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词类活用这一考点,在高考文言试题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考生在文言文备考复习中应根据词类活用的种类结合课内教材选文的例句进行识别,然后再结合课内课外典型例文中的例句进行识记、分析、理解的迁移。  相似文献   

2.
用现代汉语复述文言文是在听说读中复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具体方法有: 一、以提纲复述文章(段)大意 提纲即内容提要,纲举则目张,复习教材中的文言课文时,可先复述“预习提示”中的“中心思想”;复述课文具体内容时,要求用自己的话复述每自然段的中心句即段落大意;对课外文言片段的提纲复述主要落实在“最  相似文献   

3.
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赋分为19分,在整张试卷中地位举足轻重。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复习容易见效、有效复习容易高效的专题,我们往往缺少提效大而且快的做法。常常是先要求学生强化记忆文言基础知识,然后就进行文言综合题的狂轰滥炸,这实际上是量的简单积累。再说,2010、2011两年选文《南阳县君谢氏墓  相似文献   

4.
一、高考文言语段选文特点 了解高考文言文选文的基本特点,就能在阅读及做题中有的放矢,缩短考生与选文的距离。纵观近十年的高考文言短文,几乎无一例外均选自人物传记散文。其主要特点是:①内容比较浅显,文笔较为流畅,很少用历史典故,大多不需要了解历史背景,符合《考试  相似文献   

5.
苏彩进 《语文天地》2011,(24):25-26
中学文言选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特定的思维方式、人文心理。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文言文学习只停留于字词解释、句式把握、课文背诵层面,而对文言文所具有的其他价值比较忽视。这种机械的记忆方式,使得文言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造成学生在长期的机械学习中,渐渐远离语文。因此,如果我们反观中学文言选文的价  相似文献   

6.
<正>对农村初中学生而言,文言文学习是一大难点,老师和学生在平时教与学中都花了很多功夫,但初中生的文言文学习现状依然不尽如人意。学生背诵文言文困难,或者能背诵课文却不理解其意思;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难以字字落实、准确到位;导致初三总复习时对文言文手忙脚乱。学生能大致知道一些常见实词虚词的义项,在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具体语境中却不知做何解释;能大致理解文言文内容却难以准确把握作者要表达的主旨,有些甚至连基本意思都看不懂。这样就导致学生在考试时无法下笔,失分严重。  相似文献   

7.
[命题趋势]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可以看出,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有三个重要趋势: 一是从选材上看,阅读材料呈现五种形式:课内文言文;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古诗;课内文言文+古诗;课外文言文+古诗. 二是从选文内容看,课内文言文七年级教材涉及较少,大多选自八、九年级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尤其是几篇带"记"的文言散文;其次则是带"说"的文言文;课外文言文所选的则以人物典故或传记为主;古诗词赏析则是课内课外并重. 三是从赋分上看,大致在9~26分之间.  相似文献   

8.
中学文言文教学是否要加强,最具体的体现形式就是语文教科书中文言选文的比重是否要增加。而文言选文比重增加与否,则会影响语文教学内容。当然,文言选文比重增加还涉及到选怎样的文言文,怎样教这些文言文等问题,但首当其冲的是语文教科书中现代白话文的比重。中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对于一个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母语教育是学生将来进一步发展的根,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语文课程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社会、学生和课程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探讨文言文复习,指出微课是一种有趣有效的文言文复习方式.以文言文微课《鹦鹉亦有情》为例,指出文言文微课要想上得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开设文言文微课的目的是通过复习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积累文言词汇、句式,并运用所学知识和语感解决新语境中的文言现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考中文言文阅读都是选自课外的一个语段的综合题,检测学生通过对课内的学习把知识迁移到课外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001年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考查遵照2000年度语文科《考试说明》的主旨,在取材上先用了较为接近口语的浅易形式的文言文,通过6道小题,分别考查了学生在掌握实词词义、虚词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等方面的水平与能力,同时又注重考查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信息的筛选与提取以及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选文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也基本没有难解…  相似文献   

