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语素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语素群的概念、语素群的种类、语素群的构词作用、语素群的形成以及建立语素群这一概念的实际意义等问题。一、语素群的概念词内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同一结构层次上的语素所组成的一种构词单位,就是语素群。简单地说。语素群是存在于词里边的比词小但比语素大的一种构词单位。语素是语音和语义相结合的最小语法单位。有的词由一个语素构成;有的词由两个  相似文献   

2.
桑悦 《现代语文》2015,(1):44-45
“传承语素”这一概念由杨晓黎(2006)首次提出,为汉语语素分类提供了从历时层面划分的新视角。所谓“传承语素”是指从上古的词发展而来,在现代汉语中作为构词成分而存在的语素。本文对传承语素“兵”在现代汉语词和短语中的构词情况进行分析,并试图总结其构词规律。  相似文献   

3.
"学习化"和"学习型"是当今热的发烫的两个词.以这两个词作为关键词分别到互联网上搜一搜,马上可以找到成千上万有关的网页和信息.  相似文献   

4.
“做客”与“作客”这两个词的用法同学们往往感到很难区别,报刊、电视、网页上也常常将它们用混。那么,这两个词究竟有何区别呢?让我们先看看《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 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到亲戚家~。”作客:“(书)寄居在别处:~他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参照典范性著作中的用例,笔者以为这两个词的用法主要有如下区别: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中,我们有时会碰到难以称说某些语法单位内部构成成分的情况。例如,在给学生分析"资料室"、"洗衣机"这样的多层次合成词时,往往是先说它们是由不止两个语素构成的,具有不止一层结构关系,然后,从小到大层层二合地标示出它们的内部结构层次以及各层次上两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就算分析完了。至于这样的词里的"资料"、"洗衣"这样的成分本身应该怎么称说,则避而不谈。因为现行教材一般只说了"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而且大家也知道这样的构词材料既不是语素,也不能说它们是词或短语,否则就会陷入"词也可以由词或短语构…  相似文献   

6.
语素、词和短语是三个不同级别的语言单位,由于它们之间的界限不十分明确,所以人们在使用和学习汉语时往往对这三个语言单位分辨不清,甚至把它们混淆等同起来。下面,就从语义、语音结构形式及语法功能三个方面具体谈谈语素和词及词和短语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王雪梅 《现代语文》2006,(1):123-123
"去化"和"去……化"正逐渐被我们所熟识、使用.从表面来看,"去化"像是个离合词,与"洗澡、鞠躬"一样.如果细究其用法,我们发现"去化"和"去……化"的情形比较复杂,它们的状况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新词新语产生发展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8.
聋生汉语构词偏误的描写与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对聋生汉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构词偏误进行了详细描写,把所统计到的433例构词偏误分为新造词、语义相关语素替代、语素错误、语素顺序错误和其它错误几大类,每大类下又分不同小类;其次在描写的基础上对各种类型的偏误数量和所占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聋生有较强的构词意识和语素意识,会运用语素分解策略和整词习得策略进行汉语词汇学习;最后,描写和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在聋生汉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强语义中心意识、强调目标词理据和对比相同或近义语素构成的词群.  相似文献   

9.
带后缀"化"的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少见。"化"已成为现代汉语中构词能力很强的语素,能够与"化"构词的主要是名词和形容词,动词较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近年来流行语中"党""控""狗"等词的类词缀化,从形成基础、衍生模式、用法分析等几个方面入手对"X+指人语素"这一构词形式进行剖析,试图找出近年来流行语中指人语素类词缀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合成词中,有的词是自由语素或半自由语素与不自由语素构成的,如“桌子、老师、砖头、美化”等,其中“子、老头、化”都没有什么具体的词汇意义,只具有一定的语法意义,在词中起辅助作用,所以又把它们叫作构词的辅助成分,是不自由语素。这些不自由语素往往成了某一词类的标志,如“子”加在某些自由语素的后面,使这个词成了名词,所以“子”就是名词的标志;“化”加在某些自由或半自由语素后面,就成了动词的标志,等等。这就是不自由语素在合成词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2.
穷尽检索《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好hǎo"语素构成的词条97个并参考日常积累语料,从语素组合、语法性类、词素意义等角度研究"好hǎo"语素的构词能力,着重对"好hǎo"语素意义虚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词根词素是每个词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表达词的最基本意义.本文对俄语和维吾尔语构词材料-词根词素进行对比,其主要目的在于试图找出这两种语言的词根词素的基本形式以及在构词功能上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语素“语素”是新语法系统提出的一个概念。此前,一般只讲“词素”。由于语素、词素都是用来构词的,所以极易造成一种误解:语素就是词素,语素是词素的别称。其实,事情并不如此简单。过去讲“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张寿康《关于汉语构词法》)对词进一步分析,才得到词素,而“词素是构成词的、具有意义(词汇意义或者语法意义)的构词单位”。(同上)很明显,这里只把词看作是最基本的语法单位,词素只是词的附属物。这种看法有两个毛病:其一,承认词是由更小的词素构成,但不承认它是一级语法单位。这在道理上是行不通的。其二,认为词先于词素,有了词才有词素,这一说法的失误就正如说有了房子才有建筑材料一样,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而今,建立语素的概念是基于这样的新认识:一,语法的最小单位不是词,而是构词单位语素;二,语素不是从词里分解出来的,它是先于词而独立存在的语法单位。这样一来,关于语素和词的关系便可作如下描述: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构成较高一级的语法单位词。这样,原来词素的两大弊病也自然地消失了。可见,语素与词素是内涵不同  相似文献   

15.
笔者对于新近出现的一些词汇,例如:"金领"、"银领"和"灰领"(这些词在职教界用得比较频繁),琢磨了好一阵子,却始终不得要领.  相似文献   

16.
很多年前,在一次班队课上,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老师.大多数学生讲起了他们的科学老师--周老师,说他很搞笑,喜欢听他的课,愿意和他说心里话.而谈到我,大家都用了"尊敬、严格、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等词.这是为什么?之后,我向周老师讨教了一番,原来是"幽默"帮了忙.  相似文献   

17.
从构词与构形两个方面分析涿州话中后缀"儿"的语法功能。构词功能表现在"儿"可使不成词的语素成为可以自由运用的词、使甲类词变成乙类词、使词义发生变化、构成四字熟语等。构形功能表现在"儿"可加在各类词或熟语后边,表示一些附加的感情色彩或语体色彩。  相似文献   

18.
商州方言里有许多逆序词,兼论汉语中的语素颠倒构词以及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杨昊 《现代语文》2010,(4):49-52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当代汉语词汇受到外来词的强烈冲击,以至产生了大量由汉语固有语素和外来语素相结合而成的汉外合璧词。其构词形式有了极大的突破,出现了直接借形、英文字母与汉字结合、外来词音节语素化参与汉语构词等新特点。本文依据外来语素保留外来语言形式程度的不同,以及外来语素与汉语固有语素结合方式的不同,详细论述了汉外合璧词各类词的生成情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同素异序词是指构词语素相同而语素顺序互逆的一组双音节词.在诗歌中,关于同素异序词的成因,学术界流行两种观点,一种是押韵、一种是协调平仄,但对于一些处在句中、颠倒前后意义没有变化并且同为平声或同为仄声的异序词却难以用这两种观点进行解释.由于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其抑扬有不同,而平仄又据声母发音部位有清浊之分,文章在前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抑扬清浊说,而抑扬清浊说又是韵律构词学理论的本质.韵律构词学理论弥补了“押韵”和“协调平仄”两种观点的不足,一些同素异序词的成因用韵律构词学理论得到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