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与图书馆之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丈夫工作的调动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22年后使我步入图书馆工作。思想上曾产生过波动.时常想起以前的工作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使我对图书馆有了正确的认识,在图书馆工作也能实现自身价值。如今,我爱图书馆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甘为读者做人梯。  相似文献   

2.
刘琼 《图书馆论坛》2000,20(4):89-90
我 198 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中文系 ,在做了近十年的编辑工作之后 ,于 1997年调到了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图书馆工作。两年的时间转瞬即逝 ,两年中我的思想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由从前的看不起图书馆工作 ,羞于向别人介绍自己在图书馆工作 ,转变为真正热爱上了图书馆工作 ,并且非常自豪地向我的同学、朋友们宣称自己在图书馆工作。回顾两年来自己走过的历程 ,实际上是自己对图书馆事业和工作由陌生到熟悉 ,对图书馆员这个职业由鄙薄到感到神圣的职业认同过程。在这里 ,我想借“从业抒怀”这个栏目谈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也期望能得到众多同仁的…  相似文献   

3.
我是从教师转到图书馆工作岗位的。1986年调到中学图书馆时,工作生疏,束手无策,馆里的老同志也都是改行来的,所以他们劝我注意自学。在业务学习过程中渐渐和《图书馆杂志》交上了朋友。每期来后,我不但认真阅读,还坚持把学习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这样既学到了专业知识,也  相似文献   

4.
马道军 《图书馆论坛》2003,23(4):151-152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转眼之间 ,我到图书馆工作已15年了。 15年的图书馆工作 ,说长也长 ,说短也短。说长是因为它毕竟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占有很长一段时间 ,说短是因为在这些年中没有取得什么成绩 ,有愧于自己。回顾 15年来的工作历程 ,这里面有酸甜和苦辣 ,也有成功和喜悦。这也是我一生中比较充实、收获较大的一段人生经历。只有热爱图书、热爱读者、才能热爱图书馆 ,才能做好图书馆工作。我热爱图书馆 ,喜欢图书馆工作 ,对图书馆事业有着真挚的情感。 15年来 ,我担任过外借管理员、办公室主任、副馆长、馆长 ,在这些岗位工作上 ,边学…  相似文献   

5.
淡泊明志奋斗进取--我的自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卢子博 《图书馆论坛》2004,24(1):149-152,142
江苏省金坛市(原金坛县)是我的故乡。1936年春,我出生在这个古老而富有乡土气息的江南水乡。1956年,我从金坛中学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从这时起,我就和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数十年来,我以对图书馆事业的忠诚,在这条战线上默默地耕耘,为图书馆事业建设、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学学术研究奉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乐在其中     
两年前,我由市级机关调到司徒镇政府工作。刚报到时,镇领导便指示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镇广播自办节目的采编也代起来。于是,在司徒,我又多了一个头衔——“司徒方园”广播节目编辑。起初编节目,精神负担很重,一是自己投有采编经验,二是司徒的广播工作基础好,全镇21个行政村不仅村村户户通音箱喇叭,广播自办节目也是镇江市的先进镇,我如果不认真对待这份工作,就说不过去。于是工作接手后,我除每周努力采访编稿如期出好两档  相似文献   

7.
初做新闻报道工作,往往把精力用在钻研写作技巧上,不注意研究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思想方法。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思想方法不对头,就会走许多弯路,据我自己的体会,起步伊始,要注意“三忌”: 一忌“未会走就学跑”。记得我刚搞新闻报道,看到老同志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十分羡慕.手痒痒的。于是也拿起笔来,第一次就写了篇三千多字长稿子,是消息还是通讯,自己也弄不清楚,送给老同志看,他们笑得前仰后合。后来,我学“乖”了一点,看报纸上登什么,就写什么;別人写小说,自己也写小说;老同志写诗,自己也  相似文献   

8.
胡茂凤 《图书馆论坛》2006,26(4):240-24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间,我在图书馆已度过了三十几个春秋。1973年的秋季,我走进了中学时期的母校的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一员。三十年来,我以自己牢固的图书馆员职业思想,默默地耕耘在这片土地上。虽无辉煌的业绩,但也为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奉献的绵薄之力能受到读者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相似文献   

9.
我喜爱并关注《图书馆论坛》“从业抒怀”栏目由来已久,这个栏目展现了老一辈和年轻一代图书馆事业追求者的感人事迹。为此,早在10年前,我就很想借此宝地抒发一下自己的从业情怀,但由于我的工作与生活实在太平淡,似乎不值得一提。因此,我感到底气不足,一直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夙愿。又一个10年过去了,今天我终于鼓足勇气,决心把23年来埋藏在自己心中从事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酸甜苦辣一一道来,希望与同仁们共享!  相似文献   

