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涪陵师专学报》2007,(1):69-71
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诗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长篇《上海王》、《上海之死》、《饥饿的女儿)、《K》、《孔雀的叫喊》、诗集《鱼教会鱼歌唱》等。现居北京。  相似文献   

2.
2012年中考阅读命题趋势 笔者研究了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卷,并以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12个有代表性的考区试卷为样本,发现2011年中考阅读命题有四大趋势. 一、多文体 1.古诗文:多文体结合.笔者抽样的12套考题所选的7篇古诗词是《竹里馆》(广州卷)、《春望》(长沙卷)、《次北固山下》(衡阳卷)、《密州出猎》(眉山卷)、《长安九日诗》(湘潭卷)、《如梦令》(上海卷)、《水调歌头》(河北卷),可见以诗为主,兼有词曲.12套考题都考查了文言文阅读,其中游记较多,如河北的《桃花源记》,山西的《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张家界的《记承天寺夜游》等;也有叙述性文体,如天津的《陈涉世家》节选和长沙的《送东阳马生序》等;还有议论性文体,如北京的《鱼我所欲也》节选、上海的《捕蛇者说》等.  相似文献   

3.
贾雯鹤先生《〈江南〉“田田”解》(见《文史知识》1995年第5期)一文(以下称贾文)尽去陈说,独抒新见.粗略一读,令人耳目一新,然而细细玩味,却又令人颇多疑惑.现陈愚见如下,以就教于方家.一、贾文说,《江南》是首情歌,由“鱼戏莲叶间”一句即可看出.江南水乡,青年男女嬉戏莲叶间,此古礼之遗风欤?贾文据理有二、一是“鱼”为民歌中男女情事的(?)语,此例在《诗经》中已俯拾皆是,一直延续到现代民歌(参见闻一多先生《说鱼》).二是《乐府解题》说“《江南》,古辞,盖美芳辰丽景,嬉游得时”.  相似文献   

4.
寓言作家方崇智,于1984年在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寓言集,书名叫《懒汉吃鱼》。此书一下子发行了近五万册,却仍然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原因何在?我想,主要原因它是真正为儿童写的寓言,是真正比较好的儿童寓言。这里,我想通过《懒汉吃鱼》一书来谈谈儿童寓言的若干特点,以求教于诸位行家.历史上的寓言本来是写给成人看的,只是有些写得深入浅出,儿童也看。儿童寓言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有大量的诗写到鱼。《诗经》中的鱼意象一是象征富足、繁盛,二是象征配偶或是性爱隐语。《诗经》中的鱼意象继承和影响了传统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6.
在一般人心目中,纯文学与通俗文学泾渭分明,作品的文学性、真实性与可读性仿佛熊掌与鱼一般不可得兼.其实,却并不尽然.一些文学精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莎  相似文献   

7.
王周生简介:1947年8月出生于江苏启东,“文革”中下放到上海崇明东风农场,1974年开始文学创作.1979年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陪读夫人》、《性别:女》、《生死遗忘》;中短篇小说集《红姨》、《安乐死》;以及散文集、学术专著等16部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中国第一届女性研究优秀专著奖、上海市长中篇小说奖、《上海文学》奖、上海市妇女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另有二次获得天津《小说月报》百花奖等多种奖项.  相似文献   

8.
古蜀有蚕丛、柏濩、鱼凫、杜宇、开明几个王朝,其中鱼凫时代位居第三。古蜀各王朝传说信息条数分别为4、0、3、11、14,鱼凫时代是一界线。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志》,古蜀历时三、四千年,与新石器时代考古结果相合。前三代历时约1500年,后两代历时仅500年,故鱼凫与杜宇之间并不衔接,中间且有上千年的空白。据《山海经》知,鱼凫族实受颛顼族迫害而逃亡。从地名线索得知,此族沿岷江南下,再沿长江东至鄂西。由此可见鱼凫时代为古蜀社会转型期。  相似文献   

9.
《鱼的纹样》选自苏少版小学美术第十册第12课。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鱼,不仅因为鱼美丽,还因为鱼在人们心中就是一种吉祥如意的象征,人们喜欢用鱼的纹样来装饰和美化生活,并赋予鱼丰富的文化内涵。《鱼的纹样》主要是让学生在认识前一课《海洋生物》的基础上对鱼进行描绘,通过收集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 教学思路: 《观察鱼》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观察小动物》单元的第3课。这课可以分成两个明显的部分:观察鱼和研究鱼。第一部分观察鱼的特征,第二部分研究关于鱼的问题。 观察鱼这部分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又安排了画鱼和寻找两条鱼的不  相似文献   

