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很早就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我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大课题《江苏省名校长名教师成长机制与规律的整合研究》.对全省20多位名校长开展集体性个案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深深体会到,校长是学校办学的关键,教师是办学的基础,校长是教育思想之魂,办学方向之魂,教育集体之魂,学校化之魂;成功校长引领学校成功,平庸校长导致学校平庸.拙劣校长则把学校引向歧路:当什么样的校长}要当追求卓越、追求和谐、追求成功的校长,当有思想、有愿景、有个性、有创新精神、有办学绩效的校长。  相似文献   

2.
严卫林 《江苏教育》2006,(1A):33-33
一忌:“一锤定音”一直以来.一些学校在听课评课中实行“论资排辈”,先由校长进行评课.然后其他教师依次“附和”。一来,校长是学校的“最高领导”,万事得由校长说了算.所以在评课时也就顺理成章地先由校长评;二来,校长大多德高望重,让校长先评。也体现教师对领导的尊重。“教师客气,校长当福气”.在评课时.一些校长也总会当仁不让.心安理得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指点江山”。  相似文献   

3.
李升勇 《吉林教育》2005,(10):47-48
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的重点必须是人的思考.这就要求校长用“心”去管理.“管”是底线,是过程,“理”是方法和目的。在中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下,当校长、当教师不但需要有思想,还要有智慧.更要有见识有胆识.既要保护自己,又要坚持原则。校长需要对“教育”的理解,更需要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校长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与教师接触,这种接触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亲?是疏?孰近?孰远?其交往的距离要正确把握。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校长科学地把握好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也是一门领导艺术.校长与教师交往中距离的把握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校长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与教师接触,这种接触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亲?是疏?孰近?孰远?其交往的距离要正确把握。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校长科学地把握好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也是一门领导艺术。校长与教师交住中距离的把握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一、胸中有事 会议是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项集体活动,校长要根据主题内容的不同,将会议开成布置任务的会、启迪智慧的会、统一思想的会、激励干劲的会。 像教师要研修“课标”一样,校长也要研修会议的“会标”,应该明确会议主题,把握会议精神,做到主题明确,中心突出,内容具体。  相似文献   

7.
王忠新 《山东教育》2011,(12):15-15
和同事聊天.听说过这样一位校长:他天天只关注学校的安全.要求教师所有课余时间都要盯在学生身边,学生按规定的时间到校.不准提前。不搞大大小小的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甚至带有一点点不安全因素的学科实验也不要做……凡此种种。校长成了安全重于泰山而偏离教学的“楷模”.  相似文献   

8.
《帕夫雷什中学》第一章题为“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教学工作成功的保证”.在这一章中介绍了该校从校长到教师整个集体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读完第一章.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校长工作的论述。通过这些论述.我体会到了一名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应树立的三个观念。  相似文献   

9.
我原本是中学数学教师,后来做了校长。当好数学教师应当心中有“数”,当好校长也应该心中有“账”。我的一本“账”就是“四舍五入”当校长。“四舍”,就是当个人的欲望、利益、追求与校长的角色不相符时,要勇于舍弃。 1.舍名校长切不可好大喜功,被“名”束缚住手脚。⑴不求虚名。工作要扎扎实实,成绩要实实在在,名与实相符;不利于学校持续发展的虚名要义无反顾地舍弃。⑵不与教职工争名。校长出名要凭业绩,即培养一批名师,创建一所名校,校长自然有名。在荣誉分配上特别是在限定指标的评先活动中,校长要主动退让,切不可与…  相似文献   

10.
李立 《陕西教育》2010,(1):32-32
一、校长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正确处理好与广大教职工的关系 “以人为本.追求和谐”是学校管理的原则和目标。校长和教师的关系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异.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尊重教师是一名校长最基本的素质。校长要关心爱护和体贴每一位教师.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11.
当前校长培训的特点。自1999年《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发布以来,很多省市的各类培训机构,尤其是南方省市一些培训机构相继进行了“十五”校长培训的探索和实践。其特点是:1.实行全方位开放,打破封闭式“教师教,学员听”的固定模式,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2.提倡培训促进校长主体的发展,激发校长的内在潜能,使校长具有个性化,时时、处处、事事“走自己的路”。3.以信息化带动培训现代化,实行区域资源共享。4.引导校长以国际视野去审视学校发展。5.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2.
“教师成长,校长有责”,一所学校的教师是否志存高远,积极进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可以说,校长是教师成长的重要责任人,校长要积极为教师的成长创设条件,让更多的教师在校长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下快速成长。为此,一名优秀的校长,需要有自己的“放大镜”。  相似文献   

13.
一个有强大内聚力的教师集体,是校长办学力量之所在、信心之所在。教师群体精诚团结、众志成城,就能克服办学道路上一切困难,朝着既定的办学目标奋勇前进。培养教师集体的内聚力,是每个校长的追求目标和长期任务之一。卓有成就的校长都是这样。当年,陶行知先生在穷乡僻壤办“晓庄师范”,带领教师风餐露宿,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有人问陶校长办学的“秘诀”,他回答说:“运用发挥学校每个分子、每一位朋友之力量,共同创造,使每人觉得是自己的事而甘心情愿,向前进行,用不着督促。”这足以说明学校要形成一个创造…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成长说到底是教师个人的事情.校长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不仅要解困干“学、研、思”.还要解闲予“心”,“心甘”.才会“情愿”.情愿才会乐此不疲。要办一所理想学校.就从学会倾听教师的心声.满足教师的基本需要开始吧。  相似文献   

15.
校长是一所学校教师团队中“平等中的首席”,是学校的“神经中枢”,是师生幸福生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处在教育教学改革风口浪尖之船上的舵手.是学校的核心人物。那怎样当好校长呢?依笔者之陋见,当好校长关键是校长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前进过程中的旗手,通过学习和思考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定位校长角色。 一、校长是教师思想的引领者1.用校长的办学思想引领教师的思想。首先,校长要有思想;其次,还要让教师理解、认可校长的思想。作为校长要考虑,我这所学校要做些什么?为什么做?如何才能做好?这样的“WHAT-WHY—HOW”构成了一个解释性框架,这个解释性框架就是校长的办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校长如何用“感动”管理学校? 校长要以感动的心情,感动教师 要让教师感动,校长首先要怀有感动的心情。当教师取得成绩和荣誉时,校长不仅要为教师的成功欢欣鼓舞.更要体会一下教师成功背后的艰辛,感谢教师为学校发展付出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18.
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伟大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叶的事业是平凡的。”在我看来.这也是对学校发展中不同角色所做工作的一个极好比喻。“果实的事业”好比校长的工作.因为领军前进.所以伟大:“花的事业”好比教师的工作.因为桃李满天下,所以甜蜜;而“叶的事业”好比村校主任教师的工作,扎根山区.默默无闻。学校发展之树需要枝繁叶茂才能开花结果。所以.我们在关注校长、教师的同时,也要关注村校主任教师。而作为村校主任教师也要甘做绿叶.为村校的发展牵线搭桥.为校长治校方略在村校的落实当好助手。  相似文献   

19.
严卫林 《今日教育》2007,(9S):38-39
教师发展.学校有责。能否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出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并使每一位普通教师都能有长足的发展.这其中折射出校长管理艺术的高低和管理智慧的大小。在教师培养方面.校长要重视并搞好如下“三大工程”.  相似文献   

20.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策划师”和“领头羊”。教师科研热情的高低。方法是否对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正确引领和科学指导。校长的宏观决策和微观点拨,定将成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指路明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