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报纸的版面中,围绕一个主题,把若干篇有共同性的稿件组织在一起,形成独自的格局,我们称它为报纸的专栏。专栏是报纸版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栏办好了,它既可以为报纸增添生气和活力,又可用自己独有的特征、内容、体裁赢得读者。因此说,报纸要想抓住读者,使报纸发挥更好的社会功效,应潜心研究,努力把专栏办出特色和风格。从社会热点中抓取群众想知、要知的问题办专栏,扩大和提高报纸的声誉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报纸的作者、编辑绞尽脑汁、花尽心血的最大愿望,就是想使自己的报纸能得到  相似文献   

2.
我们现在提倡"三贴近",就是要发动群众参与办报,办报要走群众路线。因为只有这样,报纸才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群众喜欢看。长江日报在这方面作了些尝试,他们创办的《圆桌》专栏发扬了群众办报的好经验,也继承了办党报的好传统。  相似文献   

3.
鲁力 《新闻前哨》2005,(2):34-34
我们现在提倡“三贴近”,就是要发动群众参与办报,办报要走群众路线。因为只有这样,报纸才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群众喜欢看。长江日报在这方面作了些尝试,他们创办的《圆桌》专栏发扬了群众办报的好经验,也继承了办党报的好传统。  相似文献   

4.
《揭阳日报》是中共广东揭阳市委机关报,同时也是广大揭阳人民喜爱的报纸。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光荣传统和基本方针。一张报纸读者愿不愿意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报道的内容是不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没有新鲜生动的、群众未知欲知的,或者来自群众身边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为了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必须办有特色的报纸。因为,特色就是个性,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在威海,有特色的报纸应该是能够贴近威海实际、贴近威海生活、贴近威海群众的报纸,应该是与威海大局无缝衔接、与威海发展同频共振、与威海进步携手并肩  相似文献   

6.
高明的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该学的变为学生自己想学的,这样教学效果就好。办报亦然,如果能将群众“应知”的化为“欲知”的,宣传效果就会好得多。理性的“应知”不等于普遍的“欲知”“应知”和“欲知”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范长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一文中说:“所谓‘欲知’,就是群众所关心的事物,这是从群众出发;所谓‘应知’,这是从领导的角度考虑,群众应该知道的事物”。显然,由于领导有领导考虑的角度,群众有群众关心的事物,“应知”和“欲知”是存有差异的。一篇稿子、一个版面、一张报纸,要让上下两头叫好,领导和群众都满意,的确很不容易。许多事情,领导想让群众知道,群众也应该知道,但如果硬  相似文献   

7.
今天报纸强调“贴近群众”,这很好,报纸本来是办给群众看的;这也激起了我对边区群众报的一些回忆。边区群众报是1940年3月25日创刊,今年是它的49周年。边区群众报就曾以贴近群众而名震解放区,受到党中央和西北局的表扬。办边区群众报的大多是从蒋管区的湖南、四川、关中一带来的知识青年。主编就是胡绩伟。为了实现  相似文献   

8.
《平顶山矿工报》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服务热线”栏目就是践行“三贴近”的一个很好例证。它充分发挥了媒体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增强了报纸服务的功能,是倾听群众呼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帮助群众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9.
8月9日,全国新闻战线召开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视频会议,要求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主体,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新闻宣传就能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同一天,作为全省惟一财经类报纸的《市场导报》,开始进行改版,提出“贴近贴近再贴近”的理念,打造一份与市场经营户和个体工商户等距离、零空间、全干预、齐互动的大众财经类报纸,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0.
杨郁 《新闻爱好者》2006,(1S):56-56
“三贴近”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把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任务,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扎实、深入。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更好地融入生活、引导生活。贴近群众,就是常常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精神化产品,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三贴近"呢?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搞好新闻宣传,做大做强报纸和广播电视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一、“三贴近”是新闻创新的根本途径“三贴近”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把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任务,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扎实、深入。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更好地融入生活、引导生活。贴近群众,就是常常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好的作品不是靠坐在宾馆里听汇报听出来…  相似文献   

13.
"港版三贴近":为商界代言、为商家服务谈及《香港商报》扭亏为盈,深圳报业集团社长黄扬略说,核心是他们办报的基本思路——香港版的"三贴近",也就是报社确定的"为商界代言、为商家服务"战略思路.香港是个市场化程度特别发达的城市,又是联通两岸三地、汇通世界各地市场信息的中枢,如何把报纸办得让港人喜欢,让港人获益是核心问题.为此黄扬略力推"为商界代言、为商家服务",从而"办一份最受香港商界欢迎的报纸,提升《香港商报》在两岸三地以及海外华人社会中的公信力、影响力".即借助品牌活动扩大影响力;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增强市场运作能力;大力拓展海外版图,提升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民生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基石。为此,蒙古贞日报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一直在关注着全县74万人民的民生问题,并为适应新的形势特调整报纸版面,专门开辟出八块版面,强化了民生新闻的力量,把县域报纸办得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相似文献   

15.
关月 《记者摇篮》2004,(1):31-3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落脚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是广播电视宣传落实“三贴近”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办节目的归宿和目的。  相似文献   

16.
自1993年元旦起,《大同日报》由四开四版扩为对开四版。扩版后的报纸究竟应是什么面孔?外延扩大后,内在质量该如何提高? 在1992年12月13日扩版试刊《致读者》中,编辑部就明确表示,办“一份饱含新意、看过之后便知天下事的报纸”,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扩版的重点是,“加强经济新闻报道,力图使经济报道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为读者的生活服务,使报纸的各个版面更贴近时代,贴近改革现实,贴近城乡百姓,为读者所喜闻乐见。”从近3年的新闻实践看,扩版初衷未改,整个报纸的确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增强报纸新闻的贴近性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报纸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广大读者服务,是我们党办报的宗旨.一张报纸有没有服务性,或服务性体现得充分与否,是衡量这张报纸是否坚持党性原则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一、定位:“三贴近” 报纸定位,是指确定其目标读群范畴,以及为了让目标读群获得满意服务而确立的办报宗旨与思路。具体而言,就是说一张报纸是办给哪些人看的,这些人需要了解什么?他们在思考什么、想做什么?报纸能为他们贡献什么。  相似文献   

19.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新闻宣传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三个“贴近”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抓住了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关键环节,就抓住了“三贴近”的本质和核心。如何做到密切联系群众,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走出报社,开门办报。多搞编读互动,联系群众,主动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20.
提倡报纸与读者互动,做好报纸与读者的互动,可以说是已经深入许多办报人心中的理念。这是报业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是报纸确立读者主体地位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是报纸增强亲和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切实贯彻“三贴近”原则,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实现新闻宣传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有效途径。报纸与读者互动,就是报纸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一种很常用、很管用的方式。要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