于上世纪40年率先把传播学教育引入大学殿堂。上世纪70年代末,传播学正式传入中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今传播学已由大学的选修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97年,国务  相似文献   

5.
解菲 《今传媒》2009,(10):94-95
传播是人类社会古老的行为.传播学的开山祖师施拉姆说:传播是最繁忙的交叉口,但许多人只路过而不逗留.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开始迅速发展.健康传播学就是医学与社会学在路过传播学这个交叉口时"逗留"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传播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如施拉姆所说,传播学就是一个公共汽车站,任何一个学科的学者都可以在这里上车,也可以随时在这里下车。传播学实际上存在于很多学科对于人类社会各种传播现象的研究之中,其学科交叉的特点是与生俱来的。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和网络的迅猛发展,其向我们展示了传播学研究全新的视野和交叉性,研究前景充满希望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在碰撞中反思--新闻与传播学科发展座谈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30余位新闻与传播学知名学者应邀参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科发展座谈会。学者们就国内新闻与传播学的学科建制、新闻传播理论的创新、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改革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学科发展走势与建构新闻传播学的历史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比较年轻。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新闻学在德国和美国形成学科,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在美国形成学科。新闻学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以及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开端,通常以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作为标志;而1978年7月…  相似文献   

8.
研究背景 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人际传播学作为美国传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初创、基本形成和不断丰富的历程,这个新兴学术领域的版图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集腋成裘,很快形成显学。迄今为止,美国学术界创立的人际传播理论有50余个,其中大多数的理论植根于人类人际传播的实践传统和现实土壤,对人类传播行为有高度的概括性、解释力和预测力。  相似文献   

9.
传播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传递的过程。传播学是随着现代化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报刊、电影、广播、电视、通讯卫星、电子计算机等传播媒体在网络通讯系统中已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活动,特别是运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体进行大规模、远距离的教学活动,更需要传播学理论的直接应用和指导。因此,传播学与远距离教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传播学的理论也成为现代远距离教育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永年 《今传媒》2013,(1):125-126
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区别在于:从两个学科研究范围比,新闻只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更确切的说属于大众传播。传播学的范围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等;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本体,而传播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新闻学的研究要远远早于传播学;从研究对象来看,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的一切传播活动。新闻学研究的则是这些传播活动中的一个部分;从研究方法看,传播学主要通过实证研究,变量分析,实验分析进行研究,提出理论和分析模式。新闻学则更注重的通过对实践经验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更多地是通过直观的考察分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5,(18):37-40
<正>托尼·朱特在其《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里有这样一句话,"带着太多的信心、太少的反思,将20世纪留在身后,大胆地跨入新世纪"。他在这里所指的当然是社会状况,尤其是公众心态,但是如果照之以传播研究,则可以发现即便是在这个诞生于20世纪上半叶的学科内部,同样也是"太少的反思"。众所周知,传播学在20世纪40年代确立了自己的学科身份,然而受制于所谓的主流传播研究取向,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其研究路径反而越走越窄,以  相似文献   

12.
程金福 《青年记者》2017,(24):109-110
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研究兴起,而传播学本科教育于2002年由复旦大学等高校提出设立经教育部批准始兴.在此期间,有关传播学的学科定位问题以及传播学是否应取代新闻学的问题争论不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播学的学科定位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传播类人才培养的发展.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等新媒体的发展以及新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推进了媒体融合,传播类人才培养又当如何顺应此种快速变革的时代潮流重新确立自己的培养目标以及发展路径?本文比较分析香港和上海两地高等院校传播学本科类人才培养,为传播学本科类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本文所研究的传播类人才培养区别于新闻类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与培养方向上以传播学为主的则属于本文考查对象.  相似文献   

13.
区域概念在广电领域的运用 区域的概念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科始于"媒介地理学"."媒介地理学"概念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外出现.邵培仁、潘祥辉先生认为,媒介地理学"是媒介学与地理学的交叉边缘地带划分出来的一块小小的学术领地,也是传播学、媒介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搅拌、混合而成的一座理论大厦"."并认为,"媒介地理学"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地理学.①  相似文献   

14.
《新闻通讯》2011,(9):64-64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E·M·罗杰斯通过传记式的编写工作。在人的基础上来理解传播学史,这是一个独特的视角,涉及众多人物与机构以及若干学科的知识背景.并以此表明,传播研究如何富有意义地影响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作者为此追溯了构成人类传播学的整整一个世纪的事件。  相似文献   

15.
传播,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其历史与人类存在的历史一样久远,但将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加以科学研究的历史并不长,传播学起源于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而形成一门学科是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从此以后,传播学在学术界和理论界的地位日益提高,同时在实践领域的影响也不断扩大,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上个世纪传播学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拉斯韦尔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是传播学史上的一篇经典之作,对这一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结合拉斯韦尔的政治理论和思想背景,揭示了他对两种意识形态对立以及由此引发战争可能性的强调,认为该文堪称美国传播学的冷战宣言。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传播学在中国成为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从西方舶来的传播学理论如何联系中国国情服务于实践,成为传播学界探寻的目标,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命题应运而生。 20多年来,中国传播学的研究逐步从翻译、译介国外传播学著作,转向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中国国情为目标,整合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采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紧紧联系实际,努力服务于实践。许多学者通过大量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关于传播方面的财富,力图创立集东西方文化精华之大成的中国传播学。  相似文献   

18.
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传播学,是一门以人类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学科,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在世界范围内,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大潮汹涌,传播的作用日益凸显。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播学原理》作为大学教材,广受欢迎,该书主编是一位睿智的传媒思想人物,他注重传播理论和实证研究,关注社会问题,创立中国传播学会,推动了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在信息交流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下,他指出多媒介融合趋势增强,单媒体逐渐向多媒体转型,符号的组合化、整合化、综合化被大众所青睐,可视化信息受到热捧。他寄予新闻学子厚望,希望他们能守望社会、卫护良知,拥有视野和胸怀,做荣耀的媒体人。这位知名学者及教育者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教授。  相似文献   

19.
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传播学,是一门以人类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学科,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在世界范围内,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大潮汹涌,传播的作用日益凸显。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播学原理》作为大学教材,广受欢迎,该书主编是一位睿智的传媒思想人物,他注重传播理论和实证研究,关注社会问题,创立中国传播学会,推动了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在信息交流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下,他指出多媒介融合趋势增强,单媒体逐渐向多媒体转型,符号的组合化、整合化、综合化被大众所青睐,可视化信息受到热捧。他寄予新闻学子厚望,希望他们能守望社会、卫护良知,拥有视野和胸怀,做荣耀的媒体人。这位知名学者及教育者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教授。  相似文献   

20.
路鹃  郭郯 《青年记者》2017,(32):24-25
健康传播的缘起 对健康传播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以“斯坦福心脏病预防计划”为起点,属于应用传播学的研究范畴,引起了对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的全民关注.①20世纪80年代,艾滋病等疾病成为全人类的医学难题,医学家和传播学者围绕如何加强预防这一命题,逐渐形成健康传播的研究阵营.②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时至今日,健康传播围绕着“传播健康信息从而使受众产生健康行为”这一核心内涵,已经形成了系统、成熟的学科体系.就传播内容而言,凡是人类传播类型中涉及健康的内容,都在健康传播关注之列.美国学者Rogers.Everett M.认为,健康传播是以传播为主轴,藉由自我、人际、组织、大众等四个层次将与健康相关的内容发散出去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