10.
“借书育人”的一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是一个有25年教龄的教师,四年前调到图书馆来工作,刚来时,以为在图书馆工作很清闲,不用动脑筋备课,又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每天坐等读者来借阅图书,在图书馆工作,真是个养生歇息的好地方。但经过四年多以来的工作实践证明,我初来图书馆工作时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工作的灵魂,学生们都亲切地称我们“老师”。我们的精神面貌、思想品质、工作态度等,就象一面镜子,映印在学生心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每天要接触大量的学生读者,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借书育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谈谈我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1.
武梅 《图书馆论坛》2000,20(5):92-94
光阴如箭 ,时光荏苒 ,转眼之间我在图书馆工作已近 2 0年。回顾 2 0年的工作历程 ,我感慨万千。这里面有辛酸 ,也有喜悦 ,更多是欣慰和自豪。经历了思想的波动 ,生活的励炼 ,从业的困惑 ,我终于战胜了自己 ,找准了人生的定位。1 边学边干在职业选择上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从事图书管理工作 ,当一名图书管理员。在很小的时候 ,由于父母体弱多病 ,我总梦想当一名医生。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于 1981年进入西南工学院图书馆工作 ,没有能圆自己儿时的梦想。在近 2 0年的工作时间里 ,我分别在图书馆的学生阅览室、编目室、期刊阅览室、流通部、外文…  相似文献   

12.
我对图书馆的感情从儿时起就产生了。我的父亲在图书馆工作,可以说我从小就是在图书馆中长大的,既受父亲的影响,也受图书馆氛围的熏陶,一直对这里怀有一份亲切感。因此经常想,自己将来也要做一名图书馆馆员。后来这一愿望真的实现了。参加工作至今,屈指算来已整整26年。26年的时间,说长也长,因为它毕竟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占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把自己的青春热血都献给了图书馆事业;说短也短,因为和图书馆的老馆员比,在工作时间和经验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在逝去的岁月里,我对图书管理工作的认识,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虽产生过疑虑、忧思,但最终自己还是认同了这一工作的神圣性和重要性,与图书管理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在举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国档案》杂志怡逢创刊60年,从我个人参加工作起即与《中国档案》(原《档案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回想起第一次在刊物上看到登载自己文章的情景仍历历在目。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刚刚成立的辽宁省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工作。报到的第一天,时任副所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大学培养的第一批档案本科生许晶老师在与我谈话时就特别指出,国家档案局主管的《档案工作》是档案界最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专业刊物,要搞好档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1977,(2)
“四人帮”是一伙“假革命的反革命者“。大野心家江青就惯于在自己的鬼脸上涂雪花膏,她在一次讲话中,吹嘘自己:“从小就钻图书馆”,“我是苦学自修的”。……就以“钻图书馆”来说,且不细究她“从小”怎么样,单看她一九七二年和一九七三年窜来广州时,派人向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指明借阅的一批书,就可以看山她“苦学自修”些  相似文献   

15.
我是图书馆的图书外借员,三年多来,在党的三中全会和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思想上不断加深对读者服务工作的认识;业务上不断提高为读者服务的能力;工作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断改进服务手段;工作份量上,不断给自己加码,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去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在一九七九年,读者总数就发展到一千二百人,平均每天接待读者达二百多人次,受到了群众的赞誉和领导的表杨,并在一九八○年荣获了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6.
我爱读者     
赵世良 《图书馆》2001,(2):70-71
自从我 19岁的时候当上一名图书管理员 ,至今已过去了半个世纪 ;但直到最近 ,在回忆往事时我才意识到 ,自己原来是从心里热爱着图书馆的读者们的。我与身边几位相交了 10年的同行老友 ,从来没有谈论过个人对读者的感情。怎么说是爱呢 ?我想在这里举出一些事例 ,以具体的想法和做法来说明这一逐步深化的过程 ,就算是和新世纪的年轻同行们谈谈心吧 !1950年五一节前夕 ,组织上安排我负责一个中学图书馆的工作 ,那就是我的母校北京第四中学的图书馆。我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半 ,边干边学 ,基本上完成了任务。对于图书馆 ,我的理解就是供同学和老师们…  相似文献   

17.
我毕业后得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博物馆报到,但我报到的那个博物馆,在我报到前半年刚搞出一个在全国很轰动、在当时的人看来也很另类的展览,等我报到时,于展览事实上已无事可做。  相似文献   

18.
愿当绿叶--图书馆工作二十一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一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在图书馆已经度过了二十一个春秋。我很想潇洒退休度晚年,但总下不了决心,因为我热爱图书馆事业。那是1964年秋季,我刚上初中,劳动课班主任分配给我和几个同学的任务是到学校图书馆修补图书,我们跟着图书馆馆长叶老先生进了书库,“呀,这么多书!”我们一齐惊叹起来。我暗暗发誓,长大了就干图书馆工作。1976年,我台师毕业后,被分配到城南中学当了老师,担任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上得心应手,且出色完成任务,我所任的班级被评为先进班,自己也被评为先进班主任。但学校图书馆管理的滞后直接影响教学的现状,不能不使我…  相似文献   

19.
认清现实:走出心理"亚健康"的起点 2000年6月社会学硕士毕业后,我来到浙江一家地市级媒体工作.之前其实对新闻单位没有什么具体印象,甚至都没到新闻单位实习过;当时只是觉得自己文字功底还可以,在读书时也有几篇文章公开发表,于是找工作时就斗胆找到了新闻单位.没想到,刚工作一个月后就感到了工作上的压力,记得自己有一次曾跟同事说:"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岗位上能坚持多久?"如今,10多年过去了,我还在新闻单位的一线工作着,业务日趋熟练,并且有了一些小小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五年六月,在兴城举行了辽宁省公共图书馆业务表演赛,这次表演赛是对市县图书馆工作的全面的检验和考察。在这次表演赛上,我获得了“目录组织”项目的第一名,这一成绩是对我近六年的图书馆工作的一个方面的小结。下面我仅就从事目录组织的暂短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