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一贯反对在叙事性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中,“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单一化、片面化、绝对化等创作倾向,对于《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之类“任主观方面写去,往往成为出乎情理之外的人”的做法颇不以为然,而一再主张从多采多姿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示丰  相似文献   

2.
“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鲁迅认为刘备形象的塑造是不成功的。那么,刘备形象塑造之失.是作者的艺术功力问题呢?还是另有原因?本文认为刘备形象塑造之失。并非作者艺术功力的问题,而是文化上的原因,是“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与现实政治矛盾冲突的结果,作者将空想的幻象与历史的真实扭结在一起,于是就诞生了刘备这个长厚而近似虚构.虚伪又让人敬重的“畸胎”。  相似文献   

3.
浅析刘备的“仁义”──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随感河北高阳县教师进修学校张彦昌最近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对刘备的"仁义"形象有些粗浅看法,特别是对照鲁迅先生"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的评论,愈感到鲁迅说的深刻、中肯,入木三分。刘备在《三国演义》的原...  相似文献   

4.
当《三国志通俗演义》以历史小说的面貌出现在中国长篇章回小说的艺术长廊的时候,无疑给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增添了瑰丽的风采。作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既高度地忠实于历史事实,又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除诸葛亮、关羽、曹操之外,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是作为理想的“明君”形象来塑造的。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三国演义》描写刘备形象之失时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学界普遍认为《三国演义》人物描写存在“定型化”和“类型化”的缺点。对此应作具体的分析。无论从小说整体来看,还是从具体的人物形象来看,(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都是有得有失的。曹操是写得最成功的一个奸雄形象,作者既写了他自私、虚伪、残忍、奸诈的一面,也写了他具有雄才大略和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的一面。曹操的描写虽也有败笔,但具有复杂的性格内容,就不能说是“类型化”的。刘备和诸葛亮具有明显的“类型化”的缺点,但也各有其写得成功之处。主要缺点是如鲁迅所指出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相似文献   

6.
一、从社会交换心理论刘备不伪自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虚伪长久以来就成了刘备的标签 ,刘备伐松望友 ,遗诏托孤 ,谦让徐州 ,还有七十多次的哭 ,全被看成是其虚伪表现。若从心理学角度看 ,这种评判显然不符合刘备形象的实际情况。刘备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完全符合社会交换心理 ,即付出与报偿的互惠心理。刘备乃汉室宗亲 ,中山靖王之后 ,头衔虽小 ,但其后可图 ,以皇族身份起兵 ,试图复兴汉室 ,这是他的政治目标和人生理想。关、张、赵及诸葛等人的辅佐大而化之是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前进的 ,…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对《三国演义》的看法,称其"太实则近腐"、"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鲁迅对《三国演义》总体上呈贬斥的态度对后人看待《三国演义》或多或少产生了影响,但是反观鲁迅先生对《三国演义》的评价,就会发现其评价是有失偏颇的,或者说是与事实有矛盾之处的。  相似文献   

8.
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人,为三国时蜀国大将。他善养土卒,勇猛过人,多谋善断,智勇双全。他金戈铁马,南征北战,战功赫赫,为蜀国立下不朽的功绩,然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竟让他背负着“谋反”的恶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硬说他“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这的确是一桩冤案,为世人所不平!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中谈到《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的多智而近妖。”我认为鲁迅先生的意见是正确的。近年来,不少研究《三国演义》的学者指出:不看到《三国演义》的优点,是民族虚无主义,但不指出它写人方面“亦颇有失”,也不利于借鉴古典小说,来创作新的历史小说。这种辩证说法,也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9.
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以“我”这个小伙计的口吻,叙述了在鲁镇咸亨酒店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写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可怜而又可悲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文中除了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外,还塑造了“我”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刘备是三国故事中备受关注的人物形象,历史文本中的刘备是有霸气、有作为的一代枭雄,但《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却被塑造成万众敬仰“仁君”.《三国演义》在塑造刘备形象时,对历史素材做了大量的删减,对其形象做了较多的净化,使其形象更加符合大众的需要.从“枭雄”到“仁君”,刘备形象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文化心态的微妙转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刘备“仁义”中有“虚伪”,“雄才大略”中有“个人意气”这一矛盾性格的揭示,认识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从而为今后运用多种手段分析和塑造各种人物形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内容倾向上,历来被人说成是“拥刘反曹”的,作者罗贯中把刘备塑造成了道德信义的化身。理所当然的,刘备也就成了理想明君的典范,既仁厚爱民,礼贤下士;又诚实忠义,贵义尚情。果真如此吗?笔者不敢苟同,其形象塑造实在是有违作者的创作意图,给人以“画虎不成反类犬”之感。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这样评论《三国志演义》的人物描写:  相似文献   

13.
"仁君"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政治理想,而最能体现其政治理想的人物形象非刘备莫属。作者通过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将刘备的艺术形象塑造为一位"义重如山"、"礼贤下士"、"宽厚爱民"的明君圣主。作者在《三国志》中刘备的历史"真身"的基础上,形象地刻画了《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艺术"化身",刘备的形象塑造对于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18,(2):143-144
<正>提到鲁迅与明清小说之间的关系,一般人可能都熟知其对《三国演义》写人上"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缺失的指摘,也知道其对《儒林外史》"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评价,至于其关于《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的那段论述,更是脍炙人口。鲁迅之能有如此精辟见解,自然源于其对明清小说的长期浸淫和深入研究,他先后著有《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小说旧闻钞》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以“我”这个小伙计的口吻,叙述了在鲁镇咸亨酒店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写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可怜而又可悲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文中除了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外,还塑造了“我”的形象。笔者认为:“我”虽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但是,“我”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同情者。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阿Q正传》是鲁迅最著名的作品。鲁迅在创造阿Q形象中成功地选择了创作主体,并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鲁迅选择阿Q作为传主,主要是借阿Q的“躯壳”,来塑造他的“国民魂灵的典型”。  相似文献   

17.
李芳 《现代语文》2006,(12):119-119
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试图以《项羽本纪》为例,从学的角度对其人物形象的塑造作一浅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窥豹一斑,进而对《史记》的艺术特征作整体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白先勇同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深刻影响,同为后世留下了少而精的短篇小说,所以在鲁迅的《呐喊》、《彷徨》与白先勇的《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中,比较人物形象塑造的畀同有可行之处。两篇短篇小说中采用现代小说的叙事模式塑造了一批不幸的人物形象,并对作品中不幸的人物形象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时也能看到白先勇对鲁迅人物形象继承后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霍译本”和“杨译本”是受到国内外广泛认同的两个《红楼梦》英译本.《红楼梦》最突出的艺术成就之一,就是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本文将以探春这个人物形象在“霍译本”和“杨译本”中的再现与塑造为个案,探讨译者主体性对表现原著人物形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史记》既是历史名著,又是文学名著。司马迁在对大量的历史事实“考信”和“实录”的基础上,采用文学手法,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生活的真实面貌,揭露了统治阶级的丑恶,歌颂了农民起义的领袖、侠义之士,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所以,鲁迅先生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特别是《史记》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反映了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在艺术上也有很深的造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