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是感情的产物。“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只有作者首先为外物所感,被彻底打动,才有可能写出动人的东西。情感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离开了鲜活的情感之源,文章就会显得死板呆滞,毫无生气。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心灵,只有在感动的天地中徜徉,才能够编织出灿烂的云锦,喷吐出辉煌的光焰。  相似文献   

2.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有一句名言:“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情”是一篇文章能否打动人心,引起读者共鸣的关键,这里所说的“情”是指“真情”。如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对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见,真实是作文的生命,真情是作文的血肉。那么,如何让真挚的情感流淌在我们的笔端呢?一、积蓄情感“积蓄情感”是指我们平时要重视感情的积淀。“未成曲调先有情”,心…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只有真情实感的语句才能打动人,只有说真话、表真情,才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习作教学的灵魂在于引导学生寻找动情点,诱发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动情点;捕捉细节,深化动情点;读写结合,积蓄动情点。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有情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白居易有诗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任何文章都应有感而发,情感是联结作者和读者的桥梁。琵琶女“未成曲调先有情”,才感动得“江州司马青衫湿”。在应试作文中,考生要想以充沛真实的情感打动阅卷者,只有将自己的情感融于作文材料之中,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阅卷者心灵的琴弦,才会产生“使人心动”的魅力效果。如《同一片天下同一颗心》(2003年陕西一考生)一文饱含悲愤之情,作者仿佛蘸着斑斑血泪叙写着亲历过的一件件辛酸事。“爸爸,您知道我当…  相似文献   

5.
作为语文教师 ,我最怕看见的是学生毫无感情的文章 ,好像是一个机器人在说话。叶圣陶认为 ,“作文形式为文字 ,其内容不出感情两端。”也就是说文章没有情感是空洞的 ,感情是文章的细胞。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有一句名言 :“没有情感这个品质 ,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但怎样才能使学生感情在文章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呢 ?我仅从写法方面对此进行探讨。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 ,看起来较抽象 ,较单一 ,学生初写起文章来有些难以下笔 ,无所适从 ,常常只停留在“高兴得笑了”、“痛苦地诉说”等外在描写 ,那当然是浅层次的 ,难以把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6.
要让我们的作文精彩动人就必须在“真”和“新”上下功夫。“真”就是真情实感,“新”就是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写真实的自我,抒真切的感情,这是作文的灵魂。自话题作文诞生以来,题目中往往有这样的导语:“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吗”、“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和看法”等等。这些提示,其内涵都是指在作文中要表达真情实意,从“自我”角度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情感真挚、新颖独特的作文呢﹖一、用心去生活“我手写我心”,作文本是学生发表见解、宣泄感情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7.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收效甚微.只有依靠学生内在的“情感冲动”.才能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语文教学也应这样。“文章不是无情物”.特别是新版语文教材中的大量文章.无不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诗歌有情、散文有情、小说有情、戏剧也有情.篇篇课文都蕴含着真挚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有兴趣才有作文的动力,有兴趣才有作文的潜力。但是传统的中学作文教学重写作技巧、轻写作内容,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引导,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感知,学生的兴趣未能激活。因而我们读到的学生作文往往是“只有文字,没有思想;只有呻吟,没有情感;只有虚假,没有真诚”。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篇篇静态的习作上,而是要致力于捕捉和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从而抒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文以情动人,人因情而动.”只有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才动人,才有生命.离开了真情,无论你的文章词句多少优美,构思如何巧妙,都不足以打动读者.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要感情真挚,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所以,小学生的作文无论是写事、写入还是描景,都要带有一定的感情.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程秀丽 《教育现代化》2005,(11):107-107
狄德罗有一句名言:“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形式为文字,其内容不出感情两端。”《课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年级段的习作要求也都有“感情真实”的要求。因此,训练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挚的感情。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古人云:"文以情动人,人因情而动。"只有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才动人,才有生命。离开了真情,无论你的文章词句多少优美,构思如何巧妙,都不足以打动读者。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要感情真挚,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所以,小学生的作文无论是写事、写人还是描景,都要带有一定的感情。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在作文教学中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那么,显然违背了作文之道。文章作为一种情感载体,惟有适度合理地进行情感渗入,才能培养作文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愤怒出诗人”、“情动而辞发”等都说明情感对写作产生的影响。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渗入情感因素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走进生活,积累情感体验亲情、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都是学生作文的重点,而这些都必须从生活中来,从亲身的观察和体验中来。家庭可以说是学生体验情感的重要“基地”。那里有…  相似文献   

