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采访同做其它事情一样,总有不顺利的时候, 有时会“碰壁”。遇到这种情况应当怎么办呢?大家不妨采用以下方法: 一、感情激化法。俗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新闻工作者应掌握被采访对象的心理,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感化对方,并向对方解释新闻报道,不是纯粹为了“吹捧”某人,而是为了党的宣传事业的观点,使对方消除顾虑。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记得1990年,我采访鄂西水产基地——江口养殖总场场长时,就碰了壁。他总是说他没什么好写的,不值得宣传,什么也不  相似文献   

2.
去一个单位采访。正谈时,对方忽然问:“你写这稿子要钱不要?”问得我一愣。脑子转过圈以后,忙回答:“不要钱”。对方好心地说:“如果要钱,俺给钱。”我一再解释:“不要钱。我写的是新闻报道,不是做广告。”  相似文献   

3.
采访,经过试探性阶段,要迅速转入正题。试探性阶段不可太长,要适可而止。如果这个阶段拉得很长,开始的“闲谈”总是漫无边际,就会使访问对象觉得你是在闲聊,或者觉得你有些圆滑,甚至在卖弄自己,造成不好的印象。一旦造成这种不好的印象,在这次访问中是很难消除的。因此要尽快转入正题,开始正式采访。转入正题,首先要向采访对象交代采访目的,要准确介绍,不能含糊,以此来引导对方谈话。因为对方很急于想知道找他到底是干什么,他该怎样回答。记者要明确地告诉他,有哪些要求,如果说得不清楚,他就不能明确地回答。必要时还要交底。对方对记者采访往往有点疑虑,比如记者提了几点要求后,他会想,为什么找我?有沒有别的目的?会给我带来利益还是损害?特别是记者采访比较重要的问题,访问对象的疑虑就会更多,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先交底——这次采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对他有何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访的起点     
当我们要完成某一采访任务时,应该从哪儿起步呢?从立下并且实现“我要写出和你不一样的稿子”这么一个决心起步。我们读一些老记者采写的报道,常常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觉得它和同一时期已经见报的东西不一样,比我们年轻记者写的东西要高一筹,这是什么原因呢?从新闻单位老同志和青年人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我感到原因之一为:前者采访的起点是“我要和你不一样”,后者采访的起点是“我要和你一个样”。  相似文献   

5.
瓶瓶罐罐     
采访一对新婚夫妇,我问他们幸福不幸福(好欠揍的问题),他们甜蜜地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当然幸福。”我又问:“就没有一点不满意对方的地方?”这对夫妇脾气真好,竟然没把我赶出来,新娘柔声款款地对我说:“惟一觉得不足的是他总不让我买化妆品,每次去商场,我给他机会表现,  相似文献   

6.
我是晚报的一名通讯员,地地道道的“土八路”。当“土八路”其实比正规军要累,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爬格子,采访时间大多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或是公休日。那些被采访的人对我大发感慨:“市场经济了,年纪轻轻你干点什么不好?走街串巷挨家挨户问这问那,谁不忙?哪有工夫跟你聊!”更有甚者:“你是干什么的?不知道,不知道!”说着,门“咣”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08,(13):49-51
做好“对话”,关键在于采访对象的性格、内心想法要跃然纸上,要让他们说真话,要让读者有兴趣看下去。如果你的位置站得跟对方不平等,你就很容易被对方左右,或者你会遭到对方的心理排斥。时刻记住,你是个记者,客观是你的追求,所以,“对话”一定要有新闻感。  相似文献   

8.
无悔     
年轻的摄影记者有时感到很辛苦,问我:“你干了一辈子摄影记者后悔不?”我说:“那是组织分配。”我始终记着参加革命时组织科长问我:“你为什么要参加革命?”我说:“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伴我到离休。所以在报社,让我跑农村采访,  相似文献   

9.
1958年8月6日,是我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生涯中最怀念、也是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跟随毛主席采访。正值盛夏,天气多变,清早还是红日升腾,不一会就阴云密布,淅淅沥沥下起了雨,且雨越下越大。当时任河南日报新乡地区记者的我正在办公室赶写稿子,突然接到地委办公室电话通知我:“今天下午有中央领导同志到新乡县七里营去视察,要作好采访准备。”我问:“是谁去七里营视察?”回答说:“不知道”,我又问:“几点去?怎么走?”要立即赶去!”从电话上的回答声中,我悟出这次采访任务非同一般。我放下电话机看了  相似文献   

10.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不要做笔记?仿佛听到过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最好的记者在采访中是不做笔记的,有人则认为最好的记者是应该尽量做笔记的。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根据。记者在采访中,的确要看具体情况办事,如果遇到一个不善于言谈的采访对象,当记者拿出笔记本,使对方更加紧张和被动的时候,记者就不宜当面记录。如果对方很自然,  相似文献   

11.
日前,向北京某大报传稿,接电人问:“你的稿子要给谁?是约稿吗?”我说:“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并不认得贵报哪一位,我觉得我的稿子适合贵报就传给你们。”“不行,不讲清传给谁就不接。”对方不容分说挂断了电话。上级新闻单位机构庞大,部门众多,各部门之间的分工比较细致,这一点,基层通讯员不一定了解。如果这位接传真的同志耐心听我简  相似文献   

