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敬 《学子》2013,(3):30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巧用文本进行补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想象能力,训练学生思维,提升表达能力等,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补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补白背景,激发学习兴趣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特别是高年级的语文课文,名家名篇非常之多,有些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因此需要我们补白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背景补白一般在授课伊始,对课题质疑之后出现最好。  相似文献   

2.
阅读故事类文本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踏上阅读之旅。在统编语文教材故事类文本的教学中,教师从关注学生复述、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等方面展开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3.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生活中,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综合性体现了人们交往的能力。文本细读的视角是语言文字运用,其重点是发现文本"秘妙",目的是确立语文价值。一、发现文本"秘妙"笔者以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长城》为例,剖析“文本细读的重点是发现文本秘妙”。那么,  相似文献   

4.
找准师生研读文本的切入点,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这个切入点一要小巧,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二要深刻,有较强的辐射性。它存在于文本的背景、标题、中心句、关键词、疑难点……  相似文献   

5.
正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对语文学习较为忽视,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总是浮光掠影,不懂得如何对文章进行深度解读。职校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研读,读出文中变幻莫测的情节,品味人物形象和词句之妙,通过找到隐含在文本中的变化来解读文本,体会人情百态。  相似文献   

6.
刘巍 《广东教育》2014,(2):45-46
正《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喻,就是强调教学重在启发诱导,启发学生思路,使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更好地获取新知识。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点拨引导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课堂文本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智慧、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夯实语文素养的综合性艺术。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启发引导来引领语文课堂走向高效呢?一、循序渐进法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尊重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比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发展语文思维。如果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尝试主动而积极的思维活动,那么必将加深体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链接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形象思维;启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激发他们的个性思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交流活动,激发他们的多元思维。  相似文献   

8.
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课堂提问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有效的提问,比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更有可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但是,现有的研究材料以及我们了解到的语文教学现状,均表明课堂提问并没有充分发挥它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应有的价值。关于改进课堂提问的探讨,也大都集中在怎样从文本出发,设计恰当的问题以引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鉴于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时,教师在课堂中就要对问题的有效调控,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远离语丈教本,极力找寻课外教学资源的现状,导致教师引导不够,学生接受难度大,收效差的现状。因此,深刻认识语文课本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教材选丈的“例子”作用,引导学生由阅读向写作迁移,显得尤为重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味语言,体会修辞之妙;探究章法,总结结构之巧;激发想象,寻求创新之路;陶冶情操,升华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10.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留白艺术意在言外,含蓄深沉,耐人咀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发掘文本留白处,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品味文学作品主题留白、情节留白、情感留白的言外之意,激发丰富的思维活动,充分感受留白之妙.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引领学生主动地思考,提升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深入把握文本主旨,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体味文本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之时,有时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扩展思维视角,从文本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计问题,不但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更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方法,创设体验的情境,激活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有效的体验性学习更为重要。本文从"把已有的生活体验带入文本、进行角色表演体验感受文本、丰富想象创造体验升华文本"这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做到有效的体验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正>细细品读可以发现,前面三位老师教学的《杨氏之子》各有侧重,又各得精妙。杨可老师的设计“思维之智从对话中生长”;李秀艳老师的设计“言语之智从文字中生发”;郭思婷老师的设计“‘聪惠’之智从文本走向生活”。不同的教学设计,却有着同样的教学意蕴,直指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学习目标,着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机智而有技巧地启迪学生思维,才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对语文的热情,使学生养成思考的自觉性和多维性,真正成为有探究性、创造性的自主个体。针对如何启迪学生的语文思维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激思法,并就激思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灵性是语文教学赖以生存的根基,语文能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提升人生境界,丰富精神底蕴。感悟魅力语文,激活灵动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感悟、体验的智慧,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做好预设,焕发课堂生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文本和生本的特点,要在备课中,做好预设,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质疑氛围,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修养。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巧妙预设,来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朗读课文时,我们应该把握他  相似文献   

16.
陈云颖 《教师》2019,(9):46-47
阅读教学定要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潜入具体语言文字中,含英咀华,探索文本的秘妙。发现谋篇布局之道,悟写法之妙;品味修辞表达之巧,学遣词造句的精妙;巧借留白多元练笔,涵泳其间习表达;迁移运用言语技能,学以致用,规范习作。课堂教学活动依托文本,巧妙点拨,引领学生感悟习作方法、积累经典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切实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提出拒绝教师“满堂灌”,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在课堂中成为了引导者。怎样做好“引导者”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教给学生学的方法,而忘了教给学生学的内容,矫枉过正,以技巧取代了文本阅读。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是文化的载体,是培养学生人文涵养的重要途径,而文本是语文的载体,语文的人文性和教育功能都要靠文本来实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是关键,因此回归本文才是语文教学的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古诗词教学探究语文深度学习的路径,在古诗词阅读中重现文本作者的人格魅力,发现言语之美;通过整体性的文本互相印证阅读阐释联系的观念;采用言语对话的方式,寻找语言的精神家园;开展研究性学习来培养深度学习的学术思维,扣住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最终体现语文深度学习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建构性特点。  相似文献   

19.
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结构的形式组织单元,这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读懂教材,导致单元整体教学似是而非,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在教学时,教师要将语文要素从课文延伸到口语、习作及语文园地中。对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的教学,教师可通过拓展补充、关注场面、聚焦细节等途径,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衬托之妙、渲染之妙、遣词之妙,从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大浪潮中,思维品质的培养愈发引起重视。然而,"思维训练单薄"甚至"缺少思维含量"的课堂教学仍屡见不鲜,成为当下我们课堂教学亟待改进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让思维培养在语文教学落地生根呢?为此,我们充分发挥比较阅读的实效和意义,以生为本,扎实课堂,注重实践,用对比阅读的方法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激发他们自主探索发现,从而以新的视角理解阅读文本,以新的方法提升语文素养,以新的路径提高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