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留学小事     
杨光 《留学生》2011,(8):51-51
在“黑暗”中求知 记得20多年前在德国求学时,我选修的课程中有一门“建筑史”。从上课的第一天起,我就陷入了“黑暗的深渊”。  相似文献   

2.
光明和黑暗     
一个人来了来为光明作证那些为黑暗作证的人却早就来了一个人来了来为光明作证为黑暗作证的人却来了无数个对不起我当然按照数量来判断但我并不坚持他们就是黑暗他们不是黑暗但他们引起了黑暗他们不是黑暗但他们妨碍了光明【解读】这首诗选用了一系列在语义和情感上相互对立的词语 ,诗歌的意义就在语词构成的内在张力和语义的悖反中生发出来。“黑暗”和“光明”是贯穿本诗始终的一组相反相成的词语 ,反复出现 ,作为人生世相的阴影及其对立物的喻称 ,是本诗题旨关键所在。诗歌前三节还反复使用了另外几组对立性词语。第一节中分别对应于“光…  相似文献   

3.
停电的夜晚     
晚上,我正在做作业,突然,四周陷入一片黑暗。“停电了!蜡烛呢,手电筒呢?”慌乱之中,一家人都不记得它们放在哪儿了。我睁大眼睛,在黑暗里四处摸索着。只听“扑通”一声,我碰翻了一样东西。我摸了摸,是手电筒!  相似文献   

4.
【推荐理由】我知道,在这个日益“产业化、量产化”从而日益讲求效率的世界里,下面这篇文章的文字实在是长了点儿。而触动我灵魂的那些文字,让我无法用“节选”、“删选”之类的字眼来截取“她”,破坏“她”那圆融完整的美丽。文章写的是GALLE——琉璃制作大师和琉璃的故事;然而又不全是,琉璃的灵魂在黑暗里,似乎许多东西的灵魂都在黑暗里——并且已经很久了。“技法上的丰富多样性,和玻璃艺术的诗意和文学性,尤其是鬼魅一样的忽而光明、忽而黑暗的暖昧”,这境界是飘忽的,是工业化的时代所永远失去了的。黑暗里,谁的灵魂在哭?……  相似文献   

5.
十分钟是金     
[案例 ]阴天。停电。下午第三节高一 (6 )班的语文课。离下课还有十分钟。“同学们 ,今天你们太辛苦了 ,老师很感动 ,同时也特别想知道处在今天这样‘暗无天日’的特殊环境下学习 ,你们有什么感想。希望每个同学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请思考两分钟。”两分钟后 ,同学们的轮流发言开始了———“黑暗中 ,眼睛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但耳朵却大出风头“光无法透过厚实的墙 ,更不会绕道而行。”“在黑暗中学习 ,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黑暗是暂时的 ,光明就在明天。”“黑暗给了我眼睛 ,我要用她寻找光明。”“失去了才知道拥有的可贵。…  相似文献   

6.
好奇怪,我居然想要当“小偷”。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对我来说是一份美好的职业。为什么?因为我成为“小偷”,会偷走黑暗,让那些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人们与光明同行,让人们的心灵更纯净;我会偷走地球上所有的垃圾,做个环保“小偷”,让地球重新找回以往的风采。  相似文献   

7.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发现》)一九二五年闻一多先生留美归来,目睹五卅运动后中国的黑暗现状,他发出了这痛苦的呼喊.他曾是一个“极端的唯美主义者”,吟咏过“死”,赞叹过“爱”,歌颂过“色彩”.但是,正如他给友人信中说的“现实的生活时时刻刻把我从诗境拉到尘境来”,虚幻的诗境和黑暗的尘境是极端矛盾的.祖国在召唤他,他回来了,然而却失望了.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内黑暗现实激起了他的愤懑.“如花的祖国”被糟踏成“一沟绝望的死水”,满眼是寂无人烟的“荒村”和“满城都是鬼”的北京城.诗人在痛苦悲愤中寻找出路:是置身书斋不管窗外风雨呢,还是应当冲破牢笼有所作为?是贪图个人享乐,还是关心人民的疾苦?诗人开始关注人民遭受的灾难,关心民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眼前是一片黑暗,没有一丝光亮,因为“眼保姆”把我的双眼给罩住了。据说,人一旦得到了安宁就学会了思考。眼前的黑暗让我想起了身处黑暗中的盲人。师长经常对我说:某某身残志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你是个正常人更应该发奋努力啊……真的有那么了不起吗?盲人,我承认他们的遭遇很不幸,无法感受绚烂的色彩,可他们不  相似文献   

9.
六月随想     
这个六月是刻骨铭心的,一片茫然,一片寂静,不知道明天的我该走向何方。黑暗的日子在悄无声息中过去,只留下了岁月的影子。五天前的我,还有着疲惫的眼睛,还有着希望的憧憬。而现在,我已经无法再抱有幻想,我只能静静地等待。我不知道我的分数会是“6”字打头还是“7”字,我也不知道十位数究竟会是“9”还是“0”;我盼望是“9”,那样我的等待也会有个圆满的结局,可是,会吗?这个六月,中考在寂静中改变着我自己。故事从公元2005年3月开始。当心中的倒计时跳到了最小的三位数,黑暗的日子便无可奈何地来临。从那时起,原本嘻闹着无忧无虑的我真正感…  相似文献   

