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徐德明著述老舍传记共三部,即《老舍自传》《图本老舍传》《老舍自述:注疏本》。其研究和著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一是引论老舍对三十年代"自传热"的反应,以凸显《老舍自传》的突破意义;二是分别论述三部老舍传记的特色,并作版本比较,以显示其内在的联系及创新发展;三是论述三部老舍传记所运用的传统学术方法,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日本盛行老舍研究的缘由在日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里,除了鲁迅,就是老舍的研究最多。为什么日本如此盛行老舍研究呢?首先,以我自身为例,简单地介绍一下我是怎样结识老舍,并把老舍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在日本,很多大学把老舍的作品作为汉语学习教材。我也是在大学时代,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老舍研究进入全面拓展突进阶段。时代风气的激荡与"老舍世界"的特征高度契合,微观突进,宏观综合,大文化多维视野,整体性新拓展,使其"走向一条后来居上的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学术之路",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发展中最具成绩和活力的领域之一"。但为开创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学术化的老舍研究的新局面,尚需进一步拓展视野、更新方法、开掘新领域。  相似文献   

4.
老舍与沈从文同为现代文学大家,有自成一体的文学风格。然而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基于抗战的需要,两人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学之路,在创作的题材、体裁以及写作手法上都发生了转变,形成了新的创作体系。面对同一时期的文学转型,老舍与沈从文之间虽有相同之处但仍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老舍与重庆     
老舍在重庆的抗战文化活动及文学创作,为抗战文艺运动和重庆文学的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是重庆文学乃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创作了15部长篇小说,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在现代文学中,是老舍第一个把城市底层社会生活和城市贫苦人民的命运引进了创作领域,并获得了巨大成功。特别是对于北京地区生活风光、民情风俗和文化心理结构的出色描写,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中国文坛上,巴金是最富有成就、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1931年开始,在上海《时报》连载的长篇小说《家》以其强烈的反封建色彩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一道共同构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巅峰和魅力。  相似文献   

8.
鼓动全民抗战、渴望民族新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是贯穿老舍抗战剧作的一条红线。鲜明的文化分析色彩,赋予了爱国主义以透视国民精神与社会心理的深刻思想内涵。温和的世俗讽刺是老舍表达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寄寓着作家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二者的完美结合,既是对老舍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业已开始的探索国民性思想的深刻总结,又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对国民性问题探讨的较高成就。小说化的戏剧创作手法,不仅使老舍抗战剧作具有了不同于戏剧家戏剧的鲜明特色,而且是老舍为丰富中国现代戏剧创作经验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9.
谢昭新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现当代小说和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及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先后出版了《老舍小说艺术心理研究》(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3月)、《现代皖籍作家艺术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民族作家,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尤其对《红楼梦》更为喜爱和推崇。老舍的红学观主要体现在老舍对《红楼梦》的接受与认识中,老舍积极倡导阅读《红楼梦》,认为《红楼梦》是一部艺术成就很高的古典文学名著。  相似文献   

11.
老舍小说多数以平民文化为视角,用其独特的文学手段构造出丰富多彩、魅力纷呈的"市民世界",小说中各式各样的小市民形象,不仅凝结了作者的思想态度、道德情操、价值观念,更凝结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内涵。本文主要对老舍小说中"小市民"形象的几种不同人物系列进行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之一,老舍与一些男作家一样,关注到了女性的"生育"问题,但在叙事上与女作家直面生育之苦不同,他们不关注生育场面的描写。以"生育"为切入点,可以挖掘老舍复杂的文化、性别意识,回应其与时代、政治的关系,同时通过对上述方面的把握可以给予作家老舍更为客观、立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老舍早期的创作生活经历与中西方文化有诸多关联:老舍创作中的基本思想,是剖析和批判"国民性"缺陷,并贯穿于他创作的始终;他善于借鉴、吸收外国文学特别是英国的狄更斯、康拉德等作家的有益营养,并把它们融汇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形成别具一格的幽默风格;他以其对北京世态风俗的生动刻画,创造独树一帜的"京味儿"的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14.
老舍早期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深刻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和缺点。近现代以来虽然历经数次规模可观的文化反思,但它仍然深深根植于国民的潜意识里,剔除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和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通常对现实社会作阶级剖析的方法不同。老舍关注的是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命运以及在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往往以市民世界畸型的心灵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国民性格的积习和痼疾,探索城市文明中所潜藏的病态心理。面对价值失序中道德信念的沦落状况,老舍以清醒的理性精神寻找中西文化的“熔点”,以重铸国民的理想人格。凸显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恩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既要关注文学演进的纵向考察,又要重视文学发展的横向审视。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代作家的关系获得了新的辨认与评价,区域文化视阈下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也具备了充分的学理依据。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对于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理论视野:传统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不可能脱离共时性参照,区域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也不能排除历时性比较,两者结合起来,方可在时间与空间、历时与共时相互交叉的视野网络中,立体化、多维度地展现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的文化汇通意义。传统文化视野和区域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依然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足,有待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7.
老舍的文学创作与宗教文化有或亲或疏、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他将这种关系纳入艺术视野,塑造了许多"教徒"形象。通过表现各种"教徒"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为,揭示了宗教文化对现代中国人生活和思想情感的影响,也反映出他热情爱国、救世救民的人生追求,体现了他改造国民性、反思传统文化和重塑民族文化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