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面向新闻界》序安岗蓝鸿文同志写了一本书,叫作《面向新闻界》,这是一个深含意味的书名。鸿文从事新闻工作40多年,他从当地方报纸记者开始,以后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出版这一本书,是他积几十年来辛勤劳动的...  相似文献   

2.
《采.写.编》2006,(6):5-5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上生导师蓝鸿文是新闻界的老前辈,许多新闻工作者就是读着蓝老的《新闻采访学》迈出了工作的第一步。这一天,本刊记者在安钢宾馆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新闻大家。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6,(2)
简评蓝鸿文新作《面向新闻界》文/珠海,王木林最近,警官教育出版社推出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撰写的《面向新闻界》。读了这本书,我感到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视野开阔。也许有人说,新闻工作者面对的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社...  相似文献   

4.
本刊3月下旬发表了本刊专栏作家、鲁中晨报鳊委高金国同志的文章《历史,真的很难弄清》。5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致信高金国同志,对他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以肯定,并鼓励他继续相关问题的研究。写此信时,蓝鸿文教授正在重病治疗中。他严谨负责的治学精神和热情鼓励后学的风范,令人钦佩。祝蓝教授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姚志能 《新闻界》2007,(3):130-130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蓝鸿文的近作《面向新闻界(增订本)》出版后,在新闻界引起了很好的反响。笔者记得1995年8月,蓝教授的初版《面向新闻界》受到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欢迎,《新闻界》杂志不仅作了报道和评述,姚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上生导师蓝鸿文是新闻界的老前辈,许多新闻工作者就是读着蓝老的《新闻采访学》迈出了工作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新闻战线》编辑部: 人民大学蓝鸿文教授对拙作《难忘长江教诲》一文提出的意见很好,感谢他指出了文中不够确切之处。去年是长江同志被迫害逝世30周年,为缅怀这位把我引上新闻工作之路的长辈,写了这篇纪念文字。我只是凭记忆写来,没有去查对历史资料,蓝鸿文教授如此仔细认真对待范长江事迹的精神,令人钦佩。 季音 2001年3月21日 蓝鸿文教授提出的意见很好@季音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新闻学院教授蓝鸿文著《面向新闻界》(增订本)最近已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一本融实践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新闻文集,它展示了作者从事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工作半个多世纪,特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本刊5月下旬发表了本刊专栏作家、鲁中晨报编委高金国同志的文章<历史,真的很难弄清>.5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致信高金国同志,对他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以肯定,并鼓励他继续相关问题的研究.写此信时,蓝鸿文教授正在重病治疗中.他严谨负责的治学精神和热情鼓励后学的风范,令人钦佩.祝蓝教授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本刊1989年8期曾刊登蓝鸿文同志撰写的文章《从文言新闻到白话新闻》;10月,接蔡长宁同志信,对蓝文中共于近代报刊开始的时间提出质疑。蓝鸿文同志认为他文中所持观点是有据的,是正确的。之后,我们将蔡长宁同志的来信转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方汉奇。下面刊登的即是蔡长宁同志的来信及方汉奇教授就此问题发表的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黔江日报》同仁为《新闻界》出谋划策本刊记者魏虹,赖新蜀《新闻界》是舆论导向的导向,是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服务的专业性刊物。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新闻界》需要新闻界同仁们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要求编采人员虚心学习,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  相似文献   

12.
蓝鸿文教授馈赠《专业采访报道学》第二版,略一翻阅,便有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感。50万字的著作,将专业采访报道的方方面面尽收其中,不但体例严整,系统自然,而且注意探求专业采访报道中的内部联系,找寻规律性的东西,是一部实用性、科学性兼备的著作。《专业采访报道学》第二版由蓝鸿文教授主编,参加编写、修订的30余人中大部分都是资深新闻工作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使本书在理论的探讨上有了深厚的实践基础,使人读来感到实在、真切。早在1984年,蓝鸿文教授便有《新闻采访学》一书问世,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1991年蓝鸿文教授主编出…  相似文献   

13.
盛平 《军事记者》2007,(4):57-57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新闻学院教授蓝鸿文著的《面向新闻界》(增订本)最近已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一本融报道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新闻文集,它展示了作者从事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工作半个多世纪、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部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07,(1):21-21
由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新闻学院教授蓝鸿文所著《面向新闻界》(增订本)近日已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一本融报道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新闻文集,它展示了作者从事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工作半个多世纪、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部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新闻学院教授蓝鸿文著的《面向新闻界》(增订本)最近已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一本融报道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新闻文集,它展示了作者从事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工作半个多世纪、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部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敬业情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蓝鸿文教授印象见到蓝鸿文教授,我很自然地就联想到著名画家吴作人所画的牦牛。想起了雪原和草地,想起了大漠,想起了冲刺,奔突和奋进的强力节奏。前年12月上旬的一天,晚上,在家里我接到一个电话,是蓝鸿文教授打来的。...  相似文献   

17.
蓝鸿文 《新闻界》2000,(6):27-29
新闻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这在古今中外都是没有例外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带来了新闻事业的极大繁荣,同时在新闻职业道德问题上,又出现了许多混乱现象。这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害。本刊获知蓝鸿文教授正在主编《新闻伦理学》,这对对于新闻队伍的建设,新闻活动行为的规范,可谓善莫大焉。   《新闻伦理学在中国形成和创立的历史透析》一文,是《新闻伦理学·绪论》中的一部分。本刊还将选择《新闻伦理学》中某些章节陆续刊登,以飨读者。   《新闻伦理学》一书尚在编纂之中,蓝鸿文教授便应约寄来大作,我们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8.
《范长江记者生涯研究》首发式暨蓝鸿文教授80寿辰和从教55年学术研讨会2009年5月2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图为参加开幕式的嘉宾,自左至右为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玉明(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于友(范长江原国际新闻社同事)、蓝鸿文、周凤文(蓝鸿文教授夫人)、范  相似文献   

19.
盛平 《军事记者》2008,(7):64-64
眼前摆着公安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的一本新书:《一道靓丽的风景——老一辈革命家新闻通讯作品选析》。这本黄色封面、装帧雅致近53万字的新闻学著作,是著名新闻学者、中国人民大学首批终身“荣誉教授”蓝鸿文在退休后奉献给新闻界的第7本新闻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20.
8月5日,本刊举行编委会会议,讨论如何进一步办好《新疆新闻界》,以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编委们在听取了本刊编辑部关于近些年来杂志编辑和发行的情况汇报之后,一致认为,这份刊物遵循党的新闻宣传方针,坚持新闻党性原则,发表交流新闻理论研讨和新闻改革的成果与经验,反映编辑记者的工作和生活,成为自治区内外新闻界同仁和社会各界读者比较爱看的新闻专业刊物。今后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办好《新疆新闻界》。与会同志指出,新闻期刊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做好新闻舆论和新闻理论研究的导向,报纸把言论视为报纸的灵魂,刊物也应把言论视为刊物的灵魂。近些年来,我国的新闻界为适应改革开放,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