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于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发挥的对谈话内容导向引领的主体功能作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通过个人风格的影响力与思想表达的独特样态发挥引领作用,使节目的风格得以凸显。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自身的风格特点与节目定位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只有这种关系实现了内在统一,才能呈现出节目自身预期的形态。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的具体形式,并提出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优化个人风格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宏伟 《新闻前哨》2005,(10):63-63
近几年,电视访谈节目发展很快,各种形式的谈话节目大量涌现。访谈节目的主持,比起知识竞赛的主持人来说难度要大一些,因为主持人不仅仅是提问,而是要边问边听边想边组织谈话。谈话这篇大文章是否深入,是否生动,是否有情趣,都与主持人有关。那么,谈话节目主持究竟该如何把握角色定位呢?  相似文献   

3.
谈话类节目是指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预先设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并可以通过现代通讯手段与场外受众沟通交流共同参与的节目形式。在国外通常被称为脱口秀,这种起源于西方广播谈话节目的节目形态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当今很多电视节目中的主要节目样式。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实话实说》栏目的播出可以说是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的标志。随后电视谈话类节目风起云涌,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电视谈话类节目已经超过150个,形成了当今电视收视的新风暴。  相似文献   

4.
电视谈话类节目是一种通常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所进行的大众传播活动,包括新闻访谈、人物访谈、演播室聊天、情感交流等节目类型。主持人往往与现场嘉宾围绕既定的话题,针对疑问或争议展开讨论,最终达到释疑解惑或沟通不同观点的目的。这类节目贵在有感而问,有问而语,它的出现打破了电视节目的僵硬模式,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谈话节目是所有电视节目中观众最喜欢收看的,谈话类节目在西方国家竞争激烈的电视节目市场中以"常青树"般的地位存在着。虽然我国此类节目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极快。近十多年来,各个电视台推出的此类节目也越来越多,可以说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序幕就是从那时候拉开的。虽然此类节目很多,但真正一直受大家喜爱的却不多。《鲁豫有约》2001年开播以来,历经15年的发展,很显然它的栏目风格、形式以及受众群体都慢慢地深入人心,并且在那时的电视节目中迅速掀起一股谈话类节目的浪潮。对于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短短的历程来说,《鲁豫有约》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重点分析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概况及所呈现的特点,并对《鲁豫有约》2008年—2015年栏目进行分析统计,以此为例,剖析近年来电视访谈节目发展的特色以及《鲁豫有约》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6.
电视访谈类节目是近年来广受观众喜爱的一类电视采访节目,电视访谈类节目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让观众能够近距离地聆听主持人和访谈对象的对话,极大地拉近了观众与访谈对象的心理距离,让节目充满人文主义色彩。而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要注重采访的技巧和侧重点,要凸显访谈对象的心理特点,为整个节目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彰显整个节目的人文关怀。记者的采访更应该以访谈对象为中心,要结合节目的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节目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而有价值的素材。本文笔者从事电视访谈类节目的记者采访工作多年,现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本文中重点谈一谈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艺术。  相似文献   

7.
电视谈话节目可分为“交谈式”和“访谈式”等几种类型。在众多的主持人节目类型中,对主持人综合素质与技巧要求最高的就是谈话类节目,任何一档成功的谈话类节目都离不开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8.
向延桃 《今传媒》2012,(3):131-132
随着电视访谈类节目受到观众的喜爱,越来越多的电台开始开办电视访谈类节目,节目同质化现象日益增多,主持人不注重沟通的艺术,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主持风格。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简述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对访谈节目主持人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提高访谈节目主持人素养的建议,希望主持人坚持学习,提高控场能力,增强主持人的品牌效应;促进访谈类节目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具有现实与实践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按照北京广播学院吴郁教授的观点,电视访谈类节目是指。由主持人邀集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展开讨论的群言式言论节目。”①因此,访谈类节目是建立在主持人对访谈对象本体开掘基础上构成的谈话体节目。从世界电视发展史上看,1954年美国NBC推出的《今夜》栏目可谓  相似文献   

