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唯贤 《出版广角》2015,(12):92-93
手机阅读是以手机作为信息终端,依靠互联网传播技术进行的阅读方式,是大众出版高效、便携、多渠道拓展商品价值的体现.手机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更加高效、快捷,是大众出版、营销的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跨媒体出版是一种以内容的数字化加工为核心,融合多种媒体特征和传播技术所产生的跨终端出版策略,是满足纸媒、光盘、手机、智能阅读器和互联网视频、在线打印等需要的服务性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营销环节中,终端传播就犹如百米赛跑的最后冲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终端传播做得好,对整体营销策略来说就是如虎添翼、锦上添花;终端传播做得差,则前面的营销环节所做的努力就会黯然失色、大打折扣。在终端形态日益丰富,终端传播的价值日益凸显,传播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如何做好终端传播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的内容是关于在手机终端上进行的新闻传播的活动,通过对手机终端传播中的每一个过程的了解,阐述了社会舆论产生和扩大的过程,针对手机终端的这些影响情况,引发了对新闻传播意义上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成茹 《新闻知识》2006,(12):65-66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6.
自2009年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后,手机媒体这个新兴产业改变了整个网络大环境,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形态。而就中国来说,和相邻的日本相比,3G网络起步较晚。因此,本文企图站在移动营销传播的新角度,试探着对中日手机营销传播进行比较研究,为未来中国手机营销传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相对应,新媒体的传播定位应该是终端人群的目标传播。因为,终端是消费人群的聚集地,是消费行为的实现地,这就注定了终端能够演绎出丰富多彩的广告传播和活动营销。因此,整合便成为创造终端营销最高境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吴红晓 《传媒》2013,(2):28-30
只要是将手机终端和数据(除语音之外)的传播应用融合在一起,就都是手机媒体手机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和传统传播方式的显著特点有三:一是终端就是媒体,媒体就是终端;二是手机媒体更多依赖手机平台运行;三是广义的手机媒体除了是全媒体还是多功能化的个人中枢,成品形式多样且不断创新.因此,总结中国手机媒体的发展状况,必须从智能手机终端、手机平台和应用、各种手机媒体形式的创新三大方面全面分析. 移动互联网占据主流,智能手机迅猛增长由于手机媒体内容和终端的不可分性,而且目前主流的手机媒体均通过移动互联网传播,所以手机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数量,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情况,直接印证着手机媒体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手机多媒体技术逐步完善成熟,手机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平台。移动通信技术成为手机与传统媒体打开终端融合“大门”的钥匙。手机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通讯工具发展为全媒体信息终端融合的利器。手机电视是融合广电业、电信业与网络业的技术优势与传播理念的产物,使用具有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成为电视节目接收终端的新型传播媒介,以其具有立体效应的多媒体传播来更加真实地反映所报道的对象,给受众带来逼真而生动的感觉。作为新兴媒体,手机电视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作为全媒体终端融合的重要形态,比普通电视更具有影响力和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0.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除了具有网络传播的各种优势外,手机媒体还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类信息,实现  相似文献   

11.
手机媒体是我国的新型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多媒体技术所导致的新闻传播全球化。因此.在此分析探讨手机媒体未来发展方向及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历届奥运会都受到全球的瞩目。现代奥运会已不仅是单纯的体育盛事,通过与营销的完美结合,众多企业借助奥运推广产品与品牌。手机媒体首次出现于北京奥运会,随着3G时代的来临,手机媒体又将以更新颖的触角,参与到伦敦奥运营销中来。3G时代手机媒体奥运营销的可行性分析随着移动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与终端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功能已不局限于个人语音通信,开始演变为集短信、彩信、Wap、视音频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  相似文献   

13.
首先,我们应看到如今的中国传媒领域已经拥有了许多专业的终端媒体,在终端已经有了形态丰富多彩的媒体形式,已经可以为终端营销提供充足的传播载体。再有,近年来风起云涌的活动营销,甚至  相似文献   

14.
连昕萌 《新闻世界》2014,(8):148-149
随着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和手机终端的日益普及,微信支付依托微信平台发展迅速。尤其是微信支付用户四个突增期的出现,人们对微信支付的关注与日俱增。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联系微信本身特点,通过对微信支付的传播模式和营销策略的分析,探究其在发展和营销当中的优势所在和所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微信支付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昕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5.47286亿,在新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号称“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也正在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从单一的移动通讯终端向传播媒介发展和渗透。相对于传统媒介的“大众传媒”这一提法,笔者认为新兴的手机媒体是典型的“小众传媒”(或日分众传媒),原因正是基于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得出的。  相似文献   

16.
<正>手机最初是作为一种通话工具存在的,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媒体的功能不断增强,其通话之外的其他功能正在被有效地开发。因为区别通信和媒体的基本标准就是, 点对点传输即通信;点对面传输即媒体,只要点对面以快速扩张及快速影响的方式传播为特征的,就是媒体。所以手机电视的出现,可以说是手机从通话终端到媒体终端的飞跃。而现在拥有越来越多专业内容提供商的手机无线网络, 已初具这一功用。所谓“手机媒体”,是指基于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个人信息终端。手机作为  相似文献   

17.
终端是消费人群的聚集地,是消费行为的实现地,这就注定终端能演绎出丰富多彩的广告传播和活动营销。因此,整合便成为创造终端营销最高境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沈野萤 《今传媒》2012,(11):35-36
随着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手机不断与传统媒体对接,又不断地将之超越,在从通讯终端逐渐演变成为信息终端的过程中,手机越来越媒体化,手机媒体已经比报刊更互动、比计算机更普及、比广播更丰富、比电视更便携,手机传播成为人际传播的主流和大众传播不可或缺的部分,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卫星直投网等传播渠道,并以电脑、电视、手机、电子书等手持阅读终端为接收载体的、全新的数字出版形态,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日前在"中国媒体数字化转型发展峰会"上表示,手机移动终端已成为继报纸、广播、  相似文献   

20.
橙沙 《声屏世界》2011,(1):117-118,116
大众传播已经终结,进入微传播的时代,而手机则是一个看似很小却蕴含着巨大商机的终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移动营销新趋势,将给营销带来巨大想象空间。移动互联网被认为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美国知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大摩)分析师玛丽·米克(MaryMeeker)表示,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技术创新正初步取得成效,该产业的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