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水灌溉是充分有效地利用灌溉水和自然降水,根本目的是通过采用水利、农业、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从水源通过输水、配水、灌水直至作物耗水过程中的损失,最大限度她提高单位耗水量的作物产量和产值.节水灌溉技术也是不断发展,其效率也是不断提高的.本文主要针对现行的一些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浅谈.  相似文献   

2.
目前,河北省农田水利工程已经开始规模化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比如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微灌技术、喷灌技术等。本文对常用的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做了简单分析,并简述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鲁飞 《华夏星火》2016,(7):78-80
7月1日,《农田水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这是我国关于农田水利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条例》明确规定,农田灌溉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鼓励推广应用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渠道防渗输水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先进的农机、农艺和生物技术等,提高灌溉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4.
早地农业多为雨养农业,遇干旱年农作物减产绝收,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利用塘库等水源工程,用管道输水到田间地头,实施节水灌溉,实现保栽保苗,抗御干旱,确保农业稳产丰收。本文结合南方早地农业灌溉的现状,探讨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优点及应用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水资源,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大国,灌溉、节水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产出高质高量的农产品是农业水利灌溉工作中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我国农业水利灌溉现状入手,分析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价值,为我国农业灌溉节水程度提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刘庄灌区工程老化,设施不配套,输水损失大,建筑物带病运行,调控能力低,灌溉方式和管理运行机制落后,灌溉效益不能极大的发挥,通过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逐渐使灌区内的骨干渠道配套完善,提高渠道输水能力和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防渗、节水要求,推动灌区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刘庄灌区在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中,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从而保障工程按计划实施,促进了灌区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水资源紧缺日益严重,农业节水灌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喷灌、微灌等新型节水灌溉技术随之产生并逐渐被广泛应用。宁波市近年来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已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分析宁波市节水灌溉工程现存问题及建设现状,在总结国内外有节水灌溉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宁波市节水灌溉工程措施及管理对策,以期为我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为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获取农业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的多种措施的总称。一般采用输水技术、灌水技术、农业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等四项基本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节水灌溉技术是指在农业灌溉方法中,尽可能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用最少的水资源,取得最大效益的灌溉技术方式。现本文就通过阐述我国当前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灌溉水的输送以及田间灌溉两方面探讨了节水灌溉的具体技术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同时也是水资源较多匮乏的国家之一,在发展农业时,必须合理采用农业技术。在对农田进行灌溉时,应避免发生水资源浪费现象。渠道输水在灌溉农田时比较常见,也是普遍的农田输水方式,渠道防渗技术对降低渗漏损失有着较大的帮助,是有效的节水措施。对灌溉农田的渠道防渗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特别是在农业水利灌溉中,适当的采取节水措施可以有效的缓解目前存在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要想充分的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益和生态优势,就必须以节水灌溉为目的进行处理与探讨。就目前的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灌溉对于提高农业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还有着保护环境的作用。主要分析了当前农业水利灌溉节水问题,从而探讨了相关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农业用水量约占全省总用水量的2/3,是水资源的最大用户,农业用水量最大,节水潜力也最大,所以进行辽宁省的节水潜力分析及制定适宜的农业节水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渠系输配系统、田间灌溉及水分生产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了辽宁省的农业节水潜力,并结合辽宁省农业节水现状,从农业种植结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牧区节水灌溉、旱作节水农业、节水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农业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中国要节水!"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提倡生活节水和工业节水非常正确,但农业节水这道‘阀门’拧不紧,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还是很难改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所所长、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益农说。农业灌溉用水量占  相似文献   

14.
烤烟滴灌技术把灌溉水在输水过程中以及田间渗漏及蒸发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变水浇地为水浇烟。烤烟滴灌科技含量高,平均亩产245.21kg,均价10.15元/kg,平均亩投入618.20元,亩纯收入1870.68元。烤烟滴灌节水、增产、增效、省工。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农业上消耗的水资源是非常多的,这也推进了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建立,要想让农田水利工程过去更多的效益,就要将重点放在节水灌溉上,采用多种先进的灌溉技术去节省水资源,让灌溉水的实际利用率有所提高,让农业生产成本降低,让农作物产量提高上去。这样也能让水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农业水利灌溉中采用的有效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任文浩 《青海科技》1998,5(1):42-43
研究表明到2000年和2020年,湟水流域将缺水4.157×108立方米和15.103×108立方米,为此在该地区推广防渗、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小畦灌溉等技术,是保证该流域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基础。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采用管道输水进行节水灌溉,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本文从高效节水灌溉的认定、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节水灌溉水源的确定和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抛砖引玉,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8.
农业水利工程要想在实际的灌溉工作中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就需要在节水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采用了多种技术和措施,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及在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地成效。农业生态系统在得到保护的基础上,促进了我国农业的长足发展。本文主要对农业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措施进行详细地阐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18)
耕地灌溉管道中的淤堵问题影响了灌溉工程对管道输水的扩展和应用,直接影响了整体管道输水工程的正常运行,以及影响着管道输水灌溉项目的寿命。本文简要概述了传统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分析了影响水的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从灌溉技术、工程设计和灌溉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适宜于高扬程灌溉工程节水措施,对提高水的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短缺和保持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下滴灌是微灌技术的典型应用形式之一,它是指水通过地埋笔管上的灌水器缓慢出流,渗入附近土壤,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作用将水分扩散到整个根层供作物吸收利用。由于灌水过程中对土壤结构扰动较小,有利于保持作物根层疏松通透的环境条件,并可减少土面蒸发损失,故地下滴灌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益。此外,田间输水系统地埋后便于农田耕作和作物栽培管理,且地埋后管材抗老化性能增强,且不易丢失或人为损坏。本文试图对地下滴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给出目前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