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在小学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激活儿童的主体意识、遵从儿童的自由精神、唤醒儿童的游戏精神,培养儿童感知诗歌、理解诗歌、吟赋诗歌的慧心,从而点亮诗歌教学的底色。  相似文献   

2.
美国非裔诗人罗伯特·海登在诗歌中大量运用儿童题材和儿童视角进行创作,儿童书写成为其诗歌文本中的重要内容。在海登诗歌中,儿童作为主体来书写现实社会,从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出发来表现成人世界;儿童还作为书写客体,成人关注并观察儿童,以诗歌记录了儿童生活和儿童形象。海登诗歌中的儿童书写呈现了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之间强烈的反差,反映了他对儿童独特认知方式和精神世界的深刻体认,丰富了海登诗歌进行社会表达的艺术视角,表现了诗人宽广的世界主义视野,抒发了诗人普世人文关怀的世界主义以及追求全人类幸福和世界大同境界的世界主义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歌中有一类作品是以历史题材为主题的,这一类诗,我们传统上称之为咏史诗,就是歌咏历史,把历史上的人物、历史上的故事作为诗歌的内容。诗人往往在此基础上抒发议论、表明观点,甚或掺入自己的身世感慨。  相似文献   

4.
沈苇的诗歌存在两种艺术视角,一种是儿童视角,一种是成人视角。选取这样一种角度是基于这样一种发现,即诗人在诗歌中无处不在的对生命的关注和好奇,同时又充满了对生命的悲悯之情和终极关怀。这两种视角同时存在于沈苇不同时期的诗歌中,构成了沈苇诗歌既单纯又深刻的品格。儿童视角使诗人能够发现生活中的诗性存在,成人视角帮助诗人把生活的底蕴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一类以表现儿童情趣为主要内容的诗歌,这类诗歌记录着古代儿童的各种游戏,通过描绘儿童日常生活特别是游戏的片断,表现出儿童时代天真烂漫、充满想像、无忧无虑、好奇心强的特点。总体上看,这类诗歌语言朴实、凝练,活泼有趣,通俗易懂,形式短小精悍,易于诵读,许多篇目成为儿童启蒙的经典。当如今有些儿童沉溺在网络中时,这类诗歌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审题要点分析走进“轻叩诗歌大门”单元,你会发现,在诗人的眼里,草木飞禽,云雾雨雪,世间万物都变得与众不同,诗意盎然,富有情感。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你是不是也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触,也想来写一写诗歌呢?首先,你准备好诗歌摘抄本,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摘抄下来,想一想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对儿童诗歌的教育只局限于儿歌。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儿歌才符合儿童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而且,这种儿歌的教育也仅限于欣赏和吟诵。在人们的意识中,诗歌被认为是灵感的产物,诗人似乎都是天生的。所以,大多数人甚至是教育工作者都不肯尝试去“后天”培养一个诗人,让儿童自己动手去写诗,而且是去写一些类似真正的诗歌而不仅仅是儿歌的作品。为了提高儿童的写作、阅读、自我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英美儿童诗歌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美诗海中,不少颇负盛名的诗人写下了许多别具一格、至今令人津津乐道的儿童诗歌。这些诗歌有“写给儿童的”,也有“以儿童为题材的”,对教育、启发和开发儿童的智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给他们增添了许多乐趣。  相似文献   

9.
著名儿童诗人圣野说:"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情实感的好人。"什么是儿童诗?儿童诗是一种两栖文体,它兼具儿童文学和诗歌的性质,以儿童化的语言姿态、儿童化的立场和视角、诗歌的艺术形式,表达儿童的情态与心声,使儿童性和艺术性成为儿童诗鲜明的特征。利用儿童诗教学能  相似文献   

10.
诗人车延高在诗歌创作中对传统审美意象花进行了大量的选取和应用,这些花的意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主色调系:一类是以桃花为代表的暖色调系列,一类是以荷花、雪花为代表的冷色调系列。车延高诗歌对花的意象的运用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温和敦厚之美的熏陶,同时可能也受到了西方诗学的影响。这些意象对当代诗歌审美意象的破坏与重建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与美学传达。  相似文献   

