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5年1月7日,郑大凡同志在辽宁省本溪市病逝。他曾以撰写著名战地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和《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而闻名遐迩;他曾在淮海战役、西南剿匪、上甘岭战役中参加大小战斗70余次,身上多处挂花,曾被授予“一等战斗英雄”、“一等人民功臣”的荣誉称号;他的名字被载入1991年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名录》第二卷中。一、写英雄的英雄著名战地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问世已40多年了,读者依然记忆犹新,它已节录在全国小学语文课本里,作为保留性范文。然而,关于这篇通讯的作者郑大凡,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相似文献   

2.
英雄的躯体倒下了,英雄的形象却依然活着,不但呼之欲出,而且栩栩如生。他仿佛“还在水中伸出一只手游大圈儿”,他那“你们退下,我来上”的话语,好像仍然响彻在人们耳边。这,就是通讯《一曲用生命谱写的爱民壮歌》(载1996年8月24日《河北经济日报》)所带给读者的切身感受;这,也是我们写作人物通讯所应追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3.
“英雄”、“我最威风”成了湖南卫视2006年的一大特色。这种“英雄化”效应经过《谁是英雄》系列节目的一路推广.终于在2006年的“吉列威锋英雄会”上达到了一个高潮。《谁是英雄》缘何能异军突起,制造出新一轮的草根狂欢?笔者试从机构.文本与受众三个方面来进行剖析.力图阐释该电视文本流行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4.
横向通讯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以空间的变换为标志来安排层次,或按事物的性质不同梳理材料。 这种通讯结构形式,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以空间为序。这是一种主要依空间方位的变换划分层次的方法。如周定舫采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英雄纪念碑》(1958年4月23日《人民日报》)就是这样布局成篇的。记者先写“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的印象,写碑的坐落位置;再写“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岩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  相似文献   

5.
张一叶 《中国记者》2023,(11):60-64
<正>在第33届中国新闻奖73件一等奖作品中,重庆华龙网集团(以下简称华龙网)有两件入选,分别是通讯《从“第一”到“第一”7本火车驾驶证见证“中国速度”》和网络专题《重庆山火突发他们逆行而上——人民的英雄,英雄的人民!》。至此,华龙网已连续11年获得16个中国新闻奖,其中一等奖8个。在地方媒体,尤其地方网络媒体中,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6.
4年前的8月17日,驻豫某集团军战士徐洪刚浴血斗歹徒,谱写了一曲见义勇为的英雄壮歌.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入英雄所在的连队和家乡采访,了解到丰富的第—手材料,写成通讯《战士义勇非凡 人民恩重如山》,在《解放军报》率先刊登,加上新华社等新闻单位的纷纷报道,使英雄的名字迅速传遍全国.不久江泽民总书记发出“向徐洪刚学习”的号召,徐洪刚这位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之星便在中原大地冉冉升起.通讯《战士义勇非凡 人民恩重如山》也获得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新华日报》三月二十二日二版《广阔天地》专栏,刊登了我县大公乡业余通讯员王竹森同志采写的小通讯《婆媳栽下“团结树”》,这篇报道选材是新鲜的,但事实上却有很大出入。  相似文献   

8.
英雄,是他的追寻伊拉克战争前夕,2003年3月16日《每日新报》国内新闻专版发表了一篇《走进郁建兴的“家园”》的通讯报道和相关的新闻背景。这篇独家新闻报道成为当天报纸抢眼的文章,受到了读者的关注,人们竞相传阅。就是卖报纸的小贩也高喊“买一张看一看‘英雄的家园’,武器核  相似文献   

9.
<正>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是每一个新闻人追逐的光荣和梦想。华龙网成了追梦人中的幸运儿。2023年底揭晓的第33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从“第一”到“第一”7本火车驾驶证见证“中国速度”》和网络专题《重庆山火突发他们逆行而上——人民的英雄,英雄的人民!》都获得一等奖。至此,华龙网连续11年16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8个一等奖,包括新闻专题、网页设计、新闻专栏、  相似文献   

10.
典型报道是我国特有的新闻报道方式,它是通过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和事进行重点报道,来揭示其意义,从而引导舆论,教育人民,推动工作。“欧阳海式的英雄”雷宏之所以能被中宣部列为2003年全国六大公民道德建设典型(9月3日,新华社播发了长篇通讯《“欧阳海式的英雄”———雷宏》,9  相似文献   

11.
西安事变后.范长江深入西北.通过旅行考察,以《大公报》显著位置一篇“旅行通讯”《动荡中之西北大局》,揭露“西安事变”发生与和平解决的真相,引起轰动。《救国时报》在转载该文时.为其加上了一个“一针见血”的标题:《西安事变时(引题)/红军坚决主张释蒋(主题)/并曾首先履行撤兵计划(副题)——摘录大公报二月十四日长江通讯》。周恩来曾称赞范长江:“你和我们党和红军都没有关系.我们很惊异你对于我们行动的研究和分析。”熟悉范长江的人都知道,这入木三分的洞察力.来自于那次长达数干公里的西北行.来自深入扎实的采访作风。  相似文献   

