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智慧套餐     
阿西莫夫是美籍俄国人,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他曾经讲过这样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阿西莫夫从小就很聪明,在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之列。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聋哑人,想买几根钉子,就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食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做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于…  相似文献   

2.
谌勇 《湖南教育》2006,(7):35-35
曾在《读者》上读到过世界著名科普作家美籍俄国人阿西莫夫讲述的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说的是与他熟识的一个汽车修理工曾经出过一道思考题给他:有一个聋哑人,想买几颗钉子,就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一个手势:左手食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作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了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于是售货员明白了,他想买的是钉子。他的这位修理工朋友接着说,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个盲人,想买一把剪刀,修理工问阿西莫夫,这位盲人将会怎样做。阿西莫夫毫不迟疑地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他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一个剪刀的形状。听了阿西莫夫的回答,他的那位朋友开心地笑了起来:哈哈,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  相似文献   

3.
阿西莫夫是美籍俄国人,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他曾经讲过这样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阿西莫夫从小就很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之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题:“有一位聋哑人,想买几根钉子,就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食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做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他想买…  相似文献   

4.
盲人买钉     
曾有一位汽车修理工问世界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一个问题:一位聋哑人在五金商店买钉子,他可以通过做手势告诉售货员自己要买什么,但假如是盲人买钉子,他该怎么办呢?结果,阿西莫夫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也是做手势。错!修理工告诉他,聋哑人不能说话,只能通过手势来与人沟通;盲人虽然看不见,却可以开口告诉别人自己需要什么。这则故事有点类似于“脑筋急转弯”。阿西莫夫是公认属于“天赋极高”之人,但这次他只得承认自己的回答很愚蠢。而那位修理工在考问他之前就认定他肯定要答错,因为阿西莫夫“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我却不同意…  相似文献   

5.
曾在《读者》上读到过世界著名科普作家美籍俄国人阿西莫夫讲述的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说的是与他熟识的一个汽车修理工曾经出过一道思考题给他:有一个聋哑人,想买几颗钉子,就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一个手势:左手食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作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了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于是售货员明白了,他想买的是钉子。他的这位修理工朋友接着说,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个盲人,想买一把剪刀,修理工问阿西莫夫,这位盲人将会怎样做。阿西莫夫毫不迟疑地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他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一个剪刀的形状。听了阿西莫夫的回答,他的那位朋友开心地笑了起来:哈哈,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他只需开口说自己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做手势呢?阿西莫夫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回答的确很愚蠢。一次语文课上,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后,有位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也有个问题想考考您——您知道什么样的老鼠用两只脚走路吗?”我担心会被他们这些鬼机“灵涮”了,就以问代答“:那你说是什么样的老鼠啊?”她咯咯一笑“:米老鼠呗!”我“噢”了一声,谁知她又接着问我“:那您知道什么样的鸭子用两只脚走路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唐老鸭...  相似文献   

6.
著述等身──对艾萨克·阿西莫夫来说,这一评价恰如其分,到1992年4月6日离开人世为上,阿西莫夫已完成了467部书及数以千计的评论文章。 在阿西莫夫数量惊人的作品中,科幻小说只占一小部分,但它们为他赢得了世界级声誉,而其他大部分作品──如果列成书单,你会发现它们极为庞杂──却几乎可以看作是对这位大师级科幻作家耀目形象的多方位补充。《科幻小说百科全书》对他这样评价道:“阿西莫夫是我们这个时代具有影响的科幻小说家。” 阿西莫夫生于俄国,有趣的是他竟不知道自己确切的生日,为此他自作主张将1920年1月2…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年来的语文高考,话题作文最受青睐。为此,笔者特谈谈话题作文的操作步骤。题例:阿西莫夫是一位一生创作了470部著作而享誉世界的科普作家。1958年他毅然告别了讲台和实验室。“做我愿做的事,而不一定是最好的事。”这是他放弃教授职位的理由。有人说阿西莫夫“自我膨胀得像纽约帝国大厦”,他只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而“毫不谦虚”。对此,他说:“除非有人能证明我说的仿佛很自负的事情不属实,否则我就拒绝接受所谓自负的指责。”而事实是,阿西莫夫在治学上是很严谨的,在为人方面又是善于自我约束的。个性张扬与自我约束在阿西莫夫身上都…  相似文献   

