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与留学生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与留学生培养的思考崔国文,姚崇兰1993年夏,我校提出了宏伟的奋斗目标,即到2011年建校100周年时,争取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一流大学具有诸方面的特点和标志,其中之一便是它们必须是面向世界的开放性大...  相似文献   

2.
李琼 《青海教育》2013,(11):9-10
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了抓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二者密不可分并有机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两大理论成果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点和根本立场、奋斗目标和理论品格上一脉相承;两大理论成果在不同时代条件下、不同实践基础上对科学社会主义做出了不同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回答了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推进制度创新,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5.
探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在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总体格局中,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新的社会结构和经济事实出发,来研究由它们所规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结构体系。本文拟从文化观念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的角度,谈一点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功能的认识。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产生既是整个人类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历史地、逻辑地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基…  相似文献   

6.
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是性质根本不同的两种思想理论,在指导思想、政党性质、奋斗目标等方面存在着本质区别。但是,对于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们应该在对其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在否定其基本理论原则的同时,借鉴其某些有积极意义的思想,以促进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一般社会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从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经济体制和国家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结论是不能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全等同于一般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一般社会主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是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一般社会主又是共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性即特殊。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革命和建设是同时存在的社会主义两方面本质内涵,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判断,凸现了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注重和谐的实践主题,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新;它立足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把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过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相统一,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提到了一个新境界;它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科学内涵和奋斗目标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已经正式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可以说是又一次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升华;同时也标志着和平、发展时代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在新的层次上开始转化为亿万群众的历史实践。但是,不容忽视,在现实生活中,同党和国家确立的“统一的奋斗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还普遍存在,而又特别集中地表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的诸多误区。例如,为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之“特色”,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伟大奋斗目标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之“特色”是通过“时问特色”、“空间特色”、“质的特色”、“制度特色”等四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之“特色”,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这四个“特色”。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和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相辅相成、互相助进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共产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现阶段作出的新的定位,它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我国现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经济社会整体进步和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体现着一个政治的时代,也体现着一个文化的时代。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开放的社会,一个在集体的共同奋斗中,充分容纳个人的创造力的社会,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结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旨在揭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验、教训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理论的重大创新。我国已具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基础和有利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为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重要地位,采取有效对策,积极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利益协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通过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好城乡之间利益关系、落实“两个大局”思想协调好区域之间利益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协调好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法制保障体系协调好群体之间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又一次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本质上是和谐社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市场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双重效应:消极效应与积极效应。这既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着前提条件,同时又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自觉发挥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发展的一个探索阶段,是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本质上一脉相承都体现党执政为民,以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条件。发展是贯穿毛泽东社会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一根红线。深入研究和领会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探求、奠基和创新发展,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