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3 毫秒
1.
现代图式阅读理论强调在阅读过程中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传统线性阅读模式相结合的交互式阅读模式。在将图式理论运用到高专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从三个方面着手:培养“图式”阅读习惯,最大限度地激活已有图式和建立新的图式。  相似文献   

2.
交互式阅读模式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阅读理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到了80年代初,许多学者提出了一系列阅读模式。其中影响最大的有“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模式;“自上而下”的语言心理模式;以及目前得到许多与阅读研究者赞同的“交互式”阅读模式和图示理论。本篇文章选取了其中的交互式阅读模式进行分析,并把它与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试图揭示它在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交互式阅读模式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作用的综合处理的阅读模式,它克服了前面两种阅读模式的弊端,给专业英语阅读教学带来启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通信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分析交互式阅读模式在通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刘爽 《黄山学院学报》2007,9(3):166-168
认知心理学范畴的图式理论能清楚、准确地阐释阅读实践的心理活动过程。该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利用使得阅读理论在经历了单纯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模式后进入了全新的“交互式”模式时期。图式阅读理论中,阅读能力由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决定,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帮助学生建立、丰富并适时激活各种图式。语言图式是阅读理解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也是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基础;但英语阅读教学应关注三种图式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贵 《池州师专学报》2005,19(2):124-129
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文章探讨了交互式课堂教学理念、交互式课堂教学理论背景以及交互式课堂的教学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主要的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师生交互的“课堂提问”模式、学习者交互的“小组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培养依赖于自主交互式课堂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互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培养,以自主交互式课堂的特点为切入点,渗透“最近发展区”等教学理论,基于自主交互式课堂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一、语文自主交互式课堂的特点语文自主交互式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和交互活动为主线,培养学生思考力和表现力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学中的交互式阅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交互式阅读模式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外语获取信息,阅读是一种直接而有效地获取信息的手段。阅读过程实际上是读者与语篇的相互作用,阅读激活读者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并使之被语篇所提供的新的信息修改和延伸。这便是交互式阅读模式的理论概括。它对语篇提供的信息和读者的已知信息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认为阅读过程是这两部分信息的相互补充,并最终丰富和充实了读者的知识。这种交互式阅读观的理论依据之一是古德曼的心理语言猜测过程,这一过程始于作者编码而成的语言表征,终于读者构建意义,之间为语言与思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外语阅读理论中的图式理论,认为它融合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阅读模式的各自优势,体现了阅读本质,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模式。进而探讨了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三环节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交互式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分析了利用交互式教学来组织开展生物教学活动的意义,认为交互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并在此基础之上简要分析了“学导模式”和“指导、互动、创新模式”两种常用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希望能够对交互式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从研究内容和方法两个角度分别用描述性分析和量化分析方法对我国近10年关于大学英语阅读模式应用的文献进行了梳理。该领域的研究存在三个方面问题:(1)实证性研究较少,研究者大多运用单一的问卷调查或实验测试,没有综合运用问卷、访谈、测试、实验研究等的混合研究方法;(2)研究角度不均衡:阅读模式包括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交互式三种,但大多数研究偏重于交互式阅读模式;(3)一线教师对此课题展开的研究较少。因此,今后应该运用问卷、访谈、测试、实验等研究方法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交互式阅读模式三个不同角度对大学英语阅读模式的应用进行综合研究,一线教师也应针对课堂教学对此课题做出一定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介绍和探讨阅读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对几种交互性阅读模式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提出交互性阅读模式对阅读活动更具解释力,对指导英语学习者阅读更加科学有效的观点。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科学运用交互性阅读模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这两个过程在阅读中的交互作用,既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文字意义,又要激活学生的图式知识,最终达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对相关主题知识的主动建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相似文献   

12.
听觉障碍学生阅读训练模式评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阅读训练是听觉障碍学生教育的重点内容 ,历来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要素式的阅读控制模式、强调环境作用的全语言阅读模式和关注个体特点的阅读互动补偿模式 ,并对三种模式进行了评介对比。结果发现三种模式各有优势 ,但以阅读互动补偿模式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三种阅读模型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简单分析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介绍三种阅读模型,即自下而上模型,自上而下模型,交互式阅读模型,对三种阅读模型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总结出磨炼眼功,探索、核查与反思三步骤的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学模式的设计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理论。现有的各种阅读教学模式对高级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自上而下阅读模式和批评性阅读模式符合高级英语教学内容的需要。交互作用模式符合全面发展阅读能力的需要。自下而上模式可以满足语言教学的需要。由此可见,高级英语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模式,是各种阅读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教学反思和学生的教学反馈意见,基于英语阅读教学基本要求和学生对英语阅读技能的渴望。研究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自下而上模型、自上而下模型和交互式模型三种阅读模型的理论强化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  相似文献   

16.
阅读研究成果对高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外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阅读有助于学习者利用语境习得英语词汇.语言学家从认知的角度先后提出了自下而上、自下而上和交互三种阅读的认知模式.由此可见,阅读不但是一种解码过程,也是读者和作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的过程.研究表明,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母语翻译理解阅读材料有利于产生和保留意义.作者通过对以上研究成果及任务型教学理论成果进行回顾,主张高职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应该采用任务型教学,以纠正传统英语阅读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教学中学习者的先前知识,或图式知识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能否激活图式至关重要。图式包括三种形式: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传统"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只强调其中某一种图式的激活,交替模式则主张将两种模式结合的阅读模式。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种教师不仅要注重激活学生的语言图式,更要注重其内容和形式图式的激活。  相似文献   

18.
Connectionist models of reading, in particular Seidenberg and McClelland's (1989)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model of word recognition, are described and contrasted with the top-down, bottom-up, and interactive models of read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symbol-manipulation paradigm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nnectionism emphasizes: (1) a single, rather than dual, mechanism for processing words, and (2) distributed representations and weighted connections between units rather than symbolic rules for mapping letters and sounds. Implications for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