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程玉庆 《学语文》2002,(5):20-20
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的诗,这自诗明白如话,平淡无华。其中第一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字,一般都解释为“睡床”,但我认为,“床前明月光”中的“床”释为“井床”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2.
李白《静夜思》中的“床”一向是作“睡床”解的,2008年初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上另辟蹊径地提出,此”床”乃是“胡床”,即“马扎”。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新说成为热门话题,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最近西南大学文学院的胥洪泉教授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文章,针对马说的不足之处展开批评。胥文说,把《静夜思》中的“床”解释为”睡床”,并不是说作者就一定睡在床上,难道说到“床”,就一定是睡在床上吗?  相似文献   

3.
某日,就读小学一年级的孙子说,老师在堂上告诉他们:“床前明月光”的“床”是指“井栏”而不是指“睡床”,而此前,妈妈告诉他的却正是“睡床”。孙子问到底哪个对?  相似文献   

4.
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名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床前明月光”中的“床”作何解释?不少教师在解释“床”时都指出应作卧具讲。而我们认为:这里的“床”作卧具解释是不恰当的,作井沿、井栏杆讲更合理些。如果大家对我国古代的民俗和“井”在古时的深刻含义作一些探究,也许会赞同我们的观点。“床”不作卧具解释的理由如下:1.我国古代的窗子还未能安装上玻璃,人们为了防风御寒,一般都要给窗户蒙上一层纸。这在一些武侠片中可以看到,一些江湖侠客在漆黑的夜晚,用手指沾一点唾液,轻轻把窗户纸戳一…  相似文献   

5.
对李白诗《静夜思》中“床”的解释主要有三种:睡床、坐具、井栏。“床前明月光”之“床”的意象体系阐释为:从《静夜思》一诗主题出发,对月、霜、床三个意象的分析,从意象体系的角度,认为将“床”释为“井栏”更合诗意。  相似文献   

6.
“床”和“榻”在古代都是指一种坐卧用具。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床,安身之坐者。”东汉刘熙的《释名释床帐》也说:“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这就说明“床”在古代就是一种宜坐宜卧的用具。另外。《释名释床帐》对“榻”的解释是:“长狭而卑为榻。”  相似文献   

7.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的“床”字,学者中有四种解释:一曰卧具;一曰坐具;一曰坐卧具;一曰井上围栏。笔者通过对“床”这个概念在古代所表示的不同事物比较及对全诗意境的分析,认定“床”当为卧具。  相似文献   

8.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诗人借寂静的月夜表达了思乡之情。可是诗歌中的“床’’字,却引起了大家的争论:躺在床上怎么可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呢?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  相似文献   

9.
简评葛红兵《沙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红兵的《沙床》是“狭邪小说”的“新品”,应该承认它的合理性乃至必然性;正因为它是“狭邪小说”的“新品”,它也就无法摆脱“狭邪小说”的固有局限性,而无法给以较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李白名诗《长干行》中“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是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名句,并成了著名的成语“青梅竹马”的出处。对诗中的“床”字,人们似乎已司空见惯,以为就是寝室中平时供人睡觉的床,一般并不深究。而“床”的另一解为:井上围栏。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愚以为认真思考起来,本诗中的“床”,它亦并非是指一般人家寝室内的床,而是指古金陵城内长干居民区中水井的井栏,即井上所设之木架,用以安放提水的桔槔(即吊杆)。  相似文献   

11.
“剥床”被认为是剥落大床,其实,“剥床”是剥击王位。其依据是从本卦卦爻辞的内容出发,联系别卦卦义以及前人的说解。  相似文献   

12.
读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弄青梅”,忽不明白。小女孩折了一朵花在门外玩耍,小男孩怎么胯下骑着一根竹竿在床边绕圈?难道床在门外吗?又看李贺《后园凿开歌》:“井上辘轳床上移,水声繁,丝声浅。”让人不解,井上的辘轳怎么会在睡觉的床上边移动?经查《辞海》,才知床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井上的围栏。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形容用银做的井围栏,用金做的水桶。  相似文献   

13.
杨国湘、卞庆龙二位老师在合写的文章《“床”作何解释更合理》《(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10期)认为李白《静夜思》一诗首句中的“床”应作井沿、井栏杆讲,作卧具的解释是不恰当的,并为此写下了“床”不作卧具解释的六条理由。  相似文献   

14.
在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的法国,正义之床与加冕礼、葬礼、入城仪式被视为四大重要的王家仪式。“正义之床”起源于14世纪,后被用于象征法国国王通过御临法院的形式来维护司法和公正的权力。1563年正义之床仪式反映了王室与巴黎高等法院在和平法令的注册等问题上长期存在的争论和矛盾。尤其围绕立法权问题,国王的掌玺大臣提出司法与立法职能相分离的观念,明确立法权为国王独有的特权,以此限制高等法院对王国立法和政治事务的干预。正义之床仪式实则充当的是国王强行立法的工具,在17、18世纪日益成为彰显君主权威的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15.
李白的《静夜思》文辞简约,意蕴深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然而人们对诗作的背景、版本和关键字词的理解见仁见智,其中关于"床"字的考释结果概括起来就有卧床说、坐具说和井栏说。确定"床"字的词义,对诗境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版本异文,可以推勘"床"的意义;结合诗歌创作艺术,能够进一步证明"床"当作"卧床"讲。  相似文献   

16.
电子床     
日本的电子睡床它可以告诉你睡姿是否正确,应该如何调整好睡姿。调整好后它会在屏幕上显示出:“这样最好,请您休息”的字样。英国的电子减肥床它的床头有一个电子控时装置,只要达到用户自己预定的时间,它就会抖动,使贪睡者无法睡下去,产生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床”辨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明白如话,家喻户晓,蒙童成诵,但诗中的“床”字,一般诗歌选本都未加注,以为这是一个人人都懂的常用字,就是指当今作卧具之用的“床”。如《唐诗鉴赏辞典》说“透过窗口的皎  相似文献   

18.
杰斯的新床     
“你和小熊喜欢你们的新床吗?”爸爸问杰斯。“It’s very big.”杰斯抱着玩具熊坐在床上说。  相似文献   

19.
杜永道 《现代语文》2006,(9):111-111
问:有时候听别人说“不尽人意”,有时候又听人说“不尽如人意”,究竟应当怎样说呢? 答:应当说“不尽如人意”。这里的“尽”是“都,完全”的意思,“如”是“符合”的意思。“尽如人意’’就是“完全合乎人们的心意”。在前面加一个“不”,说成“不尽如人意”,意思是“不完全合乎人们的心意”,也就是“仍有让人不满意之处”的意思。其中的“如(符合)’’不能省略,说成“不尽人意”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20.
对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的“床”有三种解释; 一、将“床”理解为睡觉的床,认为这首诗是写诗人“上床入睡时,因看到床前由窗口照入室内地面上自如秋霜的月光,而引发望月思乡之情。”(《阅读与写作》1993年4期《谈引用警语名句的错讹》)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