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三方协议即告终止,此时用人单位会与其签订一份正式的劳动合同,其中约定了劳动者在单位的试用期限、服务期限、工资待遇及其它各项福利等等事宜,合同签订之后,双方即正式确定了劳动关系。而在上述提到的各项约定内容中,试用期是最容易出现纠纷的阶段。因此,关于试用期的法律问题,提醒毕业生以下几点:试用期时限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不超过六个月的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  相似文献   

2.
就业协议≠劳动合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案例】北京某高校学生小张对某外企公司向往已久,经过多轮笔试和面试,终于突破重围,获得了该公司的offer。当公司正式向他发出录用通知的时候,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同时交给他一份EmploymentContract,告诉他这是公司的劳动合同文本,如果小张愿意到公司来工作,就应当签署这一式两份的合同。而小张记得在学校的毕业生动员大会上老师曾告诉大家在毕业前需要由学生、用人单位以及学校三方共同签署一个就业协议才算正式履行了就业签约手续。于是小张拿着一纸英文合同,看着上面有关薪酬待遇、试用期、工作时间、年休假、保险福利等等诸多条款,…  相似文献   

3.
权益保护     
危险的试用期,你准备好了吗?试用期间有很多相关问题,包括试用期合同、试用期限、试用期担保、试用期离职等很多方面:第一,单独的试用期合同是无效的。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这就是说,试用期不是劳动合同中的法定条款,可以约定也可以不约定。而如果约定试用期,则只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是试用期存在的前提条  相似文献   

4.
强化毕业生就业权益的自我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案例:小汪是上海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但是身高只有156cm。看到银行、公务员等单位招聘都有一定的身高要求,既感到愤慨又觉无可奈何。在因身高原因丧失了许多很好的就业机会后,她终于于临近毕业时与一家外资的物流公司达成了就业意向。双方签订了《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协议书约定:小汪毕业后到该公司报到,先进行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签订劳动合同。由于临近毕业,小汪一直忙于毕业典礼,因此双方的就业协议书在单位盖章和小汪签字后没有及时拿到学校进行鉴证登记。八月份小汪凭就业协议书到单位报到时,单位予以接收并安排了大量的工作让其负责。但是在试用期行将结束时,公司以协议书未经过学校鉴证而没有生效为由拒绝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拒绝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小汪在与单位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将此事报告给单位所在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保局在对公司进行调查后,认为公司的做法确实不符合法律规定,要求其马上与小汪签订劳动合同,并对公司进行了一定的处罚。  相似文献   

5.
上期案例回放 小刘是清华大学刚毕业的高材生。他毕业不久就应聘到中关村A软件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进入公司时.小刘与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其中约定试用期为两个月。不幸的是.小刘刚工作一个多月.在试用期未满的情况下.就因肺部感染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因公司正在进行的软件开发处于攻坚阶段.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正在考虑辞退小刘.抓紧时间另行招聘新人顶替小刘的职位。请问.人力资源部经理对小刘如何进行处理,才符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6.
就业协议签订时的合法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北京某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小张与某高新技术公司经过“双向选择”签订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在签约时双方还达成口头约定:试用期一年,单位解决食宿;由单位解决进京户口,服务期三年。如服务期间离开单位,需每年支付违约金10000元。双方签约后不久,该同学即收到市人事局签发的接受函。一星期以后,该公司提出为确保该同学履行协议如期到本公司服务,今后签订劳动合同前还须签订保证金合同的要求,保证金数额为30000元。毕业生如在服务期间离开公司,其违约金将从中扣除,如个人三年服务期满,30000元保证金将退回。对此,张某认为…  相似文献   

7.
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三方协议即告终止,此时用人单位会与其签订一份正式的劳动合同,其中约定了劳动者在单位的试用期限、服务期限、工资待遇及其它各项福利等等事宜,合同签订之后,双方即正式确定了劳动关系。而在上述提到的各项约定内容中,试用期是最容易出现纠纷的阶段。因此,关于试用期的法律问题,提醒毕业生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正>齐名到连云港一家化工有限公司工作,当时双方口头约定,由公司为其提供食宿,缴纳社会保险费,订立劳动合同。齐名上班后,公司并没有按照当时的约定履行义务,其提出要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则回复每一位进入企业的员工都有3个月的试用期,要在试用合格后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后,齐名与公司签订补充协议并作为用工合同的补充。后来,齐名离开公司,并诉请劳动仲裁,请求公司给  相似文献   

9.
小王是一家橡胶制品公司的HR经理,在去年他遇上了这样的问题:公司进行年度身体健康检查时,查出公司有两名职工患有乙肝(小三阳),公司担心传染,便根据劳动法规相关规定给予了两人各六个月的医疗期,并每月照常发放他们的基本工资。到医疗期满后,公司还是担心乙肝会在公司内传染,便决定与工人解除劳动合同,按劳动法规相关规定给了两人经济补偿金。但两人领完经济补偿金后,却认为公司以此理由解除劳动合同是歧视行为,要求恢复原来的劳动合同,否则将上诉到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相似文献   

10.
<正>劳动合同先不签,先试用一个月,干得好就留下,干不好就"退货"。惯用此伎俩的用人单位要注意了,《劳动法》中规定的试用期制度,是以劳动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为前提的。未签订劳动合同,就不存在所谓的试用期。以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属违法解雇,需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2013年4月,阿辉在东莞常平镇某公司找到了一份操作员的工作。用人单位与他口头约定每月工资为2500  相似文献   