11.
被称为“海派”的程乃珊,长期居住上海、后移居香港、是位颇具实力的女作家.她祖籍浙江桐乡,童年在香港度过,50年代中期返回大陆.1965年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在中学教英语达10余年之久.后调上海作协从事专业创作.90年代初办了定居香港的手续.程乃珊于1979年开始发表小说.1981年,《欢乐女神的故事》获首届上海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1983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蓝屋》获《钟山》首届文学奖,又获上海文学奖;1988年的《女儿经》获第四届(1985—1986)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9年,她在《小说界》发表  相似文献   

12.
小学自然《鱼的身体》一课的多媒体教学陈远平小学《自然常识》第六册《鱼的身体》一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鱼的体形、体色、鳞片等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跟鱼在水中生活的关系,由于生活在大城市中的小学生平时较少有机会对鱼的身体和它在水中的生活状况作有目的地...  相似文献   

13.
鱼喻两性是中国古代普遍的文化现象,《诗经》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但在《诗经》中,鱼除了隐喻两性外,还有其他含义:象征丰收,代表精美食物,比喻人事。《豳风.九罭》之"鳟鲂"二鱼不是隐喻两性,而是象征高贵的;《九罭》是一首留客诗,而不是反映贵族玩弄女性的诗。  相似文献   

14.
《观察鱼》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观察小动物”单元中的第三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观察鱼、描述鱼、研究鱼这一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知鱼,并且用图画和文字记录所观察到的事物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5.
《猜猜看》答案:永、冰棍、灯光、糖精,炉火、气球;蛙、蛇、鱼。 《唐诗字谜》答案:沏、乍、沪、刊、晦.畲、茶。  相似文献   

16.
《中孚》卦卦辞“豚鱼吉”之“豚鱼”应指一种鱼,如“河豚”、“江豚”,而不应分解为“小猪”和“鱼”。卦辞“豚鱼吉”与爻辞有内在的严密的逻辑联系而并非“鲜有牵连”。豚鱼的回游、鹤的迁徒、月相的周期变化、公鸡的报晓,其季节或时间都是十分准确的,具有“守信”的特征。《周易《以豚鱼、鹤、月、公鸡作为“诚信”的象征。在《周易》中,“猪”意象被作为“好色”、“淫欲”的象征物,而不作为“诚信”的象征。《中孚》卦是讲“诚信”之道的卦。初九爻辞“虞吉”之“虞”应释为“虞人”。《中孚》卦通过天道(月)、人道(虞人)以及地道(豚鱼、鹤、翰音)等来阐释“诚实、守信”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江南》古辞是一首乐府相和曲,其辞云: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历来对于此诗有各种不同看法。有的人认为这是一首通过写景状物歌泳嬉游乐趣的诗。如:郭茂信《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  相似文献   

18.
一等奖 《祈福》洁云(奖品:ZH一0201型三角架一副)二等奖 《老城厢的孩引门》陆芙蕾复旦大学 (快乐的童年》章春杰浙江大学(奖品:尼康摄影背心一件)三等奖 (书法》云天北京大学 《中国红》(组照)范文成上海市甘泉中学 (丰收乐》赖丹丹浙江省遂昌中学(奖品:尼康高级相机背带一根)优秀奖 《金色年华》薛冬蕊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我自有我乐》陈敬德厦门大学 《年年有鱼》郑梦田上海市第十中学 《水乡游》周佳佳上海建桥学院 《时尚)孔昭杰上海市蓬莱二小 《这里静悄俏》崔文洁上海市延安中学 《艳姿》王世伟河南省洛阳新艺学院 《新年夜》李荣…  相似文献   

19.
傅彤 《语文新圃》2009,(5):26-27
我是一个喜欢鱼的人,可读了朱国良先生的《鱼的“精神”》(载《语文新圃》2009年第3期)一文后,对鱼的态度有了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上海,难免要想到那篇闻名遐迩的《上海人》。第一次在《文化苦旅》中看到上海也在其中,我欣喜异常,迫不及待地把前面的书页翻过,想知道从另一个视角看上海,又会是什么样子。哪知一览之下大惊失色,随即大失所望。开篇便是上海人的"精明、骄傲、会盘算……",又是"交朋友却千万不要去交上海人",细细看来,从徐光启和《几何原本》到上海近代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