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图书馆学人正使用微博发布着自己的学术观点,建立起新的学术交流和传播渠道.通过对新浪微博的调查分析,在甄别出我国图书馆学人的微博意见领袖之后,对他们的博文进行了内容分析,并探讨了我国图书馆学人微博学术交流的现状和不足,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微博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博的火爆,微博营销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有的企业把微博当成一个新的广告发布媒体,有的把微博当成一个新的直销渠道,有的看到了微博的沟通与互动属性,在微博中开始了口碑营销,无论怎样,现在的微博营销仍然处在一个起步阶段,本文根据微博营销的现状,分析了微博的特点,提出了微博的定位,粉丝积累技巧,并预测了微博营销发展的趋势,这些趋势一旦形成,微博将成为除搜索引擎外,一个新的购物入口。  相似文献   

3.
毫无疑问,2011年媒体的关键词是微博。微博在众多公共经济事件中展示出强大的推动力,而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平面媒体开始使用微博发布财经信息,越来越多的财经人士将微博作为个人官方的信息发布渠道,微博在财经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实践来看,微博同传统媒体在财经新闻传播中存在着  相似文献   

4.
"微博问政"已成为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为民服务的新载体。然而微博传播系统中海量的干扰因素也正对政务传播的公信力和政府的形象发起新一轮的挑战。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基于传播者、传播渠道、受传者等层面,对政务微博信息传播噪音的成因和表现进行探讨,在剖析其表现机制的基础上,促进对政务微博传播噪音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玲玲 《视听界》2012,(2):106-107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和舆情网联合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社会舆情研究报告》指出,2011年第三季度,在曝光社会热点事件方面,微博赶超报纸位列第二。微博正在挑战大众媒体在新闻业界的地位。随着用户量不断扩大,以微博为第一发布渠道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庞杂,微博改变着社会交往方式,也改变着电视媒体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环境下,微博已经成为普通人乃至名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微博的出现让民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记录并发布事件的进展。在传播学的视野下对微博的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刘霄 《新闻传播》2010,(6):80-80
本文讨论了微博的传播学特征,通过结合相关经济学知识对微博的兴起进行探讨.并试图发现和给出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自2010年以来,呈"爆发式"发展的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现象,对新闻生产、信息传播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也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研究提出了挑战。本文以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微博研究为切入点,分析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学与传播学在业界实践和学界研究层面呈现出的不同特质,并探讨进一步提升学科研究水平的路径与方向。  相似文献   

9.
传播学的奠基人拉斯韦尔在《传播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了5W模式,即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向谁传播,传播效果如何。根据传播学的要素划分,我们可以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来总结政务微博的传播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10.
周颖 《新闻世界》2014,(9):125-126
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陆续建立自己的政务微博,政务微博不仅承担着发布政府部门最新资讯类消息,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宣传城市形象的窗口。本文通过对"北京发布"形式和内容的分析,从品牌角度探讨如何利用政务微博塑造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1.
微博已成为互联网应用的重要平台,很多传统媒体(包括报刊、电视台、电台等)纷纷开设官方微博,发布信息以及与用户互动。最近几年里,媒体微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也为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不过,媒体官方微博的发展也有不少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文尝试分析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阳 《军事记者》2012,(5):65-65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刘海龙在《人民论坛》第4期上撰文认为,微博并不能取代传统新闻媒体。在微博时代,大众媒体似乎"过时"。因为微博的信息发布者是民众,新闻媒体的信息发布者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后者更容易约束,而约束前者则有逆民意而动的危险。这使得传统媒体面临着更大的审查压力,而微博因为拥有更多自由.成为许多敏感信息的发布渠道。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微博在消费社会的影响下日益呈现出新的特征:微博话题议程设置的情感消费;病毒式广告话语的符号消费;对女性欲望的二次消费,等等。本文试结合传播学和消费社会理论,对企业微博消费特征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媒体的一种代表性形态,方兴未艾的微博对于过去由传统媒体把关的舆论生成机制形成了极大挑战。本文从传播学和叙事学角度对微博作了一些审视,分析微博叙事的草根性、即时性和互文性,并就新的舆论环境下如何加强舆论引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于流言的传播和防治做过研究。微博的出现赋予流言传播以新的特点。在公共事件发生后,流言更容易借助微博这个公开、即时、互动的信息交流平台进行“病毒式”扩散。微博中的虚假信息往往在发布时没有经过真假的鉴别或是被有意捏造,大范围传播后对网络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微博的出现不仅打破了既有的传播格局,作为一种诉求渠道,它更加改变了人们解决困难的处理方式。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平台甫一出现就表现出了强大的能量,在救助信息的发布、事件的解决速度和效率等方面具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以2011年医疗事件为例,通过微博的媒介优势分析,探讨微博传播在网络救助方面的利弊。  相似文献   

17.
张欣  王平 《新闻前哨》2012,(12):85-86
微博凭借海量、迅速、互动等特征,已成为一种影响力日渐增强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足以与传统媒体的舆论号召力分庭抗礼。众多的传统纸质媒体在微博平台上也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认证加“V”。而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传统主流媒体官方微博也面临很多问题:如何进行管理?如何利用好自己的官方微博?  相似文献   

18.
李娟 《传媒》2015,(1):49-50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它篇幅短小,每条微博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是三言两语.它承载的是个人的所见所思,人们可以用它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服务网站是美国的Twitter.在中国,2009年8月28日新浪微博正式上线公测,这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给网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8个月后,新浪微博用户即突破1 000万.借助微博,人们随手发布自己的心情、动态、照片.微博的出现,开创了信息传播的新时代,它不仅使各类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而且也使传播渠道更为多元化和平民化;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而且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政务微博与“南京发布” 新媒体时代,微博是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作为政府机构进行公共管理的方式之一,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发布政务信息、受众进行网络问政的重要工具,通过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及时转发互动,政务微博成为沟通政府与受众的桥梁之一.从部门类别来看,较之部门分布不均、多以公安系统微博为主的发展期,目前开通政务微博的部门已涉及宣传、交通、司法、公安等各单位,部门类型日趋均衡化.伴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政务微博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推动着政务微博的机构化与机制化进程.①  相似文献   

20.
郭明义借助移动互联网进行自媒体公益传播,把自己平时的生活与工作情况、参加爱心活动的感受都发布在微博上,形成了独特的微博公益品牌。郭明义微博传播社会公益文化,汇聚向善的力量,拓宽了社会公益传播的新渠道,用新媒体聚合向善的力量,巩固了新媒体平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了公益传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