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注情感。营造积极参与的氛围 新课程体系倡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上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要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每位学生,把学生看作活动中的朋友,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和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心情舒畅,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才能敢想、敢问、敢于创新,从而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走下讲台,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学生进行亲切交流。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儿童成长"的场所,课堂不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的空间,"课堂研究"绝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活动。当前,中小学正在实现从"教堂"转向"学堂"的"课堂转型"。这种课堂研究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是通过教学实践,尝试解决课堂教学直面的种种问题、建构明日之课堂实践可能性的场域;对于研究者而言,是教育学概念内涵的发现与再发现的场域。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研究"是同那些扭曲课堂研究的思想及其势力展开博弈的一场斗争。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课上,教师的"教"应为学生的"学"服务。课上,教师巧妙结合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同时引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生成各种相关问题,再辅以适时点拨,疏理相关知识,并把知识拓展延伸到课外,实现数学生活化,就能构建出学生自主的课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来阐述体育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可以使学生学习与实践相及结合,增加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英语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沟通工具,其本身已绽放出它无穷的魅力,一口流利的英语如一首动听的歌,回荡在人们的心田.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英语学习却显得那么难而枯燥无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学者无兴趣,教者无得法,学生和老师都把英语当作为"书本知识"来攻、来打,忽略了英语本身的交际功能,忽略了教与学中的"兴趣".曾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英语也一样,只要我们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快乐渗透进每一堂课,必定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之一。为适应课程改革,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首先我们要精心备课,其次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再次是及时给予有效而积极的评价,创造一个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使课堂"活"起来,焕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实施,要求关注课堂,思考课堂,聚焦课堂,研究课堂,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许多新理念也在慢慢地被教师所接受,并且变成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展示教师才学和凸显教学艺术及教育智慧的舞台,是学生求知发展的主渠道。教学最大的成功.是学生乐学。教学最大的失败,是学生厌学。  相似文献   

9.
李普权 《教书育人》2013,(14):23-24
丰都县课改工作在行政手段的强力支持下,全力由"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推进,并向"卓越课堂"迈进。结合这两年的课改和我镇中小学走过的路,我进行了详细的反思:我们的课堂都"有效"了吗?我们的课堂都达到"高效"了吗?我们的课堂和"卓越"还差多远?我认为,这两年的课改工作,给学校带来了生机,给科研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  相似文献   

10.
丰都县课改工作在行政手段的强力支持下,全力由“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推进,并向“卓越课堂”迈进.结合这两年的课改和我镇中小学走过的路,我进行了详细的反思:我们的课堂都“有效”了吗?我们的课堂都达到“高效”了吗?我们的课堂和“卓越”还差多远?我认为,这两年的课改工作,给学校带来了生机,给科研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带来了挑战.我们应该理清思路,弄清“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和“卓越课堂”的基本内涵,以便于更好地实施课改.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要实现这一目标,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空等都要从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这样一门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语文课堂上也有师生的互动,也有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能言善辩能说会写的学生。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肯定有其局限性.但绝非一无是处.我们不能像鲁迅先生批评的那样.倒掉洗澡水时连同孩子一起倒掉。冷静地反思一下我们这几年改革的成效.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未见显著提高,相反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滑坡。  相似文献   

13.
小学《科学》上有很多知识都来自大自然。为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自然科学知识,就必须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发身边的、生活中的自然资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小天地,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快  相似文献   

14.
课堂     
1 235 明吮眺跳 时间真快 2 3 4 01 1 2 35 说说笑笑, 一分一秒, }鱼』通。了- 就像风一样, 女到象在流浪, }星鱼通,鱼旦~‘鱼, 自由自在像只小鸟, 不次】不觉神不守舍, }鱼~鲤, 放下书包 忽然想起 4 5 61 拿出书本, 网上游戏, }舆。3 尤氛 前球 ﹃嫩 飞进了课堂, 东张又西望,  相似文献   

15.
课堂污染是指对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和危害的教师不规范的教学行为。虽然"课堂污染"是笔者提出的新名词,但是"课堂污染"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无处不在,而且至今还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因此,我们有必要呼吁: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消除课堂污染,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姜平 《小学生》2013,(11):79-79
一闻,二品,三回味。说的是用心品尝和回味才能体验到茶叶的清香与芬芳。其实,我认为语文课堂也应如此。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简单而又掷地有声的,是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去细细体味的。一堂好的语文课追求的不应该是琳琅满目的"精致",而应该是拥有内在精巧的"气质"。让我们先来看两个教学片断:(《最后的姿势》苏教版第十一册第6课)片断一: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  相似文献   

17.
课堂     
课堂可以是春光烂漫,课堂也可以是冬色黯淡。课堂可能会燕子呢喃,课堂也可能会噤若寒蝉。课堂时常充满欢乐,课堂有时却令人沮丧。课堂能成为精神家园,课堂也能成为思想樊篱。课堂每一个音符都是教师谱写,我们要让和谐成为课堂的乐章。课堂$江西吉安市教研室@刘武德~~  相似文献   

18.
课堂道德与道德课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课堂中的道德问题呼唤道德课堂。道德是人类社会中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又有它确定的含义。它不属于任何一个特定的生活领域,相反,它可以穿过各种生活领域之间并不坚固的边界,弥散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即生活,课堂虽然  相似文献   

19.
魏兴田 《科学教育》2007,13(5):9-10
建立符合新课程需要的评价方法是加快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从"评学""评教"两方面阐述了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20.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教师应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科学课堂。总之,教师应该使科学课堂成为彰显学生个性的天地,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在多元智慧的砥砺和碰撞中,获得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