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唐代诗人岑参晚年在蜀中生活了四年。对岑参在蜀中的交游唱和的辨识,可以加深对他在蜀中的经历、诗歌创作和思想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蜀中山水孕育了张大干的蜀中画与蜀中诗。蜀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水、名胜、古迹众多,风物、风情、风习奇特,不仅成为张大千诗画创作的题材,而且是他情感的寄托和艺术的生命,影响到他的绘画技法和艺术风格。张大千以造化为师,天地万物为他所用,蜀中时期笔墨风范开始具有独创性,成为张大千绘画技法“变革”的前奏。蜀中诗画是张大干艺术世界的奇葩,反映出张大干恋乡的情感特性和“师法自然”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考察李白的干谒行迹入手,归结出三个比较集中的时期:年轻在蜀中时期,隐居安陆到二入长安前期,晚年安史之乱前期到流放夜郎时期。从中看李白一生干谒的原因,从而得出李白的干谒诗在自喻和结尾上的特点,以及李白在精神上平交王侯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陆游的蜀中词入手,揭示了他在四川九年的具体心境,以求凸现出一个比较真实的陆游形象。  相似文献   

5.
崔与之曾"七辞参知政事,十三辞右丞相",是南宋后期有名的贤臣。而他同时也作为一位文学家名世,有"岭南儒宗"之称,并开创了"菊坡学派"。嘉定十三年(1220)他奉旨入蜀,在蜀五年,政绩颇多。而他在这期间也间有诗作,惜现存不多。从仅存的蜀中诗来看,崔与之在蜀中交际颇广,时常与丁黼、李曾伯、洪咨夔等人唱和,而这也成为他蜀中诗歌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6.
晚年孙犁愈加浓烈的故乡情结成为他强大的心理创作动力。他以悲悯与忧患的情怀写出了故乡人民悲惨的生活遭遇以及人性的复杂,表现出了对故乡眷恋又隔膜的复杂情感。晚年孙犁故乡情结形成的原因与集体无意识有关,更与他个人的经历、心境和个性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晁公遡是南宋前期,较早入蜀的北方文人.他少年避难入蜀,在蜀三十年,所作诗文颇多.现存文集《嵩山集》亦是作于蜀中.他的诗歌风格,不仅受到家学渊源影响,还受到蜀中奇山异水的感染、蜀地文化氛围的熏陶,呈现出善于使事用典、清新雅俗和词意甚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曾伯为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之后,为南宋一代名臣。他两入巴蜀,前后共约十年,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或记其所见蜀中风貌,或述其蜀中交友,不仅反映了李曾伯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同时亦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9.
晚年孙犁愈加浓烈的故乡情结成为他强大的心理创作动力。他以悲悯与忧患的情怀写出了故乡人民悲惨的生活遭遇以及人性的复杂,表现出了对故乡眷恋又隔膜的复杂情感。晚年孙犁故乡情结形成的原因与集体无意识有关,更与他个人的经历、心境和个性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一部胡适晚年的谈话录,是他晚年的一份“心电图”,透露着他晚年的寂寞情怀和桑梓情思,显示着他为排解寂寞情怀和桑梓情思所作的心灵自救和情感自慰。  相似文献   

11.
黄庭坚诗歌在清代的接受历程伴随着宗宋思潮,由逐渐兴起而至大盛:清初,承续晚明回升的宗宋思潮,推尊宋诗的呼声越来越高,开始出现是否以黄庭坚为宗的争议;清中期,宗宋派以翁方纲为首,以学问论诗,极力推崇黄庭坚诗歌;清晚期,宋诗派倡导“学人之诗”,与推尊黄庭坚的桐城诗学、经世派诗学联姻,使得宗黄诗风在道咸之际愈演愈盛;清末民初,“同光体”诗人以唐宋并举来推扬宋诗及黄庭坚,达到了移唐就宋的目的,使黄庭坚诗歌及其创作所昭示的创新精神再度辉煌于这个封建末世。  相似文献   

12.
中唐诗人刘禹锡的诗歌豪放有力,于中晚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其贬谪生涯中,刘禹锡显示出很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他在心有怨愤之时却能不被怨愤所束缚,创作了大量激昂慷慨、豪情满怀的作品,《浪淘沙》九首即是代表之一。这组民歌体新乐府诗通俗优美,韵律婉转,或用画面创造意境,或用哲思发人深省。诗歌中洋溢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会使每个受其感染的读者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3.
曹植的人生在前后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前期的曹植是一个志得意满,风流自赏的翩翩公子,后期的他则在无尽的苦闷中挣扎.文艺是苦闷的象征,苦闷的生命体验必然要在曹植的后期诗中反映出来.但由于各种原因,曹植的后期诗较少直接抒发苦闷,而更多采取了兴以抒情,比以抒情,托寓抒情,反衬抒情等多种方式委婉曲折地抒发苦闷之情.正是这些委婉曲折的抒情方式使得曹植后期诗内蕴丰富,怨而不怒,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不但提高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水平,也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4.
李煜后期词的悲剧性,具有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价值。李煜后期词的悲剧特质对当代人欣赏借鉴和感悟生命悲剧,均具有比较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纪昀谪戍乌鲁木齐期间完成的《乌鲁木齐杂诗》至少有167首,但他在获释返京途中厘定为160首,这导致《借月山房汇钞.乌鲁木齐诗》和《纪文达公遗集.乌鲁木齐杂诗》至少有3首各不相同,经考证,后者内容更为准确。《乌鲁木齐杂诗》流传版本多、范围广,对清代中期以后的西域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沈德潜在对唐诗四期作出评论的同时 ,揭示出唐诗格调流变的轨迹 ,特别对以李、杜为代表的盛唐诗给予极高的评价。“格调”论的立场使沈氏对唐诗流变的审视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 ,同时也导致他对中晚唐诗的评价有失偏颇。作为唐诗研究的重要一家 ,他的观点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在对中唐诗坛背景进行多方考察之后,将文学史上历来并称的"郊寒岛瘦"划归两个集团,从他们对现实的不同态度,指出孟郊诗歌的特点在于"写实"和"敢骂",肯定其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贾岛诗歌则多写"人生的半面",以逃避现实来获得心灵的休憩,并成为唐以后各时代之末世的共同倾向.这种辨析体现出闻一多一贯特有的历史文化综合研究的宏见卓识,具有现代学术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晚唐诗坛上,马戴的诗放射出奇光异彩,特别是他的五言律诗,不但数量多,而且艺术成就很高,为后人所欣赏。其边塞诗具有盛唐边塞诗的气魄,同时马戴诗歌又具有晚唐诗人所共有的感伤哀怨气质,即晚唐余韵,这形成了他的诗歌特有的风格基调。  相似文献   

19.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中的领军人物,文名早就,以无题诗为大成。由于他诗歌意象运用独特,造成其诗歌内容婉转多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岑参在嘉州逗留时间虽然不长,但其诗歌很有特色。其诗歌创作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嘉州风物的歌吟、对故乡的遥念、对佛门归隐的向往,表现出诗人晚年的复杂心态。其诗作在嘉州的流布传承有序,对嘉州文学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