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勇气》是美国作家狄斯尼的一篇小说。它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时发生的一个故事。一个美国伞兵被误投到了敌占区。他向空投地附近的法国农妇求救。德军发现法国  相似文献   

2.
《勇气》是一篇以小见大的微型小说。小说主要叙述的是一个法国女人两次收留美国伞兵的故事。其中,第二次收留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揣摩玩味,妙不可言。妙点有三:妙在出乎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按照常理,这个美国伞兵一旦逃出“棚屋”,哪怕再遇凶险,也只能拼命一搏,绝无返回之理。因为他已经“害”死了这个农家的男主人,没有理由再来连累农家;而这个农妇,也完全有理由拒绝他这个“灾星”、“祸根”。———但是,伞兵偏偏又回到了农家,农妇偏偏又收留了他。伞兵和农妇的举动超出了一般人的预料。那么,是什么促使他们做…  相似文献   

3.
再次选择     
1944年春天,那是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夜,盟军向德军控制的法国诺曼底地区空投了伞兵,23岁的美国青年哈姆就是其中之一。非常不幸,由于大风,他在远离预定地点约10公里的地方着陆。那时差不多天亮了,早已在脑子里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没有找到,也见不到任何战友。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交流感悟等环节外,更应重视延伸性阅读的训练。一、探幽发微探幽发微是指在阅读教学时,把阅读的“触角”引向幽微之处,能对文章中细小的情节或次要的人物等进行思考,挖掘它们与作品的内在联系,从而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即“于细微处见精神”。我在教学《勇气》一文时,除了引导学生理解二战中盟国的美国伞兵为生存而拼命的勇气和法国妇女敢冒生命危险搭救美国伞兵的勇气外,还把阅读的“触角”引向法国妇女的丈夫。他因为藏匿美国伞兵而被德国士兵当场枪毙了。我让学生思考:这个情节与本文的…  相似文献   

5.
<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夺占法国小镇马尔宽渡口的战斗中,他所在的步兵团一度被德军猛烈的重机枪火力所压制。关键时刻,他跃出战壕,只身一人匍匐(púfú)靠近德军阵地,并成功消灭了德军机枪手。抵达渡口时,他再次冒着密集的炮火率先铺设木板,使英军冲锋部队得以顺利冲入敌人阵地,最终迫使人数占优势的德军退出战斗。两军的血腥厮杀渐渐平息下来,德军士兵或投降或撤退,英军亦无力再战。突然,他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家D·C狄斯尼的当代小说《勇气》虽然只有两千余字,却通过巧妙独特的构思、跌宕起伏的情节、质朴无华的语言、冷静深沉的风格,向我们讲述了二战后期盟军由法国诺曼底登陆时发生的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小说塑造了两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在大规模进攻开始的前一天空投到该地的美国伞兵;另一个是小说的女主人公,一个普通法国农民的妻子——“法国女人”。对后者作者虽只用了寥寥数笔,一个看似平凡的女英雄形  相似文献   

7.
1如果不熟悉二战的历史,读者也许还无法完全揣度那个美国伞兵的处境,但如果我们多少了解一点那次著名的登陆反攻的历史,然后稍微想像一下当时的场景,你就会明白这个倒霉的美国伞兵的处境有多糟!这是被历史称为霸王计划的、著名的“诺曼底登陆”的序曲。当时,美国和英国的2390架运输机和846架滑翔机,从英国的20个机场起飞,载着3个伞兵空降师飞越英吉利海峡,向法国领土疾飞。首先踏上法国土地的是盟军空降部队。由1000架飞机运送的空降部队共有2万4千人,他们在深夜和凌晨由降落伞和滑翔机送到地面,准备配合海上登陆部队进行反攻。《勇气》里的…  相似文献   

8.
宴会泄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美国商人途经波兰华沙时应邀赴宴。同桌的一位德军高级参谋傲慢地说:“美国支持英国和法国也挽救不了他们失败的命运,我们将在凡尔登发动一次决定性进攻。”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早已散尽 ,但留下的许多动人的故事至今还激动人心。美国著名作家D·C·狄斯尼以二战为背景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勇气》令人荡气回肠。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 ,一位法国妇女和她的丈夫冒着生命的危险救助了一个落入敌占区的美国伞降兵。为此 ,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她的丈夫被法西斯当场枪毙了。逃脱了看守的美国伞兵再次向这位法国妇女求救。丈夫尸体的余温尚未散尽 ,这位可怜的女人没有朝丈夫看一眼 ,毅然毫不犹豫地救助了伞兵。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法西斯的野蛮凶残没有吓倒她 ,三个孩子的哭声没有动摇她。为了…  相似文献   

10.
《德军剩下来的东西》是一位法国作家写的超微型小说,译成的中文如果不计空格,连同标点在内只有180多字。它用喜剧的形式表达了悲剧的内容。一个反法西斯战士在前线英勇地抗击德寇,而他的恋人却在家乡被德军侮辱而堕落了。粗心的读者匆匆浏览之下,还可  相似文献   

