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萨克人罕见的爱马情怀,使其形成了独特的草原音乐文化.骏马是哈萨克族民歌永恒的主题.哈萨克族民歌中的骏马形象与音乐声象,不仅丰富了哈萨克族民歌的内涵,使哈萨克族民歌独具特色,也形成了哈萨克族民歌独特的演唱形式、技巧与声音.  相似文献   

2.
受豫南民歌启蒙并逐渐热爱现代新诗的诗人陈有才,其诗歌作品与豫南民歌之间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陈有才诗歌在主题的浓缩、诗眼的锤炼、语言的特征、诗意的韵味四个方面与豫南民歌之间存在着借鉴、继承与融合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禹锡的诗作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他的政治讽喻诗,暴露了朝政的腐败,政治态度鲜明,讽刺尖锐泼辣。他的诗从民歌中吸取养料,推陈出新,开一代诗风,形成了一种新的独特的风格: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既有民歌色彩乡土气息,又经过加工而洗炼华美  相似文献   

4.
《玛依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新疆哈萨克族民歌。歌词朴素无华,表现了一位名叫玛依拉的哈萨克姑娘天真活泼的性格以及玛依拉为自已的优美歌声而自豪的心情。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练习了一首我最喜欢的钢琴曲《欢乐的牧童》,它是我国著名钢琴作曲家黄虎威在1978年根据哈萨克族民歌改编的曲子。我觉得曲子的旋律很美,我弹得熟练自如,并在一次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郭志鸿《新疆舞曲》的音乐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鸿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钢琴教育家、演奏家,并且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他的钢琴作品大都由民歌改编而成,具有典型的民族性风格。本文以钢琴作品《新疆舞曲》为例,对其创作背景、哈萨克民歌原型进行溯源研究,并通过对郭志鸿先生的访谈整理,对该曲进行全面的音乐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也创造了绚丽多姿的音乐文化。哈萨克族一般习惯将民歌分为“安”、“吉尔”。但是,哈萨克族的民歌类型非常丰富,用传统的分类方法难以概全。以题材分类法可以细分为:韵文类、民俗类、畜牧类、飞禽走兽类、情歌类、教育类、情歌类、赞歌类、宗教歌曲等。本文着重介绍前两类民歌。  相似文献   

8.
谢惠连才华横溢但生年不永,其五言名作《秋怀诗》和《捣衣诗》从结构、语言到情感表达皆显示出精巧的构思,可与谢灵运诗相媲美。其诗歌多借鉴南朝乐府民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风格具有创新性,受到锺嵘的肯定与赞扬。锺嵘将谢惠连诗置于中品,评价可谓恰当。  相似文献   

9.
阿拜是哈萨克草原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家,一生都在为自由和民主作斗争,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并开创了哈萨克文学上的"论诗"诗这一特殊文学样式。孔子作为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学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来文学的创作和理论批评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孔子的思想观点主要呈现在他的后人与弟子所编撰的《论语》一书中。本文对阿拜的"论诗"诗与《论语》论诗作比较,探析他们论诗的异同,从而增加文学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正>先秦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史,是民歌向文人诗发展的阶段。从先秦至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政治多变,文学创作丰富繁盛。从时代侧重点来看,其内容大体包括:《诗经》《楚辞》,先秦歌诗谣谚;汉乐府、汉古诗;魏晋文人诗;南北朝民歌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选录了《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诗三首》等代表作品。探究民歌和文人诗的不同特点能纲举目张。一、民歌和文人诗的不同魅力1.在内容上,先秦南北朝民歌通过大时代背景下普通民众的悲欢离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文人诗  相似文献   

11.
15世纪中期建立的哈萨克汗国社会处于宗法封建制阶段,哈萨克汗国的统治者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用批判的眼光借鉴并吸收乌孙及突厥等各种古代民族习惯法、蒙古法制经验和伊斯兰法中的一些内容,在自古相传的哈萨克习惯法基础上进行整理研究.制定了哈萨克汗国的三个法典,即《哈斯木汗法》、《额什木汗习惯法》及头克汗制定的《七项法典》,创造性地融汇成哈萨克汗国法律制度。哈萨克法典中的习惯法与宗法封建法具有互通性,两者在互动中彼此渗透,通过分工与合作.形成了更大社会范围内的一种相对完整的秩序,在当代中国的哈萨克族地区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生活的艺术表现。布依族民歌表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是这方水土这方人的真实生活再现。随意比喻是其重要特点,寨子脚的流水、路旁的花木、家中的扫帚都是很好的喻体。文人民歌与布依族民歌的最大不同是说教意味,其诗中没有当事人,缺乏真情实意。只要生活永恒,布依族民歌就会永恒。  相似文献   

13.
民歌     
诗人虽然身居海岛台湾,却时刻心系祖国,他对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爱,在诗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达。诗题《民歌》,看似平常,却内涵丰富——几千年来,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灵魂,不都浓缩在质朴的民歌中吗?这里是借民歌之名,显民族之魂。了解了这一层意思,就不难理解那仿佛横空出世的惊人诗句——“传说北方有一首民  相似文献   

14.
大跃进民歌当年盛况空前,对之评价奇高。今天虽成为文学史反思的一个热点,但一般都是从政治视角而下的文学判词。本文从大跃进民歌中的爱情诗、文学的想象力、夸张手法的运用几个方面,说明它是因感情的缺位而导致了诗性的迷失,并从“诗缘情”的诗歌美学特征上与大跃进民歌作出一种艺术的告别。  相似文献   

15.
作为表初大儒之一,王夫之的正统思想较为浓厚,其诗论大体以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为宗旨。他反对诗歌中有过激情绪,往往以风雅为标准来评价后世诗歌,推崇秦汉古封,贬低唐宋之诗;推崇抒情诗,贬代斜事诗;贬损民歌,反对人向民歌学习,从而使船山诗论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历史》必修在第二课“学习延伸”中提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撑柱!”是吟咏长城的秦朝民歌。这首诗是“吟咏长城的秦朝民歌”还是“吟咏秦朝长城的民歌”,我觉得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7.
阿拜·库南巴耶夫(1845—1904)是哈萨克书面文学的奠基者,哈萨克新诗的开拓者和优秀歌手。阿拜出生于十九世纪中叶中亚细亚成吉思汗山区托不泰部落一个牧主家庭。青少年时代随父库南巴过着游牧生活,其时正值沙皇俄国入侵哈萨克草原不久。在生活实践与艺术实践中,他逐渐对残酷的现实有了较为进  相似文献   

18.
彭莹 《现代语文》2009,(9):27-30
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人民口头创作,是我国诗歌史上又一次新的发展。它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开辟了一条抒情小诗的新道路,这就是五、七言绝句体。南北朝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是显著的、巨大的,但在艺术风格上南、北朝民歌又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诗歌与哈萨克族民众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的每一重要事件都有诗歌伴随,哈萨克族民间诗歌按其内容与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生活习俗歌、民歌、对唱和长篇叙事诗四大类。  相似文献   

20.
傅满仓 《河西学院学报》2006,22(6):38-40,119
刘禹锡是中唐诗坛独具特色的诗人,其诗一个很重要的特色是具有理趣.而其诗理趣的形成与诗人的个性思想和人生遭遇密不可分;其诗的理趣主要表现在一些咏史怀古诗、咏物寓言诗具有民歌风味的短章之中;其诗的理趣又具有直、深、精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