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马迁《报任安书》有"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一句,有注解称",楚,荆木"。为何有此解释呢?许慎《说文解字》曰:"楚,丛木,亦名荆也,从林,疋声。"《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说文解字》释:"荆,楚木也,从刑声。"唐代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说:"荆、楚一木二名,故以为国号,亦得二名。"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杂志二》:"荆或为楚,楚亦荆木之别名也。"  相似文献   

2.
梅贻琦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高等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大师论"是诸多学者研究梅贻琦教师观时关注的核心。其实,大学教师不会都成为大师。从梅贻琦先生原著入手,可以进一步探究梅贻琦教师观的丰富内容与实践效果。梅贻琦教师观是在"良师"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成为"大师"的。"良师——大师——密切师生关系交往",三点贯通,形成了梅贻琦先生系统、完备的教师观。  相似文献   

3.
梁志军 《教师》2011,(8):76-76
做人要有涵养,做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具有涵养。涵养是指滋润养育,它最初出自李清照的《词论》:"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章作新声。"涵养是指修身养性,它出自朱熹的《答徐子融书》:"就平易明白切实处玩索涵养,使心地虚明。"涵养是指道德、学问等方面的修养,它出自罗大经《鹤林玉露》:"言少不更事之人,无所涵养,而骤膺拔擢,  相似文献   

4.
文章大师韩愈在论及从内在修养入手培养写作能力时的精当比喻,用在诗歌鉴赏上也十分恰当:“养其根而俟其实。”这“根”就是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习惯、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绘画大师毕加索曾经说过:"我14岁的时候就能画得和拉斐尔一样好,但是我却用一生的时间在学习如何像孩子一样画画。"是什么让这样的大师都愿意弯下腰来向孩子学习呢?他应该是被孩子绘画时的无拘无束、天真烂漫所吸引,是被孩子的天马行空所折服。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首先要正确评价学生,我们学生的水平不是越来越低而是越来越高,这决定着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越来越好,而不是每况愈下。其次我们要明确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真正定位是在"理性良知",既要有大学层次的理性水平的教学,又要能真正开启每个人本有的良知;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政治课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包含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这是必须面对也必须真正有水平把握的;而"理性良知"和"意识形态"之间是什么关系更是这门课的老师必须好好把握的,只有这样才能把这门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课真正上好、上活。教学方法是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我们在正确理解教学核心内容基础上的方法论探讨与研究,才是有的放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英国幻想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在其作品《女巫》中,以精准的笔触和出奇的幻想,成功地运用"叙述上的真实"、"细节上的真实"、"幻想小说文本自身的真实"这三种叙事策略,将女巫世界"描写得如同发生了一样",不动声色地便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全然真实的幻想世界中,成功地营造了幻想世界"大真大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相似文献   

8.
当年,看苏联喜剧大师梁赞诺夫导演的《办公室的故事》,其中有个不幸的中年人诺瓦谢利采夫,独自抚养两个顽皮男孩,备尝艰辛。在送小儿子去幼儿园的路上,父亲斥责儿子:"现在我得跟你算算账。什么时候你才能不再惹祸?"儿子答道:"我表现得挺好呀。""为什么别人都来找我告状,  相似文献   

9.
托尔斯泰说:"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歌唱出来的。"老舍说:"生活、思想、感情是文字的养料。没有这些养料,不管在文字上用多少工夫,文字也要害贫血病。"叶圣陶也说:"经验积聚得多,情感蕴蓄得深,思想钻研得精,才可以写成好文章。换句话说,好文章是深度生活的产品,生活的深度不够,是勉强不来的。"试问,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够,又怎么能做好"无米之炊"呢?而语文教学的急功近利,恰恰又加剧了学生作文的生搬硬套和机械模仿,为了让学生的作文拿到基本分,不惜花很多时间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追求写作速度,力求取悦阅卷教师。  相似文献   

10.
1 林安安第一百零八回两指举在耳边说"我会改,我一定会改"时,楚放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林安安瞪大眼睛求救似地看着姚树,姚树毫无同情心地补充:"如果你觉得意思表达得还不够的话,那我以我极其博学的知识再给你加半句,那就是——狗改不了吃屎!真的,林安安,没有谁比我更了解你,你不是不想改,你是根本就改不了!"  相似文献   

11.
在反映革命斗争历史的作品中,茹志娟的《百合花》别开生面,为文学的多样性增添了亮丽的一笔:首先,它促进了当时文学创作题材的多元化,成为当时作品中的另类追求,它的出现是对文学主潮流的一种背离。其次,它是个体话语对中心话语的解构,成为独特的"这一个"。第三,它承袭了以前作家、作品以人性为关注对象的优良传统,这也是对"五四"以来"人的大旗"的延续。《百合花》的文学史意义也许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2.
来信选登     
《意林》少年版编辑部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 这是我第一次给你们写信,我犹豫了好久,才下定了决心,有些地方写得不好,请多多指教。 我在两年前,有幸结识了《意林》少年版这位"益友"。从那天后,我便缠着妈妈给我买合订本。后来,妈妈不耐烦了,便给我订阅了2010年的《意林》少年版。  相似文献   

13.
刘金凌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7):30-31,43
增强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是提升当代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的重要前提,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教学实践表明,必须从"重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载体","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三个方面同时入手,才能有效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一、课题导言《雷雨》一文可讲的内容很多,这里仅从作品的地位及评价争议入手,以十七岁的周冲为接近学生情感的契合点引入作品的阅读。二、学习任务1、走近大师:了解作者情况、创作概貌、艺术见解、创作风格等。2、走进作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有更深入的认识。3、提高自己:①通过对作品的深入研读,掌握阅读鉴赏作品的方法,增强文学修养,提高鉴赏能力。②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作品,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用自己的观点表述作品。③学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阅、辨析、筛选、整合信息。④关注人的生存需求与生存…  相似文献   

15.
吴霜 《文教资料》2011,(14):21-22
用"原型冲突"理论来分析韩松的作品可以发现众多契合点。首先,作品中的人性之恶表现出了"阴影"的理论。其次,作品中人物在公共场所展现的掩饰自我的行为体现出"人格面具"的观点,最后,作品往往揭露种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冲突,同时也是阴影与人格面具的冲突。  相似文献   

16.
由于语言文字通常较为抽象化,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气氛始终处于一种严肃凝重的状态,高中语文创新教学势在必行。一、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创新教学方法1.散文诗歌的创新教学方法人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更是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相关的一门课程。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促进学科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网络课程建设必须尽快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尽力从课程特色、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时效性、项目支持等多方面入手实现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8.
大师与个性     
保持自身的个性和尊重别人的个性同样重要。有文友来电话说:"杨‘大师’,大家都称你为大师,好有个性啊!?"文友称我"大师",自是调侃之语,但说到个性,即使是真正的大师,在生活中也是挺有生活情趣的。  相似文献   

19.
追怀大师     
2009年的7至10月间,四位学界大师先后驾鹤西行:节羡林、任继愈、贝时璋、钱学森。在这个喧闹纷扰的时代,他们都走得那么平静,一如他们的生前,不事辅张显赫,不求轰轰烈烈,  相似文献   

20.
林纾的译本有两大特色——归化的语言、异化的思想。深谙中国人心理的林纾,巧妙地将异化的思想根植于归化的语言之中,既契合了接受主体的文化心理,又传播了进步的资产阶级新思想。本文拟从"多元系统理论"及"归化"、"异化"的概念入手,对林纾译本的两大特色进行深入剖析并探究其根源,旨在全面地看待林纾译本在中西文化碰撞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认识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