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尺讲坛是广大人民教师辛勤耕耘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教师如同燃烧的红烛,奉献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同时也为教育事业创造出无限的教学艺术之美。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之中,尽管有声教学语言占有着主导地位,但只有与无声教学语言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此所谓"无声胜有声"。本文从无声教学语言的教态美和板书美两大方面赞颂教学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2.
一、何谓教学美及化学教学美的功能何在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美即教学艺术之美,指的是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美。它包括语言美、教态美、情感美、内容美、气氛美、智能美等等。教学美是教师根据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是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的闪光,是教师执著追求的产物,是教师的思想、情感、气质、性格、智慧、才能,以及教  相似文献   

3.
教学美日益成为教师职业追求的境界.教学美能够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美可以提升教师的职业体验,教师在教学美的创造中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美是一种审美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和手段,将美的元素融合于课堂中,使学生在美的体验中完成学习。首先是教师的服饰,服饰美以最直观的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其次是教师的教态美,可以使课堂效果得到提升:再次是教师悦耳动听的语言美和直面扑来的板书美。教师通过融各种教学美的形态于一体来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5.
美和自由相伴随,美在于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教学美是教学自由的产物,教师自由是教学美创生的基石。只有去除种种羁绊,让教师拥有更大程度的教学自由,才有可能创生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美。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学体态语言美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语言美,它与学科之美融合,是教师内在美的流露,是师生互动生成之美。教师教学体态语言美不仅仅是一系列表达技巧之美,还是一种微妙而独特的教学美学现象,是一个师生共同经历的美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教学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中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教师教学语言的美学色彩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教学语言的美学色彩具体表现教学语言的内容美、语音美、情感美。增强教学语言的美学色彩从两方面做起:对内提高修养,对外练习技巧。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审美的对象,教学美不美,直接地影响着学生对教育客体美的接受,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主体美和客体美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充分地传达教育教学的审美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学美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过程美,教学内容美,教师教态美,教学节奏美。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获得美的熏陶和感染,达到陶冶思想.丰富感情,获取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本文着重论述了语文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师教态美、教学语言美、教师板书美、教材价值美、课堂节奏美等等。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本学科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把审美教育贯穿到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本文认为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五美:即教学道具美、教学方法美、教学内容美、学生学习过程关——评价美,以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规范——示范美,等等。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获得美的熏陶和感染,达到陶冶思想,丰富感情,获取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本文着重论述了语文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师教态美、教学语言美、教师板书美、教材价值美、课堂节奏美等等。  相似文献   

12.
根据马克思揭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哲学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教育立美原则”———教学活渗透着教师爱美的感染力 ,充分挖掘并表现美的教学内容 ,选择美的教学艺术 ,运用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 ,表现教师美的仪表形象 ,在教师的乐教美和学生的乐学美中 ,实现德育美、智育美、体育美、劳技美 ,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实现全面素质美。  相似文献   

13.
郑永慧 《教师》2013,(33):76-76
语文,因它的文字鲜活而美,因它的生活化而美,因它的创造性而美……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因此,语文教学理应充分的体现美,应提倡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教学美即审美性教学。它的最高原则是对高质量的完善教学的追求。“成功的、卓越的,符合规律的教学是美的”。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创造教学美?本文试从构成教学美的基本因素谈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熟练掌握教材,善于从教材中感受美、提练美 教学美是教师根据教学规律和审美规律创造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当做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教学当作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学过程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  相似文献   

15.
教学美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符合教育规律、体现美学原则的教学艺术,给人美的享受。马克思指出:“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能够发挥作用的乐趣。”教学过程反映了师生的创造性劳动,以充分发挥人的各种本质力量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开讲美、板书美、和谐美、朗读美、提问美等教学美活动,给学生以多种美的感受,使他们聪明睿智、心灵高尚。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尽量做到教学美。  相似文献   

16.
语文导语设计的审美要求及角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清武 《文教资料》2010,(34):46-48
导语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新课前精细设计的教学语言。好的导语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导语设计时一定要拓宽思路,创新视角,使导语体现审美特征:激情美、意趣美、奇巧美、简约美、才智美、音乐美、图画美、铺垫美等,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政治教师要从教学氛围和谐美、教学内容趣味美、教学语言艺术美、教学结构合理美和教学方法恰当美五个方面来构建思想政治课之教学美。  相似文献   

18.
《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的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艺术美和人情美。   2.理解《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   3.体悟《我爱这土地》深沉而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再别康桥》中的诗意美和人情美。   3.《我爱这土地》中抒情主人公真挚的爱国情感。   4.《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吟咏法; 2.欣赏法; 3.点拨法。   媒体设计   1.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片尾曲的 MTV。   2.配合朗诵,播放一组中国人民前赴…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感培养是不可忽视的,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的培养,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渗透,让学生通过听、说、读、看等形式去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和想象美。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物学教学活动中要获得优秀的教学成果 ,达到全面育人的教学目的 ,就必须在追求教学科学性的基础上 ,还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 ,即要讲究教学活动的审美价值。教学活动的审美因素是多方面的 ,概括起来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从直观性美学因素看 ,有教师的仪态美 ,板书的形式美 ,教学的环境美等教师内在的美 ,可以由某种外部感性形象表现出来 ,这就是教师的仪态美。仪态美又可分为静态美和动态美两种。静态美是指教师的衣着服装应该式样得体 ,色调适中 ,整洁大方 ;要适合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足以为学生的风范。动态美是指教师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