11.
晚唐诗歌的创作主流是现实主义的怀古咏史,而其中最有特色的又是怀古咏史一类,刘沧以其独具一格的怀古诗以及对诗歌意境的开拓,使得他成为继李商隐、杜牧之后,堪与许浑比肩的晚唐诗坛上又一位重要的诗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重庆儿童诗歌的发展进行梳理,从诗人队伍、创作成就、艺术特色与影响等方面作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并认为这个时期是重庆儿童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重庆已成为当代中国儿童诗歌创作与研究的重要城市之一。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当前重庆儿童诗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提出,只有诗体重建,才能实现重庆儿童诗歌在创作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诗人车延高在诗歌创作中对传统审美意象花进行了大量的选取和应用,这些花的意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主色调系:一类是以桃花为代表的暖色调系列,一类是以荷花、雪花为代表的冷色调系列。车延高诗歌对花的意象的运用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温和敦厚之美的熏陶,同时可能也受到了西方诗学的影响。这些意象对当代诗歌审美意象的破坏与重建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与美学传达。  相似文献   

14.
诗歌是最契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一种文学样式。每个儿童天生都是诗人。童心即诗心,童心即诗歌。儿童对世界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有着异乎寻常的感知力、发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呼应当代中国校园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的诗歌教育热潮,启发儿童的智力与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感悟力,塑造儿童的人格品德,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作文新天地》编辑部决定自即日起,面向全球华人儿童举办“当代新童诗三百首”征文大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诗歌文化最深奥,最美妙。而儿童酷爱诗,是天生的小诗人,对诗歌有特有的敏感和亲切。我们可以尝试,让诗歌滋补孩子的精神,成为孩子诗意地栖息的营养剂。让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更智慧、更诗意地走过人生。结合平常教学,谈谈自己对诗  相似文献   

16.
<正>在诗歌教学"逆风翻盘"的当下,我们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拉近儿童与诗歌之间的距离?其实,儿童离诗歌比我们想象中的要近得多。法语翻译家兼诗人树才先生说过,孩子是天生的诗人。[1]诚然,一句无心的呓语,一句天马行空的"瞎想",都可自成一话,出口成诗。而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看到儿童的"诗心",创作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童谣、儿歌、顺口溜……这些  相似文献   

17.
清初山左遗民诗人姜埰生活在政权更迭,纷扰离乱的时代里,其经历亦是坎坷不平,多灾多难。作为明遗民诗人,姜埰寓居苏州,过着淡泊艰辛的隐士生活。纵观姜埰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诗歌受陶渊明与杜甫的影响很大。从诗歌创作目的、题材与风格上看,姜埰诗歌一类是陶渊明式的平静淡泊,另一类则是带有杜甫式的沉郁悲凉之感,这当然与其生平经历是分不开的。正因如此,姜埰之诗不仅能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真切的历史画面,其中又蕴含着个人山河破碎后的清刚壮烈之气,展示着明清鼎革之际文人志士悲凉沉郁的心灵与难以割舍的"遗民"情节。  相似文献   

18.
正一、创设可感情境,在氛围浸润下诗意涌动童诗,是诗人以儿童的视野在特有情境之下的触景之语。儿童欲想走进诗人的艺术世界,就需要营造真实可感的认知情境,触动学生的内在情感,为儿童创设迈进儿童诗歌内核的切入口。同时,童诗的基点是儿童,情境的创设需要契合优美而极富童真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性和意蕴感,饱含着诗人大胆的想象。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诗歌的这一特点,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引导儿童采用画画、表演、填补空白、借鉴插图、多媒体课件、诗歌改写等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利用课堂主阵地引导儿童充分想象,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从而落实《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  相似文献   

20.
<正>诗歌是最契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一种文学样式。每个儿童天生都是诗人。童心即诗心,童心即诗歌。儿童对世界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有着异乎寻常的感知力、发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呼应当代中国校园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的诗歌教育热潮,启发儿童的智力与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感悟力,塑造儿童的人格品德,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作文新天地》编辑部决定自即日起,面向全球华人儿童举办"当代新童诗三百首"征文大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