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多年来,晚报、都市类报纸大都是以社会新闻为主打,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很多媒体都是靠社会新闻在当地迅速打开局面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全面推行阳光政务,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时政新闻。很多晚报、都市类报纸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并逐步加强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的探索。然而,由于晚报、都市类报纸的受众与党报不同,对时政报道的要求也不同。晚报、都市类报纸不仅要做时政新闻,而且要做得好看、可读,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那么,晚报、都市类报纸如何才能把时政新闻做得更可读呢?近年来,《天中晚报》在做时政新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张钢 《新闻实践》2010,(7):39-40
在当下,社会新闻仍是许多报纸的主要新闻品种之一,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都市类报纸,大都以社会新闻为主打。但翻开一些报纸的社会新闻版,读到的都是一些抢劫杀人、偷盗扒窃、吸毒贩毒、绑架勒索、卖淫嫖娼、家庭暴力等负面报道。负面社会新闻张牙舞爪攻城略地,正面社会新闻苍白无力而偏居一隅。  相似文献   

3.
陈焰 《新闻实践》2011,(3):69-70
经济新闻总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重大变革等重大主题联系在一起的。因而,经济新闻比之于与社会新闻来说,相对会显得严肃与严谨。作为以民生新闻、社会新闻为主打的都市类报纸,怎样在经济报道方面进行创新,怎样让比较理性的经济报道充满可读性呢?对此,绍兴晚报以“转型升级报道”为抓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经济报道上找到了创新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晚报、都市类报纸大都是以社会新闻为主打,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很多媒体都是靠社会新闻在当地迅速打开局面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全面推行阳光政务,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时政新闻。很多晚报、都市类报纸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并逐步加强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的探索。然而,由于晚报、都市类报纸的受众与党报不同,对时政报道的要求也不同。晚报、都市类报纸不仅要做时政新闻,而且要做得好看、可读,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那么,晚报、都市类报纸如何才能把时政新闻做得更可读呢?近年来,《天中晚报》在做时政新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都市类报纸也要高品位重深度 都市类报纸创刊之初以市民群众为读者对象,以可读性强的社会新闻为主打,很快一纸风行,在报业市场上脱颖而出,创造了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但都市类报纸大都以刊登社会新闻为主的这种做法,在舆论引导和消遣娱乐之间游走,使得新闻报道浅显而缺乏深度、平实而缺乏权威、通俗而缺乏品位等弊病日益突出,常被打上“娱...  相似文献   

6.
段毅 《新闻界》2005,(3):138-138
都市类报纸经过十年的发展,在发行量上已经不容小觑,当前,许多都市报提出二次创业,积极向主流媒体迈进。以往以社会新闻报道见长的都市类报纸纷纷强化经济报道,并把之作为竞争中体现品位高下,吸引有影响力人群的重要砝码。在此背景下,作为都市类报纸迈向“主流”重要承载者的经济报道必须以权威性和实用性作为核心价值,处理好经济报道硬化和软化的关系,才能使都市类报纸在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一般意义上讲,硬新闻新闻性强,题材严肃,突出的是权威性、指导性,强调的是时效性。软新闻则突出服务性、实用性,强调的是可读…  相似文献   

7.
朱建林 《新闻世界》2013,(10):130-131
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经济已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新闻和民生新闻、社会新闻一道成为都市类报纸的报道重点。本文以《铜陵日报‘铜都晨刊》为例,从贴近性、服务性和本地性入手分析了经济新闻报道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所谓新闻报道策划,是指新闻编辑通过开发与改善新闻资源,创造良好传播效果的一种活动。在新闻竞争性日益激烈的今天,现代报纸除了要在认识到策划重要性的基础上用心策划,还要合理运作,这样才能提升自身竞争力,都市类报纸重大新闻报道自然也不例外,更要高度关注与重视策划。因此,文本主要就都市类报纸重大新闻报道策划路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尹长东 《新闻窗》2006,(5):34-35
当前都市类报纸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其中对时政新闻的报道已经成为各家报纸的必争之地。然而,时政新闻大多属同一新闻源,得到的原料一样,想要做出各具特色的报道并非易事。而且,时政报道不比社会新闻,稍稍把握不当,就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要想让时政报道既出彩,又不出格,这对大都还年轻的都市类报纸记者而言,可算是个难题。不过,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笔者认为,善用一些方法,都市类报纸的记者其实也能把时政新闻做漂亮。  相似文献   

