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科教兴国的历史潮流中,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与必要基础,建设和谐教育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说建设和谐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学和谐教育是根本,培养大学生和谐教育理念意识,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将科技伦理观渗透到课程教学中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个新的转型。构建和谐校园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思想认识、管理创新、政策调整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展教育既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目标,又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准。教育是促进西藏和谐社会的基础——生产力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奠定西藏和谐社会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的现实需要;也是西藏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保障——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马新民 《科教文汇》2007,(9Z):219-220
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既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家园,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历史渊源,挖掘先人的和谐智慧,凝炼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和谐理念,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极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系统方法论,最终目标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综合全面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不仅指物质利益层面的经济和谐,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多元性非经济层面的和谐。本文论述了经济因素对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更从教育、法制与文化等非经济视角论述了和谐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教育的推动、法制的保障和文化价值观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7.
刘立杰 《科教文汇》2007,(1):146-146
和谐文化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社会、政治理念。在当代中国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吸收借鉴了世界先进的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8.
张昆 《科教文汇》2009,(5):46-4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合理调整社会结构,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构建和谐教育、实现教育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让和谐教育走进课堂是当代教育必然之势,如何让和谐教育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导是我们应该探讨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确定了在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同时我党还把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知识文化窗口,肩负着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重任,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着加强和谐图书馆的建设,怎样构建和谐的图书馆,本人做了以下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洪芳 《华夏星火》2005,(9):82-8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而且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高等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明的机构,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王旭明 《科教文汇》2007,(10Z):19-20
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构建和谐校园也提上了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校园里最重要的教育活动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并且提出了几点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应葵花 《科教文汇》2009,(14):231-23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确立的社会战略发展目标。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搞好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繁荣的社区文化可以有效地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学和谐教育是根本,培养大学生和谐教育理念意识,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将科技伦理观渗透到课程教学中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侯霞 《科教文汇》2013,(29):22-23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教育为本。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不仅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西藏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西藏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提出西藏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对策,以期为西藏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和谐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要求人的和谐,这需要使人能够公平便捷的获取信息、接受教育,图书馆通过自身建设,积极发挥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等作用,构建学习型社会,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思想,需要社会各项各业共同发展。文章指出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应从四方面着手加强自身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个新的转型.构建和谐校园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思想认识、管理创新、政策调整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呼吁着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呼吁着和谐学校。和谐学校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9.
啦啦操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梅 《科教文汇》2009,(16):35-35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构建和谐校园理应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既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舞台。  相似文献   

20.
和谐校园文化构建初探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和谐社会的构建以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建设的一个目标,如何通过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提高大学教育的绩效,为和谐社会培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本文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