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中生》2009,(2):F0002-F0002
一、学软件,我选株洲清华IT 株洲清华IT,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IT教育培训中心在株洲授权成立的专业化培训机构。学校依托清华大学强大、严谨的技术优势,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高端的软件人才。目前学校拥有教学场地1500多平方米,能同时容纳2000多人在校学习。株洲校区从全国著名软件公司招聘技术专家作为学校教师,致力于专业的软件工程师培养,为中国软件产业的腾飞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梅贻琦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黄延复一、“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本世纪初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创办的一所“游美预备学校”。初建时名“清华学堂”,是因校址设在清室遗园清华园而得名。辛亥革命后改名“清华学校”。由于她有“庚子赔款”这个历史背背...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9月7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深圳签署合作协议,将依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共同创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将于2014年年底前正式启动。学院计划于2015年招收第一批博士生,共50名;硕士研究生将于2016年入学。学院招生采用美国研究生招生模式。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将面向新科技革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办学中立足深圳、根系清华的做法,在保持学校品牌和注重区域办学优势的同时,提出"国际性、创业型、复合式"的培养目标定位并以环境学科和物流学科为例,说明了研究生院的育人特色.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奖励》2011,(5):12-13
1911年,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一部分庚子赔款创办了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一个世纪以来,清华大学名师济济,人才辈出。如今,它名声响亮,举世闻名。 2011年正值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我们选取一组新老照片与一组清华景观图片,引领读者感受清华的百年变迁与深沉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6.
1911年,中国政府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办起了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次年,13岁的闻一多考取了这所学校。那时,清华学校的美国化气氛十分浓厚,学校的章程上也规定了“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企图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内一流大学的清华大学,是一所由美国退还的"庚款"所建立起来的一所大学。从游美肄业馆到清华学堂,直至最终的国立清华大学,清华人在不断的努力下,实现了由最初的留美预备学堂成长为独立的现代大学的转变。本文试图从清华大学自1909年到1928年间派遣"庚款留美学生"的情况,分析清华大学发展壮大并逐渐独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兼有多学科的综合大学。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学校发展初期,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者,  相似文献   

9.
清华标记     
《中国科技奖励》2011,(5):26-27
在中国,还没有哪所学校能像清华一样,对中国,尤其当代中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清华无疑当属中国第一高校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校,很多东西已经被人们熟知,比如许多国家领导人出自清华、许多院士出自清华……清华被赋予了无尚的光环而更值得人们尊崇的是,清华大学见证了祖国从飘摇到富强,几乎是与国家的科技发展同命脉。  相似文献   

10.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核心,是告诉社会这所学校希望培养什么样的人。校训的作用是巨大的,清华大学以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更是提出了作为教师的行为准则。学校德育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应以校训为核心进行延伸。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2009,(6):F0002-F0002
错过了清华大学的学历教育,千万不要错过清华IT的软件教育 株洲清华IT学习认证中心,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IT教育培训中心在株洲的分支机构。清华IT依托百年清华深厚的教育积淀,共享清华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按照清华人的风格和精神培养IT人才。  相似文献   

12.
清华小史     
清华小史1911年建立“清华学堂”,随之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改建成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1937年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西迁昆明,更名西...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深圳清华实验学校学术专题会议”日前在深圳清华实验学校举行,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校长引领、学校创新的实践研究”。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9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办学取得辉煌的成就,使原本规模不大、声望不博的清华学校一跃而成为世界知名的大学,它的成功在我国高教史上留下了巍峨的丰碑。回望清华大学在30年代所走过的路,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清华大华大学当时的校长梅贻琦。  相似文献   

15.
始建于1915年的成志学校是清华附小的前身,专为清华早期教职员子弟就学而建。诺贝尔奖获得杨振宁教授、两弹元勋邓稼先都曾在成志学校学习过。成志学校的管理由校董事会负责。张子高、冯友兰、纪约翰、萧公权、朱自清、杨武之、刘崇宏、陈达等名教授都曾先后担任成志学校董事会成员。抗战爆发后,清华大学南迁,成志学校暂时解散。直到1952年正式命名为清华附小。  相似文献   

16.
闻一多于1912年14岁时考入清华学校中等科,至1922年放洋赴美为止,在清华学校呆了整十年.1932年8月,他又应聘回母校任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至1946年7月15日作了著名的纪念李公朴的最后一次讲演后被刺身亡为止.他又在清华大学担任了14年的教授.他一生的求学治学历程可以说是始于清华,终于清华.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于1912年14岁时考入清华学校中等科,至1922年放洋赴美为止,在清华学校呆了整十年。1932年8月,他又应聘回母校任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至1946年7月15日作了著名的纪念李公朴的最后一次讲演后被刺身亡为止。他又在清华大学担任了14年的教授。他一生的求学治学历程可以说是始于清华,终于清华。  相似文献   

18.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其前身是1911年建立的清华学堂。建校90多年来,学校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代代校友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杰出贡献使清华大学这所高等学府蜚声中外。清华办学,历史源远流长,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的办学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清华有着在首届全国研究生院评估中名列榜首的研究生院,有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清华教育资源的继续教育学院。目前,清华大学设有理学院、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美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14个学院共48个系,成为当代中国一所著名的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清华大学拥有国内一流的师资力量和优越的教学、利研和实践环境。素有“大师之园”美誉的清华大学,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学校名师荟萃。全校现有教职工约67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4名,正高...  相似文献   

19.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早期叫做清华学堂,是一所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办起的留美预备学校,建于一九一一年。因校址设在清华园,故命名为“清华学堂”。当时学校设高等科和中等科,学生在校共学习八年,“沿用美国高等初等各科教习,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相当于美国中学到大学一、二年级程度。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但校中一切照旧。一九二五年,清华学校增设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旧制高等科和中等科停止招生。一九二八年国民党政府接管后,改称“国立清华大学”。次年旧制全部结束。从一九一一年建校到一九二九年,共毕业留美预备生一千九百七十六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南迁,先在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临时大学”,随即又迁云南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结束,清华大学于一九四六年秋回到北平。一九四八年十二月,清华园获得解放,投入了人民的怀抱。  相似文献   

20.
石红刚 《学子》2004,(6):4-7
在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史上,被破格录取的仅有两人:一个是知名的历史学家吴晗,他报考清华时数学考分为零分,另一个是因写《围城》而蜚声文坛的作家钱钟书,他报考清华时数学考了15分。但这两个人皆因超人的天赋和卓越的文学才能,而被著名的清华大学慧眼相中破格录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