11.
"文白对译",即把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也把白话文翻译为文言文。在教学过程中,文白对译应有三个阶段:一是把我们的文言课文翻译为白话文,根据白话文的翻译写出文言原文。二是利用已学的文言知识将课外白话文段翻译为文言文,借此运用、巩固本课要掌握的文言字词句。三是课外拓展中的小练笔,要求学生先用白话文创作,再翻译为文言文,或者直接用文言文创作。  相似文献   

12.
课外选文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认读能力考查、理解能力考查和评析欣赏能力考查,因此,可以把中考课外文言选文阅读梳理为三大类型,每个类型又由若干题型组成。一、认读类与现代文阅读要求不同,课外文言材料阅读首先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认读能力。考查的要求是:能够借助语境理解浅易文言文中的重要实词或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能够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重要句子,能够正确断句,能够正确划分句子的节奏。1.词义理解题(包括用法)〔考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003年吉林省中考题)(1)跌宕昭彰()(2)不以躬耕为耻()〔考题2〕下列句…  相似文献   

13.
高中文言文教学在做好应做的分内事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文言学习的兴趣。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营造文言文学习的良好氛围,消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恐惧感;培养文言兴趣,提高文言素养,提升精神品位;加强课外文言阅读,推行大语文观。  相似文献   

14.
中考文言文复习要做到设计有趣的复习任务,打牢文言基础;依据文本,适当拓展,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抓住文本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思辨阅读文本,把文言复习引向深入.以此提高学生复习文言文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实现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多层面认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文言文复习中,除了分类复习虚词、实词和句式之外,还应当选择一些典型的文章或片段让学生练习翻译。通过翻译练习,学生平时所学的文言词语、文言语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够得到综合运用;反复运用,就能加深理解,不断熟习,逐步系统,以至达到抓住规律、融会贯通的程度。因此,文言文的翻译练习是复习文言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应当重视。指导学生在文言文复习中做翻译练习,我们主要抓住以下两点。一、强调直译,注意意译,落实文言词语知识直译有助于训练学生确切地把握词义、词性和用法,对于初学文言文亟需打好基础的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训练方式。因此,我们在指导翻译时,特别强调直译,始终注意引导学  相似文献   

16.
高考一年一度,文言文阅读是必考内容之一,能否有效地搞好文言文复习也是关系到高考成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选材于课外,并且年年翻新,似乎扑朔迷离,令人迎考复习难措手足。其实,只要冷静分析研究,就会发现虽然高考文言试题选材年年翻新,但是其中有一些特点是较为稳定的。认真研究这些特点,就能明确复习的方向和重点,确定复习的策略。 那么,高考文言试题有哪些较  相似文献   

17.
研究2015年中考文言文阅读题,无论课内选文阅读题还是课外选文阅读题都出现了一些好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通过评点课文,引导学生利用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性评价,考查学生的整合思维与比较分析能力;品味赏析课文,引导学生形成新的体验和认识;探究阅读课外文言文,要求学生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8.
正文言复习成为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之一,可每每进入文言复习专题,教学效果令人大失所望,正如钱梦龙所说的"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我们的学生似乎对文言有着本能的抗拒,问到文词句理解时,学生反应不热烈,致使教学工作不能很好的展开。如果我们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控课堂,让学生一直处于沉默寡言的状态,文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阅读的目标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这一要求,各地实验区的中考文言文命题材料已突破教材限制,逐步走向课外。这种改变更强调文言文阅读的迁移能力,使学生从课内文言文阅读的狭窄视野中解脱出来,真正形成文言语感,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在复习迎考时必须调整策略,改变传统文言文复习思路,由单纯识记、积累、理解逐步转变到归纳整理、注重联系上来,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明确考查方向根据课标精神,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方向是掌握文言文中常用实词和虚词的意义或用…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新教材,在现行7-9年级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有相当的分量,过去不少语文教师讲授文言文,往往只注重知识内容的传授,而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致许多学生只知死记文言知识.遇到课外文言文时就无从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