10.
在厚报时代的今天,尽管经济类新闻仍因其相对的专业性而只能吸引部分读者的关注,但都市类报纸仍要坚持对经济新闻贴近性的思考,从而吸引更多受众。相比《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专业财经报纸,都市报经济新闻应  相似文献   

11.
经济新闻是地方都市类报纸的传统版面,与前些年一些都市报经济版面效仿财经类报纸,偏重财经味,走高端路线不同,近年来各家都市类报纸经济版面纷纷放下架子,放低视角,重归平民化路线。报道从普通民众的需求出发,以平民化的视角,选择普通民众关心的选题,采用适合普通民众的传播方式和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自国内报业进行新闻改革以来,各家报纸对怎样用好新闻图片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近一个时期内报纸出现了一个新变化,新闻版上单幅独立形式的新闻图片在减少,配合文字报道的新闻图片明显增多,且占据版面的重要位置,尺寸也大,这在都市类报纸特别是广州、深圳的报纸更为显著。其实,早在电视  相似文献   

13.
社会新闻是都市类报纸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与时政新闻、经济新闻、国际国内新闻、文化体育新闻等共同构成了都市类报纸丰富的新闻内容,深受广大受众的关注和喜爱。因为社会新闻广受关注,所以研究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很多时候,一张都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论的都市报纸,指晚报、都市报、商报、早报等城市报纸,它们都是以城市居民为读者对象的综合性大众化报纸,而区别于以各级党政干部为读者对象的机关报。在成都市,都市报纸就有七家,它们在同一发展空间中较量,成都报业竞争之激烈也因而全国闻名。 都市报纸以反映都市变动,服务市民生活见长,都市新闻、服务性和娱乐性是它的强项;在市民日常生活之外的影响力是它的弱项。新闻史上有条规律,一张综合性报纸不管因为什么原因站稳脚跟后,它总要追求更大的影响力。它甚至不得不这样做,为了竞争,为了发展,为了适应阅读品位日渐提…  相似文献   

15.
宋若虹  陈颖 《今传媒》2007,(7):13-14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民生新闻、社会新闻、文化体育新闻是都市类报纸的长项,而思想性强,报道角度高屋建瓴,报道形式较严肃的重大主题报道是日报所关注.基于这样的认识,都市类报纸较少涉足重大主题报道,或即使涉足往往也是蜻蜓点水、欲言又止.  相似文献   

16.
沈丽琼 《新闻窗》2012,(4):56-57
近年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下,都市类报纸向主流报纸的转型已成不可逆转的方向。而在转型进程中,影响力和关注度高的重大时政新闻,无可厚非地成为大多都市类报纸的重点。尤其是在微博、网络媒体盛行的“平民新闻”时代,及时、系统地强化地方时政等“主流新闻”,是一条提升竞争力的最为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7.
都市报怎样打好“主流新闻”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类报纸创办初期打的都是“市民牌”,从新闻题材的选择到写作,都体现一个“软”字。随着都市类报纸的发展,相对老牌的都市报和新创办的都市类报纸都开始举起“主流新闻”大牌。这种定位的调整,说明都市类报纸已经意识到“主流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力;通过这种调整,为进一步占据市场争得了主动。但对都市类报纸来说, 打“主流新闻”牌,毕竟是一个新课题,尚需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都市类报纸都将社会新闻、文娱新闻和体育新闻定位为三大件。这种做法,导致都市报“贴近”有余,“权威”不足,不利于抢占高端市场。因此,如何在参与重大主题报道中发挥积极作用,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已成了都市类报纸正在探索和实践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在报纸上得到高度重视,报纸不仅在要闻、时政、经济等各大板块中突出民生色彩,在日常新闻的处理上,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更加明显,在主打本地城市人群的新闻方面,也增加了不少民生新闻的分量,彰显了报纸民生新闻的报道特色。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不少晚报、都市报加大了时政、经济报道的分量,力图达到“报道主流新闻,影响主流读者”的目的。然而,与报道此类新闻历史悠久、驾轻就熟的党报相比,都市类报纸还处于艰难的探索阶段:要么落入党报报道的窠臼,耗用大量版面又彰显不出自身特色;要么蜻蜓点水般抓不到要领,报道远远满足不了读者需求……努力探索时政经济报道的新路子.成为许多都市类报纸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