10.
东方 《视听界》2008,(2):107-107
电视谈话节目包含两个要素:它的内容是主持人与嘉宾的语言交流,它的传播渠道是电视媒介。这两个要素,从两个维度上,将电视谈话节目与电视访谈、日常人际交往的谈话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日播栏目"心理访谈"是一档心理健康栏目.电视访谈节目最突出的特点是改变过去制度化的传播格局,使大众传播更具人性化特征①.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就是服务大众心理的电视访谈节目,节目中主持人的现场控制力,是主持人处理好场上关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电视谈话节目起始于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末,CBS的《60分钟》记者的足迹踏遍世界各地,他们关注世界热点问题、焦点人物,聚焦于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出身于新闻记者的克朗凯特、丹·拉瑟等著名主持人在主持新闻谈话节目时,节目与主持人的个性魅力交相辉映,使得新闻谈话节目日臻成熟。可以说,谈话节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的节目”,其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个性化。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应该是始于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这个40分钟的新闻杂志型节目播出伊始就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是“开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1994年《焦点访谈》创办,从此关于各种社会生活题材的访谈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观众眼前,如新闻访谈、人物访谈、演播室聊天、情感交流、热线直播等。而这样的谈话类节目也成就了像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崔永元等一大批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们以其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主持风格,进入了我国寻常百姓家,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尊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韩永联  张莹 《视听界》2004,(5):47-48
电视访谈节目是把人际间的交流引入电视屏幕的节目。这类节目的主持人要用自己的知识能量和驾驭能力,自始至终地把握好访谈现场的气氛节律。这就要求主持人,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化底蕴、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有很好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有位电视评论家曾说:“访谈类节目,一怕谈话人一打开话匣子就信马由缰,二怕谈话人‘话囊’漏气、怯场,三怕现场气氛不上来。”由此可见,主持人如何与嘉宾在现场进行融洽的合作是办好这类节目的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一般也称之为谈话类节目。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邀请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平等民主气氛中展开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以其或轻松幽默、或严肃深度,但是都直抵人心,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传统的电视访谈节目根据内容分为:新闻信息类谈话节目、人际关系类谈话节目、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专题对象类谈话节目。根据形式分为:聊天式谈话、访谈式谈话、辩论式谈话、综合式谈话。而访谈的地点可以是专门的演播室、可以是事件发生的地点,但是都是固定的单一地点,而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一档访谈节目却给我们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边萌 《大观周刊》2012,(52):23-24
1电视访谈节目的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电视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电视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电视节目同样进入了品牌竞争的阶段。电视节目要求的是内容的品位与内涵。要想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引人注目的名牌栏目,必定要具有栏目自身独特的风格。而栏目的风格正是源于主持人的个性和特点、气质和风度,与主持的提问艺术紧密相连。如果节目主持人不善于倾听,不知道如何提问,不能制造节目的精彩看点,就不能引起受众对节目的喜爱。节目主持人的对话题的讨论直接关系着一档节目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6.
王兵兵 《视听界》2004,(6):87-87
所谓访谈节目,顾名思义就是以谈话方式为主的节目,它是主持人、特约嘉宾围绕某一个话题进行讨论交流的节目,在这个过程中,听众可随时拨打热线电线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出色主持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驾驭意识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电视访谈艺术,说到底是沟通的艺术,交流的艺术,主持人就是要通过采访,让采访对象说出内心的真情实感。访谈类电视节目,《张越访谈》是女性栏目《半边天》的子栏目,它以平和而深入的思想交流,淡泊却宽广的谈话氛围给人以沁人心脾的美好享受。本文以此栏目为例来探讨电视访谈节目如何做到声情并茂,探询采访对象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8.
舒心 《新闻世界》2014,(2):71-72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如今已有上百档电视谈话类节目,它们大多面临同质化危机。《鲁豫有约》作为高水平访谈节目,在其发展历程中走过弯路,也有创新,从中我们或可管窥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9.
在广播节目形态中,谈话类节目是比较受听众喜爱的一种节目形式。听众之所以喜爱这一广播节目形式,是由其特点所决定的。广播谈话类节目具有以下明显特点。一是直接性。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参与对象是在节目播出中由导播接入播音室与主持人交流,因此,谈话交流的内容是未确定的。二是个体性。电视谈话类节目参与的嘉宾往往是多人,可以根据谈话内容和现场的需要来设定人数,而广播谈话类节目参与到节目中来的对象则往往是一人。三是主观性。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做节目前,与谈话对象彼此不熟悉,电视谈话类节目则不然,电视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与嘉宾对于选定的话题要做前期准备工作,节目中,围绕话题来作各自的阐述。广播谈话类节目中,由于主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凤凰卫视中文台出品的一档电视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分析主持人陈鲁豫的访谈特点。指出陈鲁豫是整个访谈节目的核心,决定着节目的成败。集中讨论了陈鲁豫的访谈风格,从讲礼貌,成功发问,认真倾听和善意回避4个方面来阐释她的柔性访谈特点。最后说明陈鲁豫的柔性访谈表现出她特有的从容和自信,从而确保《鲁豫有约》能够成为中国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的一棵常青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