12.
当电影《英雄》炒作得火爆的时候,报纸不断说张艺谋如何把《英雄》的拷贝把守得像是进了“二战”集中营,网上说记者在张艺谋讲话时频频打手机以示不尊敬,而一贯以前卫为楷模的《三联生活周刊》更是连篇累牍地给《英雄》发难,对电影的质量评头论足。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去看电影《英雄》。 就是这个看《英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因为刊发的通讯《让我们记住深圳的抗日英雄》中有122个字的内容失实,某报不得不刊发727个字的《来函照登》予以“更正”。像这种正面报道造成失实的情况在新闻媒体中时有所见,其中的教训耐人寻味。究其原因,是因为记者在采写正面报道时存在四大误区。  相似文献   

14.
备受关注的“新版《水浒》剧组破坏黄河湿地事件”最近有了让各方较为满意的结果.4月18日下午,该片制片人邹赛光带领“潘金莲”甘婷婷、“张顺”魏炳桦、“秦明”赵秋生等演员赶赴黄河滩区.以梁山108条好汉的名义栽植了108棵“好汉树”。剧组方称“这是为了弥补以往的过失”。(4月20日《文汇报》).  相似文献   

15.
余玮 《声屏世界》2010,(3):67-67
《为了新中国,前进》终于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完了。非常遗憾的是,这部以英雄原型成长为剧情的电视剧。九成以上故事情节是虚构的.剩下几乎只有“董存瑞”一个英雄人名和“炸碉堡”一件英雄壮举是真实的,编剧与导演到底挖掘了多少原型素材或基本事实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但不负责任的改编则有据可查。  相似文献   

16.
2003年,衡阳发生震惊全国的“11·3”火灾坍塌事故,20名消防官兵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壮烈牺牲。我第一时间从长沙赶到现场采访,连续奋战4天,不仅每天及时发回有关救援的动态新闻,还采写了长篇通讯《燃烧的青春——记衡阳市公安消防支队“11·3”灭火英雄群体》(通讯后来被评为第十三届湖南新闻奖重大报道奖、2003年度湖南省好新闻一等奖)。  相似文献   

17.
盛夏,低气压笼罩京城,潮湿、闷热,让人透不过气来。突然闻知去年采编的《惊心动魄35分钟》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犹如清风扑面来。感激评委慧[擢拔之余,这篇通讯的诞生过程历历在目。梁万俊:这位“瞬间英雄”不寻常去年10月底的一天,解放军报驻空军记者站张金玉站长走进我的办公室,拿了一份本报《内参》给我看,一行大字赫然入目:《空军特级试飞员梁万俊成功挽救“枭龙”战机》。旁边,写着军委首长的批示:“……梁万俊同志是一位思想、技术双过硬的优秀试飞员。”“又是一位瞬间英雄!”我一边浏览《内参》,一边逗趣地说。作为10/2005新闻战线…  相似文献   

18.
在地方电视台中.广东电视台的电视剧制作一直受到同行们的关注。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到90年代末.以《商界》,《外来妹》、《公关小姐》、《情满珠江》、《农民的儿子》、《英雄无悔》、《和平年代》为代表的电视剧,一直在中国电视行业中为人称道.也获得了足够的荣耀:1987年《公关小姐》在广东台播出时,其收视率竟然达到90.99%,同时还获“飞天奖”和大众电视“金鹰奖”;1994年制作的《情满珠江》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立即轰动全国,获“飞天奖”,“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金鹰奖”等三大全国级奖项的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熊艳 《传媒》2015,(9):44-45
文化类节目作为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重要展示平台,正以全新的面貌回归电视屏幕.河南卫视《成语英雄》秉持“解开中国文化密码,做成语英雄”的理念,通过线上线下的多屏互动及有机行销策略,实现节目口碑和收视的双赢,将这波荧屏“文化风”推向了极致. 《成语英雄》节目分析 节目理念.作为2013年暑期火爆中国电视荧屏的《汉字英雄》的姊妹篇,《成语英雄》是河南卫视推出的一档亲情搭档参与的原创季播类成语竞猜互动节目,截至2014年底,已成功播出两期.  相似文献   

20.
女:青少年朋友: 省政府、省军区于9月18日作出决定,授予李先国“扶贫致富模范退伍军人”的荣誉称号。李先国何许人?他为什么能够获得这一光荣称号?请听通讯:《他带领穷乡亲奔富路》,由通讯员王庆元、邱桂写稿。男:1987年8月,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上,一位普通农民竟然奇迹般地上了《解放军报》“当代英雄谱”;他又作为一名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