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笔者了解到,语文新版教材小学一、二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目前已经通过教育部验收。而此次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被曝出现较大而有趣的变化,被相关修订者称之为"是脱胎换骨的"。比如:一年级语文第一页是导学部分,《我爱学语文》取代了原来的《我爱上学》;二年级上学期第二课,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教材;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居然收录了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正如之前的"鲁迅文章大撤退""莫言文  相似文献   

2.
熊丙奇 《生活教育》2014,(17):35-35
正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翻开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记者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变化。一年级语文导学部分,《我爱学语文》取代了原来的《我爱上学》。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二年级语文教材,三年级的延伸阅读教材中居然收录了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对于语文教材的变化,这次赞扬声,超过了质疑声。普遍的意见是,这样的修改更贴近生活,更  相似文献   

3.
<正>新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核心意义就是"回归",它回归的是语言文学,是教育规律,但说到底回归的还是正确科学的语文观。如一年级语文的导学部分《我爱学语文》取代了原来的《我爱上学》;二年级上学期第二课,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教材;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收录了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一系列变化让人耳目一新。再说新版语文教材回归当下和现实的问  相似文献   

4.
一、初读教材:山重水复疑无路全国各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材都将“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安排在二年级。比如,人教版和西师版安排在二年级上期;苏教版和北师大版安排在二年级下期。《认识角》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7页的内容。同其他几个版本教材的编排顺序大致相同: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折叠、描画和操作学具等活动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再联系生活实际依次呈现。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小语教学大纲》的调整意见一、课时变化根据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五年制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每周减少一课时。六年制小学(含城市和农村)三年级和五年级的语文课,每周各减少一课时。为此适当调整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二、调整意见1.识字由"认识常用汉字三千...  相似文献   

6.
《教育导刊》2014,(9):84-84
翻开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记者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变化。一年级语文第一页是导学部分,《我爱学语文》取代了原来的《我爱上学》。此外,二年级上学期第二课,记者看到了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人选教材:年级的延伸阅读中。居然收录了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一时之间。引得各方点赞。  相似文献   

7.
现今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传统故事和古典文学作品章节,包括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以及历史故事,如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沉香救母》(一)(二);三年级上《卧薪尝胆》,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祁黄羊》,五年级《林冲棒打洪教头》,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调整意见一、课时变化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课程设置的调整意见,五年制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时由每周11课时改为10课时;六年制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时由每周10课时改为9课时。五、...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出现了多种版本的教材,比如, 人教版、苏教中图版、浙版、粤版,等等。教材的多样化使教材分析与评价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一些向来重视教材研究的西方发达国家比如说法国,为我们分析、评价教材提供了借鉴。法国巴黎文学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理查德  相似文献   

10.
正翻开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记者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变化。一年级语文导学部分,《我爱学语文》取代了原来的《我爱上学》;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二年级语文教材;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居然收录了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与时代贴得太近了!"拿到书的教研员发出这样的感慨。(6月15日《中国青年报》)近几年,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质疑之声不断,从"爱迪生救妈妈"和"陈毅探母"的真实性,到鲁迅对于孩子是否过于沉重艰涩,再到传统语言文化的和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叶祝颐 《云南教育》2014,(13):43-43
翻开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记者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变化。一年级语文第一页是导学部分,《我爱学语文》取代了原来的《我爱上学》。《我爱学语文》里有3幅图片:第一幅图是两个小朋友在写字,一个对另一个说,我会写自己的名字;第二幅图画的是两个小朋友在图书馆里读书,一个说:“我爱看故事书”,另一个捧着科普书说:“我要上火星玩儿”;第三幅图画的是两个学生在交流识字,一个说:“耳朵的耳字像耳朵一样,真有趣!”另外一个小朋友说:“我爱背诵故事。”改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比如,二年级上学期第二课,记者看到了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教材,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居然收录了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而传统爱国主义篇目《吃水不忘挖井人》配的是挖空心思找来的“老水井”的新闻图片。一系列变化让人耳目一新。“与时代贴得太近了!''拿到书的教研员发出这样的感慨。(6月15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2.
何黄海 《辽宁教育》2006,(10):55-56
近日,听了一堂二年级的语文课《假如》。该课文的组织结构很有特点,语言特色也非常鲜明。学完课文后,教师抓住最后一段让学生续写: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相似文献   

13.
一、活用教材曾几何时,教师上课围绕着大纲、计划、教材转,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在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中,我们提倡实践即教材。如在上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课《字典大楼》时,我撇开教材抽象的东西,直接让每个学生与字典对话,让学生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去了解字典、熟悉字典。通过实践体会,学生充分认识了字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国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第二学段教学的开始,同时又和上一学段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紧密相连。它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备课时要处理好过渡与连接、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即在备课时,既要把握好教材新的变化,也要处理好教材的延续和发展;既要在变化中把握不变的特点,又要在不变中寻找变化的规律。一、在变化中把握不变三年级上册作为新的学段的开始,教材当然会有较大的变化。与二年级下册比较,增加了几个新的板块和要求,比如首次出现了的综合性学习、习作等。具体把握哪些变与不变呢?1. 增加了综合性学习,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可操…  相似文献   

15.
收拾书桌,看见一本去年的听课笔记,随手翻翻,其中一篇二年级的语文课《秋游》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16.
1.新教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围绕学生所关心的主题,使其内容更充实。如湖南版一年级下册《你的家,我的家》,二年级下册《看大夫》都是从儿童日常生活实际出发来编排教学课题的,而且教材注重了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学习。2.新教材注重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探索。比如上海版一年级上册《童话里的小屋》一课。我首先让学生把一个盒子打开,然后在里面描绘一些具体内容,再粘上去,从而产生一个从立体的空间到平面的过程,这种变化使学生对空间有了一定的理解。3.新教材教学…  相似文献   

17.
今年《江苏教育》小学版第四期张立友同志的文章指出当前教学中超越大纲、教材要求的一面,这些情况的确大量存在。可是另一面也严重存在着偏离和降低大纲、教材要求的现象。比如,大纲从一年级起就要求“能正确地回答问题”,教材第一册就安排了问答句:“你长大了干什么?我长大了为人民服务。”紧接着就开始安排了看图回答问题,课文后的问答题,并逐步要求能回答比较复杂的问题。如能严格按照大纲和教材要求进行训练,到一年级结束,学生口头回答问题的能力,应能达到相当可观的水平。然而,从我所听过的语文课发  相似文献   

18.
问:我们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活动,我想利用网络资源上一节语文课,可是我感到困难重重,不知所措。在处理一些具体问题时应该怎样做哪? 答:利用网络资源上好语文课,关键的是要考虑,上的是语文课,语文课有语文课的规律,网络资源的运用不能给教学带来负面作用。比如,语文教学讲究让学生读懂文本,如果教师不先让学生“读”文本,而是热衷于让学生通过网络等课件知道其中的内容,那就不行了。比如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教师不是让学生读懂桂林山水的特点,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也感受到这篇课文的美,而是播放桂林风光专题片,可能就不太恰当了。  相似文献   

19.
上完《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后,我总在想,从教近二十年,使用过几套语文教材,感觉每一本语文课本能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能从不同角度折射我们的民族文化,引导学生更好地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增强语文素养,让我们走进了一个神圣的文化殿堂,  相似文献   

20.
教材简析 安安是一年级课文《一年级》中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形象,是学生在书本上结识的第一位新朋友.编者的目的是通过创设安安会识字,能在语文课上或看电视时认识许多字的情境,让学生回忆自己是怎样识字的,并把识字的方法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