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教师试上了一节"认数",请我一起参与磨课.这节课不乏亮点,看得出教师查阅过很多资料,也请不少人把过脉,作过很多次修改.可是,当我以一名学生的视角来审视这堂课的时候,我发出了这样的慨叹:"这堂课什么都不缺,唯独丢了'人'."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结课是一堂课的结束,结课和课堂导入同样重要。而在现实教学当中,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并不重视结课阶段的教学,教学效率极为低下。一、概括总结式结课概括总结式结课,顾名思义就是对整堂课的教学进行总体性的概括和总结,进而让学生明晰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习惯于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结课。例如,在执教《光的反射》一课的时候,我是这样进行结课的:"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光的反射,下面请大家在纸上画出  相似文献   

3.
案例一天,我去听我校一位骨干教师的推门课。这是一节数学练习课,整堂课下来,教师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习题正确率也在98%以上,但是我总感觉这节课没有达到这位教师应有的水准。评课时,我让这位教师把本节课的教案拿给我看。她愣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说,这节课是教研员在分析教材时要求增加的一节练习课,因此,她只是  相似文献   

4.
那是在听取一堂校内的公开课后,当时的执教者是本级部的一位青年教师,之前的整个磨课过程我全程参与过,对这节课的设计已经相当熟悉,她所执教的课时也正符合我班的教学进度.于是正式开讲时,我一边听课,一边思索着这堂课的得与失,第二节课回到自己的班里,在这节公开课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趁热打铁也上了这堂课.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有一个为很多人所熟知的案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非常出色的公开课,课后,有人问他花了多长时间备这节课。那位历史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对这个课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工作了三十三年的教师,举行了一堂非常成功的观摩课后,有人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也可以说实验室的准备,则花了约十五分钟。”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多说法.我的理解是:一堂课是否有效,不是看这堂课的容量有多少,而是这堂课的容量是否适合这个班级的学生;不是看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如何的出色,而应注意在这节课上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有多少;也不是看这节课的内容是否很合新课标的要求,而应注意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能否都有所收获.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与生活联系很密切但有些知识的理论性很强学生  相似文献   

8.
<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有一个为很多人所熟知的案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非常出色的公开课,课后,有人问他花了多长时间备这节课。那位历史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对这个课  相似文献   

9.
王征文 《教师》2008,(3):32-33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非常实在,其用意在教育我们要重视反思。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送课下乡活动,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生命旅程,我学会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下面是我对本堂课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0.
范筝 《儿童音乐》2013,(1):42-44
正我想从一个课例说起。这是一节常规课,授课教师选择的课题是《优美的情思——抒情歌曲》。整堂课,学生听赏了三首完整的抒情歌曲以及六个音乐片段,每首歌曲听完之后老师都会问:"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你有什么感想?"很多时候,很多老师都会这样上常规课。无疑,歌曲好听。整堂课紧扣主题,并没有知识性的错误。但为什么这样的音乐课没有打动学生,没有打动听课的老师,甚至没有感动授课教师自己呢?如果让你来给这节课开"药方",你会怎么开呢?也许你会认为听赏内容安排得太多了,形式太单一了,教学活动的设计太单调了等等。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1.
如何复习     
我听过一节复习课,教师提问题,指名同学回答,连续三个人都没答出来。老师无可奈何,只好自己讲了起来。这堂课教师共讲了14个概念,3条性质,1个定理,2个公式,还讲了两道题。这样的复习课能解决什么问题?那么多的内容,平时要上五六节课,概念尚且模糊,如今压缩在一节课里复述一遍,蜻蜓点  相似文献   

12.
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而想要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保证,课前准备显得更加重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老师们备课时的立足点不再是"我想怎样去讲这堂课",而是已经转变成了"我的学生们希望我怎么去更有趣地讲这堂课"。本文将立足于笔者自己开展过的一节公开课,试探究教师们在备课时应更加重视备学生。  相似文献   

13.
凡从事过教育事业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感受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无论是何时何地永远都无法摆脱这一点 ,只是随着教龄的增长、经验的增多 ,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 ,可使遗憾一点点减少 .就如东江所说 :正是这些鞭策给了我教学美的体验 ,给了我闹市求前的力量 .这节课是有成有败的 ,下面我就谈谈对这节课的感想 .一、紧跟时代的教育观念我们知道教学过程主要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备、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构成的 ,其中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是一堂课的关键 ,而教师是它们的主导者 ,教师的教育观念越先进 ,所采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存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老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老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来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道出了教师用整个生命去备课的真谛,可见课前准备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倾听的价值     
一次,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对前来上课的学生说":这堂课你们不要忙着记笔记,凡是认真听讲的人,课后我都会发一份笔记。一定要认真听讲,这堂课很有价值。"学生们听到这番话后放下笔,专心听讲,但也有人中途开起了小差。课讲完了,阿那克西米尼给每个学生发了几张白纸。学生们既惊讶又疑惑。阿那克西米尼笑着说":是的,我的确说过要发笔记,但我还说过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听讲。如果你们刚才认真听讲了,那么请将听到  相似文献   

16.
1两则资料启示 资料1有一位外籍教师在观摩了一节中国教师主讲的高中数学课后,有人请他提提意见,外籍教师先是肯定了这堂课的优点,最后他说了一个小小的缺点,大意是说,这堂课学生都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听了一堂课,课上得很成功,得到了听课者与学生的一致好评。没想到的是,在集体评课时教师却说出了本节课的许多不足。由此我们想了很多:准备得再好的一堂课,也难免会有些疏漏。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知识和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还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呢?  相似文献   

18.
刘秀华 《宁夏教育》2005,(12):58-59
去年12月份,自治区教育厅对全区中小学部分教研员及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在培训中,自治区教研室领导安排我讲一节观摩研讨课。我选了课文《珍珠鸟》。这篇散文表现了人对动物充满关心与友爱,最后动物对人完全信赖的过程。我把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朗读与品味上。  相似文献   

19.
好课要多磨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工作了33年的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后.一位教师问他:“请问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老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老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来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道出了教师用整个生命去备课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