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读懂一篇课文,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如何教会学生读懂一篇课文,使之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一、初读课文,整体认识拿到课文,先把全文初读一遍,任务是勾画生字、生词以及不懂的地方,结合课题,大致了解一下课文写的是什么。这是对课文初步的整体认识。如学生自学《桂林山水》的  相似文献   

2.
《女娲补天》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于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怎么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和同事们经历了艰难的磨课过程。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同于生活中的阅读,在语文课堂里,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不能仅仅关注课文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关注课文是怎么写的,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写?假如要我写,还可以怎么写?这就是说阅读教学要有作文训练的意识,作文教学也要有阅  相似文献   

4.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个强大的磁场,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激发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学《云雀的心愿》(苏教版语文第七册)这篇课文时,我紧扣课文重点,让学生阅读感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点击课题,把握重点教学伊始,我出示课题后简介了云雀,接着让学生了解心愿的意思。然后问学生:读了这个课题后,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很快说出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这个问题课文中有现成的答案。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学生速读课文,找出云雀的心愿并练习轻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云雀的心愿:明年春天,小云雀将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  相似文献   

5.
贺灵 《教师》2011,(10):71-71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同于生活中的阅读,在语文课堂里,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不能仅仅关注课文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关注课文是怎么写的,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写?假如要我写,还可以怎么写?这就是说阅读教学要有作文训练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IAO 本课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选学课文。尹思珍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安排了“揭题———探究———拓展”三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生:我想这篇课文可能与旅行有关。生:我想它是写一种树。师:他们说得对吗?请同学们自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举手回答问题。)生:我对树的样子很感兴趣。(教师板书:样子)生:我对树生长的地方很感兴趣。(教师板书:环境)生:我想它的名字很特别,为什么叫它“旅行家树?”(…  相似文献   

7.
课文的层次阅读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从不同的角度分层次进行阅读,系统的从书本中获得知识。 如何使课文的层次阅读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发挥作用呢?。 一、围绕单元的整体教学要求,比较阅读本单元的题目、体裁、作者。这一层次的阅读要点属于文学常识的积累,要联系前面已掌握的序列内容,分层次整理笔记。如阅读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时,可让学生在单元笔记前页列出本单元的四篇课题。理解《我的老师》采用称呼作题,全文通过记叙我生活在老师身边的几件事表现了老师的品质。《挺进报》以一  相似文献   

8.
阅读首先是一种体验,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赖于阅读体验的积累,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过程.然而,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看,教材中心、课文中心的观念依然在主导着阅读教学,不少教师往往不顾学生的能力水平,把理解、读懂一篇篇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急于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手段把关于课文的现成结论交给学生,而不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过程与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语文阅读能力,必要的主题阅读活动是非常有效的。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较少,对课文的阅读量也比较少。因此教师每讲授一篇课文是可以以这篇课文的内容作为一个主题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能力的提升,更好地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阅读能力。本文以主题阅读教学作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
《珍珠鸟》是一篇抒情散文,重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珍珠鸟雏儿外形及活动中,抓住小鸟儿活动的特点,体会它的心理变化,了解它与“我”日益亲近、逐步信赖“我”的过程,感受它的可爱。为突破这个教学重难点,可以采用下面几个教学策略:一、熟读课文,为精读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这篇文章描写细腻,构思精巧,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给学生的阅读领悟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很有必要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加强朗读练习,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读好课文,为精读课文打下基础。1.设疑激趣,激发学生初读课文的兴趣。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能够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是强调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为了使学生能真正做到个性化的阅读,我在教学绿叶的梦》这篇课文时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听了一些低年级语文课,发现每教学一篇新课,不少教师揭示课题后,紧接着就是教学课文里的生字,把阅读课上成了识字课.例如教学《司马光》,教师板书了课题,告诉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主要是说司马光是个非常聪明的孩  相似文献   

13.
一、揭示课题,猜想内容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爷爷(出示图画)特意为我们四年级的小朋友写的。(出示课题)猜想阅读,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看到课题,你猜一猜路甬祥爷爷会写什么。生:我猜想课文会写什么“是呼风唤雨”。生:我猜想路甬祥爷爷会写什么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生:我猜会写谁呼风唤雨,怎样呼风唤雨。(猜想阅读,极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往往急于验证自己的思维,因而读课文的目的性更明确,阅读速度更快。猜后联想和想象的内容与审读课文得出的内容形成认识差,这认识差将成为质疑和解疑的起跑器,激发…  相似文献   

14.
课文题目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课题是文章内容和主旨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是课文的“眼睛”,也是指引学生进行阅读、感悟和探究的切入口。但是,不少教师却忽了它的价值,对课题的处理无非是读题、释题、疑,然后就进入课文阅读。其实,课题是一个潜的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如果巧加处理,就“巧”出一片新天地。一、巧用课题1.扩展课题,把握整体。(《飞机遇险的时候教学片断)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题是《飞机遇险的时候》(板书)。大家一起来读一这个课题。(生齐读)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  相似文献   

15.
[本课系九义教材六年制第九册选学课文。我对这一内容设计了“揭题”、“探究”、“拓展”等三个教学环节。其中“探究”又由“质疑”到“置疑”再到“研究释疑”,真正使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看了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这篇课文可能与旅行  相似文献   

16.
朱贺 《安徽教育》2010,(4):44-44
<正>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想谈一下我在进行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设计教学问题阅读教学中的设计教学问题是指每上一篇课文,教师在吃透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后,为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要求而紧扣课文提出一些问题,并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先去阅读、熟悉课文和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17.
《包身工》是一篇优秀的课文,作品本身以及与作品相关的知识都是报刊杂志经常涉及的内容;同时这也是一篇自读课文,教材编者的意图也在于通过学生自主地阅读完成自主领悟,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阅渎能力。选择这篇课文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很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汉堡港的变奏》是国家教委中等专业学校八五规划教材《语文》第二册里的开篇课文 ,是一篇报告文学作品 ,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女作家柯岩。在备课的时候 ,我发现这篇课文无论是从遣词造句、标点符号 ,还是从语法修辞、布局谋篇等方面 ,都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于是 ,我便决定把这篇课文作为一篇专门让学生挑毛病的例文来组织教学。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 ,我深感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养成认真阅读、用心思考、不迷信名人的良好习惯 ,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讲这篇课文时 ,我采取让学生自由举手发言的方式进行。出乎我意料的…  相似文献   

19.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一篇叙事简单却又极富哲理的课文。学生对文中哲学家的形象既觉得崇高,又感到陌生,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缩短学生与哲学家的心理距离?笔者做了一次换位阅读的尝试。 教学过程如下——— 一、解题激趣,把握最佳阅读角度 1.师:(出示课题 )假如你是哲学家,你在最后一课会选择怎样的内容来教给你的学生呢? 生:假如我是哲学家,我会选择最重要的知识传授给我的学生。 生:假如我是哲学家,我会选择一生中最重大的研究成果传…  相似文献   

20.
如何教学生读懂一篇课文覃晓舟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读懂一篇篇课文,逐步培养阅读能力。如何教会学生读懂一篇课文,使之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