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倒教授     
课堂上,大学教授问他的学生甲:“上帝创造了一切吗?”学生甲勇敢地回答说:“是的,他创造了一切!”“上帝创造了每一样东西吗?”教授又问。  相似文献   

2.
每次上完课,我都反问自己:这堂课学生学得好吗?这堂课自己投入了吗?归根结底,这堂课学生喜欢吗,爱听吗?反问促使我探寻“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堂”,探寻又促使我尝试,尝试中我发现:多变的课堂乃是学生乐此不疲的。  相似文献   

3.
问倒教授     
课堂上,大学教授问他的学生甲:“上帝创造了一切吗?” 学生甲勇敢地回答说:“是的,他创造了一切!”  相似文献   

4.
良风 《内蒙古教育》2007,(12X):13-13
课堂上,大学教授问他的学生甲:“上帝创造了一切吗?” 学生甲勇敢地回答说:“是的,他创造了一切!”  相似文献   

5.
一次,听完一节公开课《昼夜交替现象》之后,我问学生:这节课中,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回答说是模拟实验,也有学生说是自己上台展示。我追问:老师讲过什么还记得吗?好多学生居然说不记得了。这让我大吃一惊:是教师讲得不好还是学生开小差了?在一节公开课中,这两个原因都不能成立。那么是否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多,学生就获得越多呢?在科学课堂上恐怕不是这样简单的正比例关系吧。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后来我又做了多次调查,问了学生类似的问题,结果学生的回答大同小异。我发现,  相似文献   

6.
杨红春 《湖南教育》2002,(10):49-49
换位,顾名思义,就是交换位置。所谓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和对方交换位置进行思考。这种方法,若用来教育学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一、移花接木法学生甲在语文课上不做笔记,转过头和别人说话,被任课老师发现。任课老师批评他,他就在课堂上和老师顶起来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将他喊到办公室,随便地问:“你成绩较好,平时有同学向你请教过问题吗?”甲答:“有。”“那你告诉人家吗?”我问。“有时讲,有时不讲。”“你跟他讲时,他不听怎么办?”我又问。“没出现这种情况。”他答。“万一出现了这种情况呢?”我问。“那我就不…  相似文献   

7.
一次,听完一节公开课《昼夜交替现象》之后,我问学生:这节课中,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回答说是模拟实验,也有学生说是自己上台展示。我追问:老师讲过什么还记得吗?好多学生居然说不记得了。这让我大吃一惊:是教师讲得不好还是学生开小差了?在一节公开课中,这两个原因都不能成立。那么是否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多,学生就获得越多呢?在科学课堂上恐怕不是这样简单的正比例关系吧。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后来我又做了多次调查,问了学生类似的问题,结果学生的回答大同小异。我发现,  相似文献   

8.
同事的课堂,总是热烈而温馨。学生的脸庞写满了微笑,稚嫩的身姿洋溢着激情。我虔诚地向她讨要秘诀。她说:“没啥秘诀,只需多跟孩子说一句话。”我不解地问:“什么话呢?”“孩子,你准备好了吗?”她笑着说。我更疑惑了,一句话岂能有如此神奇力量?  相似文献   

9.
课堂回放:教学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轻重"一课时,我与学生一起解读课本情境图后,出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梨和苹果,问:"仅凭眼睛看,你能知道它们的轻重吗?"学生摇头。于是,我接着问:"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它们谁轻谁重呢?"  相似文献   

10.
作为英语教师,我经常研究教材和教学方法,也经常会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然而还是会有一些学生在课后问我:"郑老师,我真的很想学好英语。我已经很努力了,可是英语成绩还是不理想。您能够告诉我学好英语的方法吗?"  相似文献   

11.
常常有老师会问,你是怎样上的美术课?还要给学生呢范画吗?为什么你的课堂小孩子都很投入,乐于其中呢?还有的老师会说,美术课是最好上的,引导引导,或者让学生看着书,直接画是的。听到这样的问题,心中会有所思,下面是我对美术课堂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在课堂上提问已然成为教师独享的特权,学生只能老老实实地回答问题。课堂被教师牢牢地控制着,学生变得消极被动,不得不成为配角。而将课堂提问权还给学生,则标志着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角色的变化。据考察,中国的孩子在放学回家后,家长常常会问:“今天老师提的问题都答上来了吗?”而在犹太民族.家长的问题则是:“今天你向老师提问了吗?”  相似文献   

13.
李强 《高中生》2010,(9):33-33
王老师问李老师:“昨天,你们班的一个学生因手脏得很进课堂,被你送回家去了,这个办法行之有效吗?”  相似文献   

14.
学生:老师,学了“速度、加速度”之后,对有些概念很迷惑,我能问一下吗?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个案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在课前备课时.我觉得这句话如果让学生单从表面理解.一定会“离题万里”.故在教案设计时特别作个批注。果不其然.当学生读到“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句时.有个学生举手问:“老师,‘碰壁’是什么意思?”我没急着回答,而是笑着对大家说:“问得好.‘碰壁’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掀起了议论热潮:  相似文献   

16.
看到这样一则小幽默:“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非洲学生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我不仅没有感到好笑,反而被深深地刺痛了。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没有能力从宏观的视野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也无法提出什么高瞻远瞩的解决方案。我只能从自己的课堂人手,发现一些问题,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我做起,  相似文献   

17.
开心一刻     
《双语学习》2010,(4):20-20
课堂上,化学老师正在给大家演示各种酸的性质。“现在我把这枚银币放进这杯酸溶液中。它会溶解吗?”“不会,”一个学生回答。“不会?”老师问。“为什么不会?”“因为要是会溶解的话,您就不会把它扔进去了,”学生回答。  相似文献   

18.
进入初中学习以后,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差异,学生在问:为什么?家长在问:为什么?是他们学习的内容不一样吗?不是,是他们的勤奋程度不一样吗?未必,实际上,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学习方法不一样,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成绩,我建议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捡拾梦想     
课堂上,当讲到著名诗人艾青的一句诗“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却还在床上”时,我忽然生出一个想法,问学生:“你们能谈谈自己的梦想吗?”教室里长时间的沉默。是不是我问得太突然,大家没有反应过来?以往的课堂,我们之间的节拍总是那么和谐,从没出现过“卡壳”。是不是我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上听课,经常会看到课堂上教师提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回答都头头是道,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很好。我不禁思考:学生都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为什么还要重复提出呢?问题总要由教师来提出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