11.
《新作文》2006,(3)
拿破仑是法国伟大的军事家,其战略战术是以攻为主。“一战”前,法军一直沿袭他的用兵之道,主张“遇敌即攻击”。由于当时已是机关枪称雄,防守者占明显优势,故此开战后法国就碰了钉子。惟凡尔登要塞一役,法军以守取胜,使40万德军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2.
拿破仑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他英勇善战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人,同时他具有卓越的数学才能.1805年,法国拿破仑与德军在莱茵河畔激战,德军在莱茵河北岸Q处,如图1,因不知河宽,法军大炮很难瞄准敌兵营,聪明的拿破仑站在南岸的O点处,调整好自己的帽子,使视线恰好擦着帽舌边缘看到对岸德军兵营Q处,然后他一步一步后退,一直退到自己的视线恰好落到刚刚站立的O点,让士兵丈量他脚站的B处与O点间的距离,并下令按这个距离炮轰敌兵营,法军能命中目标吗?试说明理由,用帽舌边缘视线法还可以怎样测量,也能测出河岸两边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叠练习册,是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他本以为这些东西在德军空袭伦敦时早已被炸飞了,没想到,它们竟安然地躺在自己的家里,并且一躺就是50年。布罗迪随手翻了几本,很快便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波得的小家伙说自己是未来的海军大臣,因为他有一次在海里游泳,喝了3升海水都没有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小盲童,他认为,将来他肯定是英国的内…  相似文献   

14.
三年前,他路过一处叫阳光塘的地方。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生命中就没有了阳光。一个农妇,在阳光塘丢失了装有一万元钱的袋子。而他,据说是后来唯一经过的人。这一万元钱,是农妇多年的积蓄,农妇因丢失这笔钱而痛不欲生。那农妇一味地怨恨他,这种怨恨就成了他无法承受的屈辱。在无休止的谩骂中,他的家一次又一次地被翻箱倒柜,然后自己养的牲畜莫名其妙地死去。最后,连他的亲人都认为他捡了人家的钱,让他赶快把钱交出来。而他大哭:“我真的没有捡到啊!”农妇的家族很庞大,他们的一次次威胁和恐吓,让他的妻子无法忍受。在快过年的时候,他的妻子…  相似文献   

15.
女孩的任务     
1941年,德军用军事力量控制了法国,法国丧失了主权,在法国与瑞士的边界线上,已经是由德国军队驻防。有一天,天黑了,一个法国女孩竟不听德军发出的警告,冒着枪林弹雨穿过了法国与瑞士的边界线,终于到达了瑞士——被子弹打中后,她依旧快速奔跑,到了瑞士的境内后,她才倒了下来。  相似文献   

16.
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叠练习册,它们是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 他本以为这些东西,在德军空袭伦敦时,在学校里被炸飞了。没想到,它们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里,并且一躺就是50年。 布罗迪顺便翻了几本,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小家伙说,未来的他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3升海水,都没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的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学最多的只能背出7个;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  相似文献   

17.
永不后悔     
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一个真实故事: 德军一步步地占领法国。一天,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包围了一个村庄。领头的法西斯军官看着被俘获的一群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少,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他把所有的人带到村校的操场上,宣布:任何一个村民只要能够站在罚球线上连续投进三个球,就可以免死,三个球中任何一球不进或者不投球的将被当场处死。  相似文献   

18.
勇气     
在英国举行的那次相当拘谨的军人午餐会上,大家谁也不认识谁。我坐在一个美国伞兵身边,他是第一零一空降师——巴士顿英雄部队的。他约摸20岁,像多数跳伞运动员一样,他长得比一般美国军人顾长些,不过肩膀很宽,显得是个孔武有力的硬汉子。他胸前闪耀着的勋章绶带,比我记忆中将级官衔以下的任何人都要多。  相似文献   

19.
阳光塘     
三年前,他路过一个叫阳光塘的地方。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生命中就没有了阳光。一个农妇,在阳光塘丢失了装有一万元钱的袋子。而他,据说是后来唯一经过那里的人。这一万元钱,是农妇多年的积蓄,农妇因丢失这笔钱而痛不欲生。这种力量转移到他的身上,就成了他的不能承受之重。无休止的漫骂中,家中一次又一次地被翻箱倒柜,然后自己养的牲畜莫名其妙的死去。最后,连他的亲人都认为是他捡到了人家的钱,让他赶快把钱交出来。而他大哭:“我真的没有捡到!”农妇的家族是很庞大的,他们的一次次威胁和恐吓,让他的妻子无法忍受。在快过年的时候,他的妻…  相似文献   

20.
美国队长     
故事讲述二次大战期间,主角史提芬罗杰斯想参军替美国打倒粹德军,可是他未能通过体能检查,于是参加了军方一个秘密实验——重生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