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网络情绪化已经成为自媒体时代的重要特征主流媒体如何在这种情绪化的网络环境中占领话语权,成为急需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大量新闻案例,尝试厘清网络情绪化的种种特点以及形成过程,提出了主流媒体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引导舆论、纾缓情绪、转变观念、打造职业化队伍等方面下工夫,提高在情绪化网络环境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合理使用新媒体进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有效辟除谣言、维护社会稳定,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社会治理的可靠方法。为了解政务微博在危难突发事件中的情绪引导机理,"8·12天津港爆炸案"被选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危难型突发事件会急剧降低网民情绪值,这种情绪低潮会在一周内逐渐消失,被其它热点话题所取代。且网民情绪值与当日相关话题内容和总量成正比,女性表现出更多关注和同情,情绪化倾向更大。而官媒发布相关话题的实时报道可以推动舆论整体走向。因此,政务微博在危难情况下合理公布社会新闻引发网民同情心可以舒缓民众情绪,这对制备应急预案和社会治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后真相时代下媒体情绪化的报道造成事实的稀缺与观点的泛滥,使受众只在意情绪的表达,忽略事实真相。大学生作为媒体报道的主要受众,调查显示面对媒体情绪化报道,大学生的认知与行为呈现出与一般受众不同的特征,一方面他们倾向于接触和接收具有情绪化的新闻报道,但另一方面却在言论与表达上保持理性。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群是若干个体共同使用某种网络应用而连接在一起,遵循明确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通过持续的网络互动而形成的具有一致目标和行动能力的群体。近两年出现的"互怼群"、"夸夸群"、"原谅群"等网络情绪管理社群,是青年人在表达与纾解情绪过程中建立的新型支持系统,在炫耀性的文字狂欢和游戏化社交实践中,他们能够获得短暂的快乐幻象和浅表性的精神愉悦,但并不能建立真正的支持和认同。对压力和困境的情绪化抗争凸显了青年人无力应对现实困境,情绪管理社群的游戏化互动最终指向意义空洞和价值缺失。  相似文献   

5.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事件发生后,伴随着监控视频曝光引起的视觉冲击,网络流言大行其道。网民在"情绪优先"支配下对信息进行筛选并进行理解和评判,基于对规则的维护进行情绪化的网络表达,形成宣泄式的网络狂欢。本文反思该事件的网络传播现状,提出网络要进行"有价值"传播。  相似文献   

6.
杨小燕 《新闻世界》2013,(8):112-113
自媒体时代,沟通的自由性、交互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使公众意见和社会公意的表达有了现实的可能。2013年1月发生的80后美女副市长事件在网络空间迅速传播,引发公众舆论一边倒的质疑声。本文主要分析公众舆论情绪化的原因,并对正确引导网络时代公众舆论提出几最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激励理论出发,分析了当前图书馆馆员惰性情绪现状及成因,探究了激励视角下馆员惰性情绪化解的意义及现存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闻宣传的功能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化解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热点、理顺读者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而化解热点、理顺情绪的途径又不妨多种。笔者以为,辩证、理智、客观地分析社会世象,不写不登情绪化、极端化的新闻报道是记者和新闻媒体时时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人们通过网络可以足不出户地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任何新闻信息。与此同时,网络的普及,也给新闻从业者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网络时代为背景,通过对比分析网络时代新闻信息传播与传统新闻信息传播的异同,得出网络时代对新闻从业者的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陈艳 《新闻界》2013,(6):69-72
"中国"作为一个分析概念,在很多场合被呈现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微博信息的传播被赋予了口语化、情绪化、碎片化的特质,这在近期"钓鱼岛事件"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各种"草根"、"公知"借助微博这个自媒体平台,宣泄"中国"情绪,表达"中国"认同,既是对语言边界的不断挑战,又在喧嚣中显现出不同的诉求和力量。本文就着眼于对"钓鱼岛事件"中各方的微博话语做一分析,力图揭示出在这种聚焦于"中国"背后的利益冲突与价值取向,从而在另一层面上予以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提供某种话语走向的镜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都市类报纸出现"时评热"。在独家新闻难觅的网络时代,时评就是报纸的独家名片。而时评如何在新媒体面前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新闻宣传的功能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化解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热点、理顺读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而化解热点、理顺情绪的途径又不妨多种。笔以为,辩证、理智、客观地分析社会世象,不写不登情绪化、极端化的新闻报道是记和新闻媒体时时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实践表明,成功的提问要做到"自然"、"合适"、"关键",而这几点恰恰是建立在体察他人的情绪与认识管理自己的情绪的基础之上.记者应该重视情绪在采访中的作用,准确识别采访对象的情绪,认识、接纳和管理好自身的情绪,保证采访的顺利开展,使采访成为愉快的人际沟通活动.  相似文献   

14.
曹林 《青年记者》2020,(1):96-96
碎片化的知识带来的只会是肤浅、同质化和情绪化的思考,既无法给读者带来附加值,也无法在写作中提升自己。一个优秀的评论员,靠的不是拍脑袋,而是读书形成的学养积累。写评论不是靠自己胡思乱想的点子,也不是靠一个个火花,靠的是有没有这方面的积累。一个好点子,无法让你持续写出高出普通人"观念水位"的评论。读书是为了积累自己的问题意识。写作的过程就把你的知识积累释放出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网络时代,面对极容易被过激情绪带动而不够理性的网友,我们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用事实说话.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网络时代,面对极容易被过激情绪带动而不够理性的网友,我们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用事实说话.  相似文献   

17.
梅州定位于"世界客都,文化梅州",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梅州应如何利用网络优势打造"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宣传"世界客都,文化梅州",提升自己的城市魅力和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当下微博、微信新媒体逐渐成为传播主角,并且形成了一个舆论新生态,那就必定会出现话语权使用的情绪化、跟风性等弊端。而传统媒体主持人话语权就显现出更为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有效地将有深度有价值的信息"捡出来",利于自己的话语权和意见领袖的身份,用客观公正的的话语力和影响力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那么主持人当下对话语权的把握如何,有什么样问题,相应解决策略有哪些,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9.
司丽 《声屏世界》2014,(4):16-17
网络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动性、流动性,加剧了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热点化的趋势,它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表达自己意见、建议、诉求、情绪态度等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与此同时,网络时代的信访舆情也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对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意识到利用微博发布新闻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在网络时代,人们可以轻易地根据新闻事件当事人提供的信息进行人肉搜索。新闻工作者特别是知名的记者主持人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把微博当成自己的私人日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