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一种认识意义上的重演,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重新(或部分)发现他们的学习内容,对学生发展是有多方面的意义.”这里的“重演”,实际上是指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或知识的生成过程.这里“多方面的意义”,应是指在经历过程中感悟到的情感体验、思维方法及能力发展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问题的解决、知识的获取,都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与探索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是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发展历史的重要渠道,其在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塑造学生文化意识、完善学生人格修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笔者对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从问题情境、知识生成、解题教学、概念理解、史料选讲、课外活动等六个方面入手,探究了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3.
数学新课程标准下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特别强调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并把之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此背景下,教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积极思考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多元学习方式的有效教学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效教学”是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其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套策略和技术.  相似文献   

5.
学数学,就要解数学题,数学解题学习对学生巩固知识、培养素质、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心理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学习,这必然导致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解题的教学.在解题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部分学生一拿到数学题“提笔就做,一做就错,错了就不知所措”,最后由于长期没有获得解题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那该如何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一、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  相似文献   

8.
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大家共同围绕着这个目的,探索着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把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转变成新课程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如何选择好的数学教学方法并加以实施,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考虑的.在当下,即便是公认的某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必须在实践当中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而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面对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若能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学机智,以独特的视角去发现错误的价值,把学生犯错的过程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从课堂教学出发,正确引导对错误的分析评价.从错误中领略成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屡.  相似文献   

10.
通常我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体系传授和解题能力的训练,课堂上注重老师讲、学生听,再做模仿性的训练.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学生的大脑都成了知识的仓库.长此以往,只能使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甚至是畏而远之.因此,改革数学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教学”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习题是师生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学生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才能巩固新知识.加深理解.逐步形成技能.提高数学思考能力。数学习题的价值是多元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比较关注习题的“外显价值”——即较多地利用数学习题帮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获得提高.却往往忽视其背后蕴含着的丰富的潜在价值。那么.如何发掘习题的潜在价值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3.
数学实验是以数学问题为载体,为获得某种教学理论,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数学问题,实验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下进行的探索、研究活动.在苏科版教材中设置了“数学实验室”这一栏目,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做”数学——感受数学,探索知识和结论、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而开展数学实验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借助现代教学技术为完成某项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经典。这一训示对于当下教育的启示在于:知识是承载美德的基本元素,知识教学必须与学生品德教育相结合,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启迪和增进学生的人生智慧,促进学生德知并进、和谐发展、德性完满。真正具有伟大力量的知识是兼具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知识,真正优质的教学是内外价值兼具的教学。重温“知识即美德”,就是要重视知识所隐含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情境"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有效的课堂教育情境可以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境界,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引起学习兴趣,从而主动探究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学习。创设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对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有效教学?我采用宽泛意义上的理解:凡能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目标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教学。“效”字右边是“文”。“有效”是指教学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效果”.重在“果”字上,是说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得到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 ,数学教学一直停留在知识型的教学模式上。教学中 ,过于强调对数学概念、数学规律与知识的灌输与记忆 ,学生学到的是似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知识。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广大教师认识到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在“过程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获得过程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因而 ,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教学 ,无论对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还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数学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现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2册的第三…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是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准确、科学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是落实“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价值目标取向的关键.新课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把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更多转变为“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表述上以学生为行为主体,以具体行为动词陈述目标.  相似文献   

19.
符号学认为,符号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通过某种密码赋予对象以意义的创造性语言。符号学创始人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把符号分为象征符号、象形符号和标志符号。数学符号作为象形符号(如有“△”表示三角形)和标志符号(如用“×”表示数字相乘),具有视觉上的直观性和表意上的简明性、形象性。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数学符号,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把握课文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有效教学”是教学活动和学科教学的一个基本追求,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取向。语文教学过程有效性的价值追求应是每节课都能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有所收获.充分让语文为学生生命发展奠基:一方面。学生在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言语技能的掌握上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少知到多知;另一方面。学生丰富了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学过程成了师生知识探究、精神建构的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