12.
应付各方面挑战“1998法国世界杯”已渐渐远去。但这次的经历在记忆中慢慢地沉淀后,反而还清晰了起来。因为我亲自到法国采访了这届世界杯,与电视里的世界杯是大不相同的。在法国世界杯期间,我的一篇采访日记中写道,记者采访不仅仅是写稿子,写稿子前后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有些事简直就是挑战。例如,吃喝拉撒睡,甚至还有油盐酱醋柴。写完稿子最重要的是要把稿子传回去。传稿子是记者出国采访的大事,也是最现实的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下了个决心:采访,要到边远的山区去。几年来,先后到陕西的商洛山,河北、山西的太行山,北京郊区的燕山,黑龙江的小兴安岭,云南的滇西山区和新疆天山南北等边远地区采访,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添补空白点“你到烟台吗?”不。“到青岛吗?”不。“你到哪?”“我想到聊城去!”看样子,接待我的人有点不理解。  相似文献   

14.
赶到现场 ,自我介绍并出示名片。打开笔记本 ,注视着对方的眼睛。我是记者 ,但此时此刻 ,我听到的、看到的 ,就是“真实”吗 ?新闻职业生涯开始以来 ,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一先说一次以前的经历。一年多以前 ,我参与一个与再就业有关的报道 ,奉命去家政公司作一次体验式采访。我连包也没敢背 ,拎只马甲袋就去了。面对家政公司某个站点的调度员 ,我编了一套瞎话 ,无论如何也要去给人家拖地板、擦玻璃窗。那位调度小姐满脸狐疑 ,反复劝我不要做这种“要看脸色、没人要做”的工作。她甚至猜我碰到了什么想不开的事。旁边等活干的钟点工们也说…  相似文献   

15.
记者采访,怎样才能找到与别人不一样的起点呢?说到底要看采访者是否具备记者的特殊素质——过人的思想。换言之,“我要和你不一样”,正是记者那过人的思想在采访起点的确立和发现中的显露。比方,过人的思想,其思维指向是人们未知的新领域;其思维方法是与众不同的,求异性强;其思维  相似文献   

16.
王洁 《青年记者》2002,(5):27-28
在采访中,谈话是采访的主要形式,而在谈话采访中,记者是否善于运用情感因素,则影响着谈话采访的效果和质量。如何营造有利于采访的情感呢?笔者认为采访中宜采用以下几种调控情感的方法:化异为同法。在人际交往中,一致性往往成为双方倾谈的重要因素。双方初次接触,刚开始,也许因生疏不好交流,但若一方说出双方意见一致的话题,彼此就有可能谈得很投机很融洽,对方就会感到你与他有共同语言,然后你再问想了解的事就容易多了。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名片效应”,即以提出对方赞同的意见作为引出随后观点的“名片”。在采访中,记者应充分利用这种“名片效应”,增强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一致性,化异为同。  相似文献   

17.
有了一系列的“?”,又找到了打开话匣子的钥匙,一般地说,采访要进行下去是没啥大问题的.但是,如果遇到难度较大的采访任务,要采访得深入、细致,挖掘出人物内心的“矿藏”,还要善于把“提问”变成“交谈”. 一次,我采访长期坚持在海岛工作同志的事迹.这位同志愿意谈,话匣子很快就打开了.我把头脑中装着的一长串“?”一个个往外拎,采访进行得挺顺利。可是事后发现,谈得确实不少(?)但都很一般,连有特点的语言也没有.那次稿子没有写好。  相似文献   

18.
银笙 《新闻知识》2001,(6):31-32
一篇稿子能不能成功,当然与谋篇布局和文字有很大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看能不能深入采访。有人说“深入采访是成功的一半”,我以为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也许有些偏激吧。   深入采访就看你 是否挖出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现在的一些记者到一个地方去采访,常常是随便问一问,要上几份材料就打道回府,这样怎能写出好的报道来 ?根据我自己的实践,我总要挖出别人不知道的材料才结束采访。   在这里,我想举一个文学创作上的例子。著名的法国大作家莫泊桑年青时曾拜福楼拜为师。他向福楼拜请教时,福楼拜讲了这样一段有见地的话:“如果…  相似文献   

19.
质疑是记者的职业要求,但也是一种独特的采访风格。我在采访的时候,很少按照采访对象的意思“顺毛捋”,反而是“逆毛捋”,我不会跟采访对象站在同一个立场,而是站在与采访对象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立场,这个立场代表着在这期节目里没有发言权的另一方新闻当事人,也代表着电视机前的观众,观众是我和采访对象之外的第三方。我在采访中很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军事记者》2001,(10):46-46
一、填空:(略)二、问答:1、谈谈你对专访中“访”字的认识﹖答:专访中的“访”,就是走访专访对象并与专访对象面对面交谈。从广义来讲,就是对采访对象的专门采访。但这个“采访”,只指与被采访者直接见面,不指间接采访。“访”是专访必不可少的第一步,“访”的成效如何,将决定专访的质量甚至成败。为了使“访”顺利进行,采写者应当注意:一是访的问题要集中,不能撒大网,什么都想捞,那不仅会分散主题,也会影响专访对象的情绪。二是问话时要谦虚客气。三是要认真听人家讲,不要轻易打断人家的谈话。当对方的谈话不切题时,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