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高原期"现象会极大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斯蒂夫.克拉申(StephenKrashen)的"学习—习得假说"理论,二语习得也是一种"吸入"并经大脑过滤而最终使用一种非母语语言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习得者也会出现"高原期"现象,这种"高原期"具有自身的特点。要克服它,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鉴于高职英语词汇学习中,输入远大于输出的现状,本文基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分析了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输出理论在高职的英语词汇学习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提出词汇教学必须在语境和交际中进行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Krashen的习得—学习假说以有无意识为标准将"习得"与"学习"区分为两个独立的发展第二语言能力的途径,并指出习得比学习重要得多。本文试图通过对二语习得中被视为重要错误来源的语内迁移现象的分析来谈谈对该假说的一些个人看法。从语内迁移看,"习得"过程也是有"意识"参与的,"习得"和"学习"互相联系,并且"学习"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第一语言(L1)学习和第二语言(L2)学习的角度,通过对"关键期假说"发展动态的综述,证实了"关键期假说"对第一语言(L1)学习的决定性影响;并分析了第二语言习得(SLA)领域对"关键期假说"支持派与反对派的观点,最后得出L2学习不存在"关键期"只存在"敏感期"或"最佳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第一语言(L1)学习和第二语言(L2)学习的角度,通过对"关键期假说"发展动态的综述,证实了"关键期假说"对第一语言(L1)学习的决定性影响;并分析了第二语言习得(SLA)领域对"关键期假说"支持派与反对派的观点,最后得出L2学习不存在"关键期"只存在"敏感期"或"最佳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在第二语言教学及学习过程中,“翻译”既是一种方法,也是目的之一。“翻译”和第二语言学习都涉及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在以英语为母训,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同样必须注意第二语言学习与“翻译”的关系,注重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相似文献   

7.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克拉申输入假说,学习该假说的核心思想并运用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平时训练,有利于改善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策略培养,有利于增强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方法论上主要分为先天派和后天派。研究者提出诸多理论、模型、假说、范式,相互质疑,诸多争议不休的问题迄今仍没有一个完整合理的解释。浑沌理论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框架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二语习得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非线性的、开放的、不断演化的复杂系统。浑沌理论可以为其中争议颇多的语言迁移、中介语的可变性、语言僵化、语言损耗等复杂的现象提供解释力,并为"异质有序"的语言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是上个世纪语言学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就是语言决定思维即语言相对论(我们在这里指的是“弱式”假说)。作为一种语言理论,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中的合理成分对第二语言教学具有积极作用。语言是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样式,那么不同的语言结构具有不同的价值系统和意义系统;第二语言教学就应该以目的语特点出发,以目的语的结构特点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0.
从中介语理论看英语语音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洁 《天津教育》2005,(1):55-55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在1972年提出了中介语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特定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本文从中介语理论入手,分析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向标准英语语音过渡的中介语系统,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语音教学。  相似文献   

11.
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及在这过程中各个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学习者年龄及学习者性格等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探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内在规律,以便帮助人们用较科学的方法成功地习得第二语言。本文仅就Stephen Krashen的“Monitor Mode”理论和Menil Swain的“Output Hypothesis”理论及此二理论对现代英语教学及成人作为个体习得第二语言的启示做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2.
二语习得关键期是否存在至今没有定论。年龄不是影响二语习得的决定因素,不同年龄段的人的二语习得有不同的优势。早期外语教育应该注意以掌握母语为基础,把习得第二外语的语音作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自从乔姆斯基于八十年代提出了原则和参数理论,普遍语法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并迅速成为解答二语习得中逻辑问题的主流学说。但是二语习得与母语习得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使诸多学者对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质疑,而普遍语法可及性便成为争论的焦点。文章对其中影响较大的根本差异假说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其在理据上的不足,指出了目前普遍语法理论框架的优势和局限,探讨了走出研究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现代认知论的语言习得观简要综述和讨论的基础上,对“外语学习双元结构”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描述,并较为深入地分析和讨论了二语/二语习得、双语/双语习得、外语/外语学习等相关系列问题。笔者明确指出:母语的人文社会因素和固有的文化属性,对外语学习过程所施加的作用和影响,是外语学习策略研究有别于母语习得的关键所在,这一点在教学中应受到充分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与二语习得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因素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克拉申(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揭示了语言习得中的过滤作用,文章以"情感过滤假说"和"二语习得"为关键词在CNKI中进行检索,并对搜索到的44篇期刊文章及1篇硕士论文(2002-2010)进行了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关键期假说理论,分析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特点,提出了英语教学应遵循高职学生的语言学习特点,利用成人学习优势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即强化动机,淡化语音,重视逻辑思维活动,以达到最佳的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年龄差异与第二语言习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永华 《闽江学院学报》2003,24(3):121-122,134
本文在结合伦尼伯格的“关键期假设”和乔好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的基础上,对儿童与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主要差异和基本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分析,认为二者的差异对成人二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二语习得理论,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翻译是一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翻译可作为记忆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和补偿学习策略来用,能增进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关于汉语对二语学习的正负迁移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正迁移促进二语习得,负迁移干扰二语习得。从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用等多个层面研究汉语对二语学习的正、负迁移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汉英差异,尽量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最终达到英语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将混沌学理论应用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扩展了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空间。通过分析混沌学理论与二语词汇习得的相关性,表明混沌学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启示作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仅要对二语词汇进行精细加工、反复练习,把握整体、增加维度,而且应重视母语的作用以及二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