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主要国家以宪法高度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进行保护。我国宪法修改使人权保障入宪,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诉讼权利的沉默权并未规定。从人权保障的角度看,我国宪法应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并对刑事诉讼法作出相应修改。  相似文献   

2.
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我国的宪法、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等许多法律,都规定了许多公民的权利,为保护人权提供了国内法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外国人作为宪法权利主体,其享有一定的宪法权利,一国宪法应根据一般文明标准、合理差别待遇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保障外国人的宪法权利.通过对中美德三国外国人宪法权利的考察,可知各国对外国人的宪法权利的规定既存在差异,又有共同性.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人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是人类社会最高和最具有普遍性的权利,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权利,是人之为人所具有的权利。人权分为应有的人权、法定的人权和实有的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文化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人权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宪法是人权保障书,是人权据以实现的最高准则,既确认已有人权,又保障人权的实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男女平等,是指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生活各个方面全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但是,这种平等并不是自古就有的.在苏维埃政权下,中国共产党把保障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宪法及各种法律文件中加以确认,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外国人作为宪法权利主体,其享有一定的宪法权利,一国宪法应根据一般文明标准、合理差别待遇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保障外国人的宪法权利。通过对中美德三国外国人宪法权利的考察,可知各国对外国人的宪法权利的规定既存在差异,又有共同性。  相似文献   

7.
与普通公民一样,儿童乞丐也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通过对国际法和我国现行宪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分析表明,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基本自由,是一国公民的宪法权利,国家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义务主体。受教育权分为抽象意义上的受教育权与具体的义务教育中的受教育权。我国应按照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国家义务的精神对现行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进行修改,重新确立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8.
人权是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诉权是现代法治社会中第一制度性的人权.宪法诉讼是人权司法救济的前提.解决人权的司法救济最终性,主要应当扩展诉权的内涵和处延.  相似文献   

9.
所谓人权,主要是指某一主权国家通过宪法及法律对人民享有的生存权、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和社会权利的确认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权成为宪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宪法普遍关注人权,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并强化了人权的保障措施.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对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