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3 毫秒
1.
《倍数和因数》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笔者有幸聆听了张齐华老师执教的这堂课,现将撷取的几个精彩片断予以介绍,供各位同行学习借鉴。片断一:操作感知,形象建构师:(出示12个小正方形)这是12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请你们用它们摆出一个长方形,行吗?(课件提示: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可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学生有的动手操作,有的默默思考。)师:(当学生纷纷举手时)我们不要用一长串的话来说明,只用一个乘法算式表达,行吗?生:3×4=12。师:想象一下,他可能是怎样摆的。生:每排摆3个,摆了4排。生:…  相似文献   

2.
数和形都是数学研究的对象。数和形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形体可以帮助儿童加深对数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丰富感性认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认识图形(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均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图形,学生熟悉的很多物体的表面是由这些图形构成的,“使学生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是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应力求体现这一教学要求,使学生通过学习,在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上有所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往往离不开具体…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空间观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秘密”为例,从“用眼”观察、“亲手”操作、“动脑”思考、生活运用等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师》2010年1、2合刊《从简单情形看问题》例5:试将一个正方形分割成1991个小正方形,这些小正方形的大小可以不等。作者的思路是:从几种简单的把正方形分割成小正方形的情形出发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加强几何初步知识的启蒙教学,我的体会是:借助直观教学,加强实际操作,使学生对几何形体看得见、摸得着,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实验教材一年级就安排了一些基本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采取由具体感知到抽象认识的办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来获得知识。如让学生用小棒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从而直观感知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正方形有四条边,长度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  相似文献   

6.
画一个正方形,取它的四个顶点,四条边的中点和正方形的中心点,任意连接其中三点共能得到多少个等腰三角形?任意连接其中两点共能得到多少个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这是一道有趣的思考题,它既可巩固等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由n个等边正方形组成,且每一个正方形均与其余至少一个正方形有一条公共边的平面图形,我们把它称为接合正方形.在n=6的接合正方形中,有些能够折叠成正方体,大部分则不能.判定由6个接合正方形能否折叠成正方体,不失为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的典型问题.但这类问题往往同学们回答的正确率不高.因为在由6个接合正方形组成的36种(翻转或旋转能重叠的图形不重复计)平面图形中,只有11种属于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果仅靠空间想象对于相当  相似文献   

8.
现行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二册第26页第一道习题是: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建议的: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挑选出一样长的小棒;然后再让学生用4根小棒摆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长方形。在教学实践中,这道习题的设计会对一年级学生产生以下负面作用:一、不利于学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有四条边课堂教学中,当老师问“正方形有几条边”时,学生会回答“正方形有4条边”,这是正确的;可当老师问“长方形有几条边”时,学生会回答“长方形有6条边”,这就是错误的了。细细品味,何以如此?根源就在于老师让学生用…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初步知识,是学习初中几何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因此,抓住几何图形的特点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是很重要的。下面是我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做法。课前让学生各自准备一个北京墨水盒,—把剪子。课堂上老师出示同样的墨水盒。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有八个顶点,十二条棱,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有六个面,(最多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进一步观察,看到长方体的六个面中,相对面的面积相等。如果分别用字母a、b、h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上下两个面表示为2ab,前后  相似文献   

10.
1991年,我区小学数学毕业会考命题,开始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A、B、C、D分别是四条边上的中点,求图中AB、BC、CD、DA四个1/4圆弧组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见右图)。”命题的意图,一是考查学生计算正方形和圆的面积的基础知识;二是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用割补法将4个1/4圆拼成一个整圆,使计算简便)后来同志们审查试卷时,觉得这道题比较重视了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对智力的考查体现不够。题图也少趣味、少变化,对教师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的数学基础阶段,有必要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标准改革深化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新要求,要求将“几何直观能力”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而培养几何直观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只有根据所示的几何图形想象到对应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动态变化教学法,通过动态变化有助于将抽象的几何与图形具象展现在学生眼前。本文将立足于运用动态变化教学法的实践,提高几何和图形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一年级第一册开始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的教学 ,到六年级进行圆、圆柱体等的教学 ,几何图形的教学贯串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  几何图形的教学对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了解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 ,如何搞好小学数学中几何图形的教学 ,是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是笔者几何图形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运用实物 ,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图形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像一年级的长方形、正方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  相似文献   

13.
现行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二册第26页第一道习题是: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建议的: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挑选出一样长的小棒;然后再让学生用4根小棒摆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长方形.  相似文献   

14.
张红军 《考试周刊》2011,(35):83-8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三种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几何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所在。本文论述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基本要求,研究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资料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一块正方形麦田边长300米,如果用射程是10米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大约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装置?资料背景本资料是在学生学习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有关知识后做的一个单元测试.本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能否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的特征;通过观察、操作、想象、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重点培养学生能结合具体的  相似文献   

16.
一、活动内容:常见几何图形的特征,供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活动课选用。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12根大的模型火柴棒,便于在黑板上示范。学生准备12根火柴棒。组织形式:四个学生一组。二、活动目的:1.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理解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特征。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三、活动过程:1.启发。师: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生:学习过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师:今天我们用12根火柴棒来摆这些图形好吗?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其特征,区分异同,初步认识它们的直观图;(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空间想象等能力及空间观念,渗透对应。分类等数学思想;(3)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实践第一”的观点。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建立长(正)方体的空;司观念。教学过程:由相互联系的五个环节组成。一、迁移复习教师用幻灯呈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提问:(1)灯片中有哪些平面图形?(2)这些平面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3)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评析:复习…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和重点,想象力的培养是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把握,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力氛围。本文主要从空间想象力、数据想象力和猜想能力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想象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小学阶段是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要激发孩子们探究空间知识解决空间问题的兴趣,适当使用数学教具帮助孩子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合作交流,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教育、应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主体潜能,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学生从小就想创新、敢创新,从而发展到能创新。开展多种数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 在学具准备中渗透创新意识  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后,让学生自制20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上课一开始,老师就有意提问:你们剪这么多的小正方形不容易吧,请汇报一下你们制作过程?有的说先画一个正方形剪下来,再去按它的大小剪;有的说我是先画一个有20个正方形的大长方形后,再剪成的小正方形;有的说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