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植物生长素4-CPA进行定性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剖析出其结构为对氯苯氧乙酸.  相似文献   

2.
以乙酸酐和双氧水合成出过氧乙酸,经与环己酮进行Baeyer-V illiger氧化反应,制备ε-己内酯,在最佳合成反应条件下,其收率达到61.3%.并对其做了IR、MS、折光率等鉴定.  相似文献   

3.
一水合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酸正己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乙酸和正己醇为原料合成乙酸正己酯,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其酯化率可达97.6%.  相似文献   

4.
以非质子酸为催化剂,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对合成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几种不同非质子酸催化剂的影响并分析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回流温度诸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四氯化锡是合成乙酸异戊酯的良好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乙酸、异戊醇和四氯化锡的摩尔比为1:1.20:0.02,反应时间为45min,回流温度为130~140℃。满足上述条件酯收率可达93.61%。  相似文献   

5.
新型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二醇双氧乙烯基乙酸为原料,与二乙三胺反应合成了咪唑啉环,进而合成了乙酸盐型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测定了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起泡性能,临界胶束浓度,讨论了反应条件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新型相转移催化合成α-萘氧乙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两相体系中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合成α-萘氧乙酸,产率由文献报道的40%提高到67.28%,本文并对催化反应的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对四苯磺酸为催化剂,由乙二醇和乙酸合成了二乙酸乙二醇酯。当0.2mol乙二醇、0.5oml乙酸、15ml苯和1.0g催化剂一起加热回流分水1.5h,酯收率达94.9%。  相似文献   

8.
以乙酸和环己醇为原料,采用纳米固载型杂多酸HPA/TiO2-WO3为催化剂,系统研究了合成乙酸环己酯的优化条件.优化条件为:乙酸0.108mol,环己醇0.06mol,催化剂0.3g,反应时间90min,乙酸环己酯收率为84.7%.  相似文献   

9.
以固体超强酸Fe2O3-SO4^2-为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催化效率高,后处理方便、经济,反应工艺简单,不腐蚀设备。实验结果表明,以固体超强酸Fe2O3-SO4^2-为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的最佳条件为:乙酸的用量0.2mol,催化剂的用量1.25g,反应物摩尔比1:1.2,反应时间3h。  相似文献   

10.
生长素的代谢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的,能够促进细胞伸长的微量高效的有机物。植物体内生长素类物质以吲哚乙酸(IAA)最为普遍,另外还有其他生长素类物质,如4-氯吲哚乙酸(4-Cl-IAA)、吲哚乙腈(IAN)、苯乙酸(PAA)等,近年发现吲哚丁酸(IBA)也是植物内源生长素类物质。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6株苜蓿根瘤菌能在含1%-8%NaCl、K2SO4及pH7-13的环境中生长。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和耐碱性。除1株产碱外,其余5株都产酸。随环境pH、NaCl、K2SO4浓度的增加菌株产酸(碱)的能力逐渐降低。苜蓿根瘤菌通过产酸(碱)改变环境pH值,从而对pH值较高的盐碱地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研究过氧乙酸生产中过氧化氢浓度、冰醋酸用量与不同稳定剂含量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对不同生产配方和加入稳定剂后的过氧乙酸产品在自然存放条件下的贮存稳定性进行了实验测定。结果显示,当过氧化氢与冰醋酸的配制比例为1:2时,过氧化氢浓度越高,过氧乙酸的产率越高;过氧乙酸浓度越高,贮存稳定性越差;1g.L-1的8-羟基喹啉或0.1%磷酸稳定剂可有效提高过氧乙酸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丙酮酸及其盐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丙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产品用途广泛,本文着重介绍了丙酮酸、丙酮酸钙的重要用途及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选取实验测定的29种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衍生物抗HIV的IC50作为活性参数,与量化计算得到的电子结构指数进行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定量构效关系方程。结果表明,EHOMO、SA、EHy是影响抗HIV活性的主要因素,尤其是EHOMO的变化对活性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经O-酰化反应合成乙酰水杨酸,比较了草酸、柠檬酸、无水碳酸钠、三氯化铝4种不同催化剂以及反应条件对合成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催化剂和最佳反应条件,即水杨酸(3.0g)与乙酸酐(7.5g)摩尔比为1:3,以柠檬酸为催化剂,用量为1.0g,反应时间为40min,反应温度为70℃,乙酰水杨酸产率可达89.8%.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催化效果好,简单、快速、经济,产品质量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N,N,N,N-四丁基-B,B,B,B-四苯基-硼酸铵是一种有机离子化合物,熔点224-226℃,在300℃以内能稳定存在。本文报导了它的合成,产率为97.2%。通过红外和X-射线测定,确认了产物的结构。本合成方法简便易行,适合大规模生产。预期该化合物在活泼金属电解和作为250-300℃范围内的反应溶剂将有很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首次将稀土元素镧改性并以HZSM-5分子筛担载制备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24-/ZrO2/La2O3-HZSM-5(SZLH),用于合成原油降凝剂单体甲基丙烯酸高级酯。合成了3种甲基丙烯酸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种类、醇酸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5.6%以上。酯化产物经红外光谱测定,证明为甲基丙烯酸高级酯,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几种固体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辛酯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四氯化锡的催化酯化活性最好,并讨论了以四氯化锡为催化剂时,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与酯化程度的关系,确定了合成柠檬酸三辛酯的最佳条件:醇酸物质的量比为5:1,催化剂用量为0.2g,反应时间为50min。在最佳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5.58%。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有机化学教材不把一氧化碳作为甲酸酸酐的原因的分析,依据酸酐性质进行论证.提出了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可以把CO作为甲酸酸酐来讲。从而加强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天然联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初筛、复筛,获得一株耐高温且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Y5,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确定此菌株为乳酸茵.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菌株Y5的最佳产酸条件:发酵温度为55℃,转速为60r/min,接种量为7%,装液量为100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