13.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依据“大语文作文”教学观,对学生作文的首项要求是“求真”.也就是要求文章要以真实为本、为务。“真”是文章之骨,那么对于记叙文来说,真情永远是基础,学生只有从真实生活中选取素材,写实实在在的人,叙述真真切切的事,由人而起,缘事而发。才有情可抒,有所感悟,写出好文章。  相似文献   

14.
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可见,只有真情的自然流露,才会写出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真实的自我,也才会塑造出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在激情满怀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使作文教学富有生机活力.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如何才能更好地表现生活?我认为那就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真情是永恒的,也是最能打动人的。作文惟有情真,才能动人心弦,感人肺腑;惟有情真,才能使文章有活的灵魂,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注重强调说真话、写真事、诉真情。我担任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在作文练习时,为了使学生人人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我设置的是半命题作文《我最需要》。在众多作文中,有一位学生的作文深深地打动了我,尽管这篇作文有个别错字、病句,书写也不是很工整,但是我毫不犹豫地给它打上一等56分(满…  相似文献   

16.
真情出至文     
《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意思是说,只有用饱满的情感直叩读者的心扉,文章才有内在的动人魅力。作文要打动人,就必须负载作者的泪和笑,承托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情感。作家林清玄曾说:“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此话道出了为文的真谛:真情出至文。怎样使文章做到感情真挚而充沛呢?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快快乐乐教作文,是所有语文教师的追求;快快乐乐学作文,是所有的孩子的心愿。如何在课程改革的作文教学中,加强作文教学训练,让全体学生能写会写,大面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培植作文自信心赞科夫说过:“只有学生在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理想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感情的词语。”情感是作文教学的发动机,作文者“情动而辞发”,如果学生对所写的事物无动于衷,就无法写出有真实情感的文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  相似文献   

18.
作文姓啥     
作文姓啥 ?作文啥都姓。作文姓“美”。作文要有优美的词汇和优美的语句 ,读起来才使人赏心悦目。作文姓“真”。作文要有真实的感情 ,真实的语言 ,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自我。作文要真实 ,不能弄虚作假。要用你的真情实感去融入写作 ,融入生活 ,融入这令人好奇的大千世界。作文姓“情”。有情才有文 ,好作文更注重情感。用心去写 ,用情去创造 ,百态人生 ,尽在有情的文章中。作文姓“笑”。笑看人生 ,笑出自我。当你看到一篇语言幽默风趣 ,真实反映生活百态的文章 ,或用讽刺的笔法反映人生丑态时 ,你肯定会笑得合不拢嘴。作文姓“异”。现代人…  相似文献   

19.
写作的整个过程 ,始终都是在作者情感的支配下进行的 ,都饱含着作者的思想 ,作家创作是这样 ,学生作文时也是如此。正因为“情感”在学生的写作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没有情感这个品质 ,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 ,所以 ,在老师才可能而且也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一、作文指导中的情感培养(一 )运用期望心理 ,增强学生写作信心和写作情感。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 :教师对学生抱以希望并暗示学生努力去做 ,经过一段时间后 ,希望就可能获得实现。比如…  相似文献   

20.
中学作文教学历来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许多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 ,有的甚至糅以虚情。这种缺乏情感的作文 ,使学生自己也深感枯燥乏味。中学作文教学应该提供学生“用情作文” ,以饱含真情实感的文章去打动人 ,只有这样才能较快地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