10.
我一向不喜欢看黑暗的东西,对描写苦难和黑暗的文学作品,如果不是“不得不”,一般也是能不看就不看的。对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1913年)、《在人间》(1916年)、《我的大学》(1923年),这么多年来,都是看了简介后,觉得太悲惨太残酷,一直提不起认认真真读完一遍的勇气。但是他的《海燕》,我是很熟悉的,因为海燕的勇猛、积极,不畏艰苦,不畏黑暗,使我曾经将它倒背如流。到了今天,在《童年》又一次成为初中生必读书后,我想,这该是我克服障碍,好好学习这本书的时候了。《童年》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三部曲描写了“我”的…  相似文献   

11.
王莹 《中文自修》2010,(2):34-35
书面语的表达效果会更好。“恐惧”是无法自黑暗中透出的,只能让人感受到,因此需做这样的修改。用“没拉上窗帘”,“哪怕开着灯”表现我对黑暗的恐惧程度;且此处用“父母”一词有疏远感。  相似文献   

12.
我死了,进入了黑暗无边的地狱。我见到了满脸长长胡须的司命之神,他笑着对我说:“根据你生前的事迹,你的来生将还是人。”我问他:“我来生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回答:“那就看你的选择了。跟我来!”他把我领到三扇门前,说:“你可以选择一扇门!”  相似文献   

13.
勿忘国耻     
顾力维 《红领巾》2011,(12):41-41
今年是“九一八”八十周年纪念,我有幸在暑假参观了位于沈阳北大营的“九一八”纪念馆。 远远地,我就望见一个很大的灰色石砌“台历”,这就是纪念馆了。翻开的“台历”寓意着历史铭记着八十年前那个星期五,一个黑暗的日子。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读了《海伦·凯勒》这篇文章,深有感触。《海伦·凯勒》讲述了海伦·凯勒与黑暗、寂静和悲惨的命运顽强抗争的故事,激励人们自强不息,不轻易向困难低头。读到‘‘她面对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这句话时,我体会到了海伦·凯勒承受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残酷和困难;读到“她不分昼夜,  相似文献   

15.
对黑暗的恐惧,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却又在我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一直到现在,我还会在晚上留着一盏灯,没有它,无法入眠。他说,黑有什么可怕的呀? 我以为,这个男孩,是永远不可能懂得我的怕黑了。我虚弱地微笑着,笑我自己的过于纤细,和他粗粗的神经……他灿烂地回应我:“我会为你找来驱散黑暗的精灵!”  相似文献   

16.
昨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令我既窝囊又可气的事。疲惫不堪的我打算美美地睡一觉。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腿上便痒了起来。我用手摸了摸,竟起了几个小疙瘩!我烦躁不安地用止痒膏抹了抹,这份痒让我感到“杀机重重”、“危机四伏”,但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蚊  相似文献   

17.
根据“模糊理论”可知,各个学科内普遍存在着模糊性现象,语文学科也不例外。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充满着大量“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性语言,比如: 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挑山工》) 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草地夜行》) 这里的“一丝”究竟是多少?“风雨”和“黑暗”究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旗帜     
黑暗中,一人独自走着,却总也走不出这片黑暗。我开始害怕,开始哭泣。突然听到有熟悉的声音传来:“柳潇,柳潇,你在哪儿?”啊?是爸爸!我就像遇到了一线光,急忙跑了过去,然后一头扑在爸爸的怀里。  相似文献   

19.
甜蜜的晚餐     
又到了晚餐的时间,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啪!”突然屋内一片漆黑。“谁把灯关了?”我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前面的几户人家也黑了,可能是停电了吧?”我猜测道。“该死的,偏偏在这时候停电,有没有蜡烛之类的东西?”“应该有吧?”黑暗中爸爸妈妈去找蜡烛了。不一会儿,在黑暗中烛光摇曳着婆娑的身影,小小的餐厅立刻变得温暖了许多。“完了,这电不来可坏了我的大事。王主任今晚约我谈生意,看来只能泡汤了。这该死的电!”爸爸还在不停地抱怨。妈妈似乎有点心不在焉,大概听到爸爸这么一说也想到了一些事,“邻居张大妈和她的几个牌友今天要…  相似文献   

20.
另一种绚烂     
在盲聋童生活的黑暗世界里包含了各种绚丽的色彩,万簌俱寂正是一首最动听的歌,而残缺的美比圆满更加震撼人心……原来一直以为盲人生活在黑暗中。进入盲校才知道,对先天性全盲学生而言,黑暗是那样难以捉摸———因为他们根本不曾领略过光明,从来没有看到过五彩缤纷的世界,从来没有看到过父母甚至自己的模样,这样的世界会是什么景象?我不愿想像不敢想像也无法想像。那一次,不知怎么的我们就聊起了颜色。“老师,太阳就只能是红色的吗?”我有点无奈:“你说呢?”“我觉得朝阳碧绿,充满了生机和希望;夕阳惨白,安静中略带一丝忧郁。”我随口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