8.
阿西莫夫是世界著名科普作家。他小时候很聪明。有一次,有位老熟人对他说:“聪明人,我来考考你的智力,有一道题看你能不能解对。”“好,你说题吧!”阿西莫夫回答。  相似文献   

9.
聪明的放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项和短项,如果抱着自己的短项不放,那就荒废了自己的长项。人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长项和短项的抉择。 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和教学,在教学和研究中,他发现自己有创作科幻小说的天才,于是他对自己做出了冷静客观的分析 :“我不大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但我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毅然告别了大学课堂和实验室,回到家里,专门从事写作。 阿西莫夫这一聪明的放弃,成就了他一生创作480部科幻著作的辉煌业绩,也为他赢得了世界上最负…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从小就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者"之列,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得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个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头做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  相似文献   

11.
阿西莫夫(1920—1992),美籍作家、生物化学家。他是一位撰写科幻小说和科学普及读物极有成就的多产作家,著书500多册,曾获得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阿西莫夫的小说三部曲:《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是他最有名的科幻小说三部曲。其他长、短篇小说集包括:《我是机器人》、《钢的洞穴》、《地基的边》、《东方的机器人》等。他的《黄昏》被许多人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科幻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2.
阿西莫夫是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他的《数的趣谈》一书曾在我国畅销,深受读者欢迎.下面是他所讲的关于他自己的一个故事:我小时候很聪明,多次参加过“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分左右,属于“天赋极高”的人.有一次,我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他是我的老熟人,他对我说:“嗨,聪明人,我来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曾经看过电影《我,机器人》和《机器管家》,如果你知道“机器人学三定律”,那么你一定不会对艾萨克·阿西莫夫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一名科幻小说家、一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成了引领许多人走上科学道路的引路者。他缔造了一个传奇的科幻帝国,构筑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科幻梦。  相似文献   

14.
是的,仅仅是一只鹅,却给麦克格里高农场引来了大批的科学家和士兵。我可不想告诉你我的名字,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是一个作家,只好要求阿西莫夫先生来帮我写下了这件神奇的事。我挑选他是因为他是一个生物化学家,能明白我所讲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科幻作家。  相似文献   

15.
如果你曾经看过电影《我,机器人》和《机器管家》,如果你知道“机器人学三定律”,那么你一定不会对艾萨克·阿西莫夫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一名科幻小说家、一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成了引领许多人走上科学道路的引路者。他缔造了一个传奇的科幻帝国,构筑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科幻梦。  相似文献   

16.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是世界最负盛名的科幻小说作家及科普作家。他出生在彼得罗维奇,三岁时随父母到美国,并在美国完成了学业。阿西莫夫选定科普及科幻写作为终生职业,一生著作甚丰,创作了诸如《我是机器人》、《空中卵石》、《基地与帝国》及《铜之洞》等许多科幻小说。 阿西莫夫在科幻创作中确立了机器人学三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到人受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指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这三定律被机器人学(又称…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说:“科学始于好奇。”他对“好奇”的解释是“不可遏止的求知的欲望。”好奇会引起对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兴趣。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教授有句名言:“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教师如果能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新鲜感,那么兴趣就会变成求知的向导,可以使人产生探究的欲望。 好奇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十分强调教学要充分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即造成一个人爱好学习的心理状态。因为只有激发认知兴趣,学生才能出于一种认识理解的需要而好学、乐学,从而才会有更深层次的探究。爱迪生、达…  相似文献   

18.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有时教师在教学中作一两个假设,能起到“滴水入油锅”的效果。它能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学生想象的领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下是我上《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一段实录:  相似文献   

19.
曾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关于阿西莫夫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1940年,当时最显赫的美国科学家阿西莫夫,以法律的形式定下了机器人必须遵循的三条定律。下面这个故事正是由阿西莫夫的三条定律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