11.
典型案例某纺织机械修理公司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招聘一名具备三级工技术水平的车工,小范看到后,认为自己完全符合条件,就来到这家公司人事部应聘。人事部经理听过小范的自我介绍后认为他符合公司的聘用条件,于是,当即就决定录用了他。一周后,小范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3年,其中试用期3个月(自2月12日起至5月11日止)。签完合同,小范马上就开始了工作。在试用期间,小范工作热情很高,干起活儿来也认真、仔细,就是由于他的技术水平所限,有些较复杂的活儿暂时还干不了。5月11日,是小范试用期的最后一天,这天早上一上班,车间主…  相似文献   

12.
某公司的销售员武先生刚从广州出差回来,同事小李就来到他家。武先生倒了一杯水给小王:“公司最近有什么事儿吗?”小王答道:“半个月前咱们的合同到期了,公司同意在原合同内容不变的条件下,再续签两年合同,当时你出差在外,大家知道咱俩是好朋友,就让我替你在你的合同上签了字,你没意见吧?”“咳,续签合同也就是走形式的事儿,谁会当真呢。”武先生随口说道。半年后,武先生因找到了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向公司提交了辞职申请。几天后,公司经理对武先生说:“对于你的辞职报告,经理办公室讨论决定,不予批准。”说着,经理找出了武先生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3.
周进 《教育与职业》2004,(16):20-20
小李所在的工艺品公司面临领导班子调整,在这期间小李的劳动合同也到期了。此前他曾问过公司经理续签劳动合同的问题,经理回答:“以后的事情我也说不准。你还是先干着吧。”不久,新经理走马上任。次日,人事部门通知小李:“你原来与公司签订的3年劳动合同已经到期,公司决定不再与你续签。考虑到你暂时还未找到工作,公司可以给你一个月的过渡期。在此期间你仍然在原岗位上工作,但是工资只能拿600元。”小李表示不服:“我原来的月工资可是1500元。”公司人事部门对小李说:“很遗憾,那是你‘过期合同’上的待遇。严格地说,你现在和公司的劳…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2011年1月,小张进入上海某房地产公司工作,担任销售一职,与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公司员工手册规定,对于房产销售岗位实行"年终考核末位淘汰"制,在年底销售业绩排名末位的2名员工,公司将作劳动关系解除处理。小张进入公司后,销售业绩一直不佳,经过了一年的努力也未有改善。2012年1月,公司对2011年进行年终考核,小张排在末位,  相似文献   

15.
毕业生如何签订就业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一毕业生刘某与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双方未在协议中约定工资福利和工作期限,只约定违约金3000元,刘某7月中旬持《报到证》到该单位报到,两天后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一个月,工作期限一年,刘某在试用十天后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单位要求刘某承担3000元的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16.
是否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如果只是口头上说有试用期,实际上没有签署动合同,则试用期不成立。没有试用期这个前提,用人单位就不能引用在试用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解雇员工。没有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是事实动关系,只能按事实劳动关系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即用人单位需提前一个月面通知员工。用人单位是否有证据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如果没有证据或证据不分,用人单位不能以此为理由辞退员工。所谓证据的充分性,实践中主要看两面:一是用人单位对某一岗位的工作职能及要求有没有作出描述;二是用人单对员工在试用期内的表现有没有客观…  相似文献   

17.
问题:您好!我在一家私营企业做美工一职,进公司已经一年多了,当时我的试用期是三个月,后来转正了。但转正并不是就签了合同,仅仅加了1200元工资,后来就一直没签合同。现在我在外找了一份新工作,工资是现在的一倍,但下星期一就得赶去上班。可是我现在的公司不放我走。说是再工作一个月并且将工作交接完毕才可以走,说这是公司里的规定。但是我觉得既然没有签过劳动合同,原来的公司就没有任何权利限制我的人生自由。是这样吗?而且现在已经过了我去新公司上班的期限,我感觉受到了很大损失,我可以告原来的公司吗?请指教有关法律的知识和意见!谢谢…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职业》2003,(16):41-41
不少公司在招聘新的员工时会安排试用期,在试用期中就会发生很多问题,一些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作了一些自以为很巧妙的安排,却因为不熟悉劳动法最终得不偿失。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员工说:我们试用期内不交社保,等到你试用期过后再帮你补交。实践中,员工因为处于应聘的状态,通常不可能对社会保险这个相对而言不大的问题提出异议。于是企业在试用期内就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了。如果试用期过后员工继续工作那还好,社会保险既然补上也不会产生什么争议。假使企业在试用期内因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9.
<正>职工小张很苦恼,好不容易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却常因小事和部门经理搞得很不开心。2014年11月,公司突然通知小张要调整工作岗位。据小张说,要他去的新岗位不仅自己很不喜欢,而且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也没有现在好。他以事先未征得本人同意为由,不同意调岗,坚持在原岗位上班。公司随后以"未到新岗位报到,属于无故旷工"为由,按自动离职炒了小张的鱿鱼,既未出具辞退证明,也  相似文献   

20.
识别传销陷阱小张,女,武汉某高校市场营销2003届本科毕业生,通过某人才网站看到广东省一家电子公司招聘广告。经电话联系,双方就福利待遇等谈得很满意,公司邀请她前往实习。小张到广东后才发现该电子公司其实是一家传销公司。可此时她已被传销公司控制,身不由己,后经该生学校和当地警方努力,才将其解救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