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爱君 《时代教育》2007,(9Z):128-128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就爱学。这一学科的成绩就会好。目前,许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一说要写作文就愁眉苦脸,产生一种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作文教学的要求过高。学生情趣受挫;学生生活单调,作文与生活脱节,学生无话可说等。因此,作文教学应由易到难,积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丰富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2.
作文内容体现的是真实的现代社会生活,使学生真实的感受生活是创作的一种先决条件,因此如何使学生能真正的感受生活、培养学生去感受生活当然就成了作文老师的首要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个性化作文是学生对生活的一种个性化体验、积累、思考与表达。本文是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视角来剖析学生个性化作文的生成过程。 一、在个性化体验中摄取信息 作文来源于生活。学生从生活中广泛摄取信息是学生作文的基础需要。只有从自己的命运和遭遇出发来感受生活,才有可能获取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信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学生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技能,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想像和思维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课程标准语)。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的过程是儿童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创造和审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黄孟轲在《中学作文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中说:“我们的作文教育首先教学生做人,让假话、空话远离作文,让健全的主体人格精神意识进入作文。从描写学校生活到构建内心世界,到对生活进行提炼和升华,让学生的作文能朝着多元的方向蓬勃发展。这是作文教育的必由之路。”又说:“真正的个性写作,意味着写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刻骨铭心的,至少是有所感悟有所体味的独特的体验,是一种只属于‘我’的别人无法取代的情感世界,是一个‘小天地’。”是啊,生活是作文之源,作文的过程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过程,是学生对生活的再创造与审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对学生来说,它是一种综合性最强,难度最大的作业。因此,学生怕写作文是一种普遍现象,也始终困扰着教师。如何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锻炼学生作文的勇气,将学生这种害怕作文,讨厌作文的心理转变为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在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等方面实现“转变”。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似乎都忽略了这样的问题:作文是什么?学生写作文为什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作文是一种心理冲动,是一种情感宣泄。这种冲动和宣泄,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更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来源于生活经历的积累和对生活真谛的认识与感受,因此作文是一种精神产物。学生写作文,就是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把自己眼睛看到的、自己心灵感悟到的、自己头脑思考到的东西写下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显现自己生活的情趣,学生写作文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命行为。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对写作教学的认识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说:“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作文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教学中,凡是写得较好的作文,都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然而许多学生一提到作文便唉声叹气,不会写,不爱写。似乎作文难在无话可说,无情可写,无情可抒。究其原因,是学生作文远离了生活实际。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状况呢?  相似文献   

9.
关健明 《语文天地》2012,(12):55-56
对话型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的对话理论为指导,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笔者以为可以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尝试。一、在真实的世界里与生活对话对高中生而言,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了他们的生活世界,这一真实的生活世界就是学生作文素材的来源,是他们作文对话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余伟 《考试周刊》2014,(33):46-46
作文是对生活的一种向往,是对生活真实的一种反映,更是学生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方式。目前,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与学生提到作文都头疼不已。文章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探究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1.
学生写作文,总是苦于没有内容可写,这种现状对广大语文教师也是一种挑战。作文素材从何而来?人们总认为学生生活枯燥单一,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解决作文素材问题,这确实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然而,校园生活中丰富的“现成”习作素材,却常常被学生忽视了,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引导,充分开发和合理使用有效的生活素材资源。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要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这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自然也是我们中学教师奋斗的目标。倘若一味地硬逼着写,教师自己写不出,学生也只能或干篇一律或胡编乱造地应差。一句话,我们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作文环境,才可能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激活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米如何炊?因此,积累生活素材,增加生活体验是解决学生作文难,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途径。针对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进行探寻:一是拓展渠道,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二是积累体验,引导学生获得直接的对生活的情感认知;三是整合间接和直接经验,增加生活积累。其中,三种途径互为促进,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体验式作文?《现代汉语词典》对“体验”是这样解释的: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同的事物;亲身经历。因此,我们说体验式作文,是建立在实践或亲身经历之后进行习作的一种作文样式。从本体物性来说,作文是一种私人化活动,它离不开学生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思考,可以说,作文是学生生命历程的记录。  相似文献   

15.
高吉良 《湖南教育》2002,(20):40-40
现在的初中作文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加上应试教育长期的压抑和束缚,语文教学走进重语文知识教育,轻作文能力培养的误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思维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中学生作文的现状不得不令人忧虑。毋庸讳言,很多初中学生的作文缺少新意,千人一面,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题材单一化。由于初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和课本打交道,生活面狭窄,加上年龄偏小,对社会缺乏深入的认识,对生活缺少真切的体验,因而很多学生对周围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缺乏基本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作文题材单一,…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出题一讲题——作文”,学生无话可说,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就会对作文失去兴趣。可见,作文教学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走进生活,品味其情趣,从而产生表达的欲望,逐步养成动笔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习作是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情感,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需要,是生活的实际需要。这体现了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的理念。如何让学生产生这种需要?树立这种理念呢?这就要求教师们在习作教学中,让生活走进课堂,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感悟、思考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每时每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中抓住契机,时时指导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19.
初中作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作文的基本概念是通过以学生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作文活动中,促进学生主体的人格形成。学生生活作文导写是运用作文表达方法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作文教学法。学生作文导写包括:引导学生写好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写好学生的个性成长。学生生活作文导写是基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依据的作文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最重要的一环。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积极培养学生练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作文的基础,其次要鼓励学生吸收课文中的营养,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并引导学生接触社会生活,激励学生写作欲望,让学生在写作中享受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