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识谱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感受、理解、表现及创造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识谱难教,这几乎是所有音乐教师的共识;识谱教学枯燥无味,这又几乎成了所有学生的感受。对此,音乐教师应该巧用教材,激发学生识谱兴趣;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积累识谱知识;教法多样,促进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结合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我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识谱教学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教材,激发学生识谱兴趣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识谱教学被认为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只要学会了识谱,就可以解决音乐实践活动中的所有问题。因此,老师把识谱教学置于音乐课的首要位置,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认谱、读节奏、视唱上,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这一系列枯燥的识谱练习消磨掉了,甚至“谈谱色变”。  相似文献   

3.
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其它教学内容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识谱教学也是长期困挠众多音乐教师的一个难题。其主要原因就是识谱教学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机械技能训练的感觉,枯燥而乏味,这样,缺少趣味的识谱教学不仅成了教师的心理负担,更成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如何增强识谱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识谱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陆晓燕 《文教资料》2012,(13):105-106
识谱教学一直都是我国基础教育音乐教学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学生学习音乐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如何进行小学识谱教学做了阐述:利用多种方式,让学生通过多重感官体会简谱的奥妙;在音乐课堂上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识谱兴趣;博采众长,借鉴同行教学优势,巩固课堂教学的识谱成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的改革、社会的发展,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在我国的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小学处于学习音乐的启蒙阶段,识谱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识谱视唱能力直接关系到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识谱视唱能力很有必要,这也是现今众多音乐教师关心的话题。通过对识谱学习的研究,进一步阐述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识谱视唱能力,希望对广大读者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倪琪芳 《文教资料》2011,(20):97-98
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尤其是低年级的小朋友,识谱能力对他们感受、理解、表现及创造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识谱教学始终是困扰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低年级识谱教学存在着教学枯燥乏味、脱离音乐实践、缺少艺术氛围等问题,可采取诱发识谱兴趣,抓好技能训练,营造艺术氛围等途径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赖玉娟 《学周刊C版》2019,(15):145-145
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注意在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进行识谱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进行的单一的、枯燥的识谱学习,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摒弃传统,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识谱教学,让识谱教学在音乐课堂中活跃起来,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识谱教学难,这几乎是所有音乐教师的共识。识谱学习枯燥无味,这几乎又是所有学生对识谱学习的感受。到底识谱教学难在哪儿?如何使识谱学习富有趣味?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在初中一年级的识谱教学中不断地探索。  相似文献   

9.
识谱是小学音乐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对乐谱缺少了解,对识谱学习也存在一些认知误区,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引导学生展开广泛的学习,使其形成良好的乐感基础,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在学唱歌曲中识谱、在倾听鉴赏中识谱、在演绎活动中识谱,都能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识谱教学。开展识谱教学不但能够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还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和音乐作品的理解。初中音乐识谱教学中采用肢体动作配合法、情境传授感受法、规律要点逻辑法、流行歌曲拆析法、器乐演奏调动法等教学方法,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三年级音乐识谱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节奏感和听觉能力的培养,采用多媒体辅助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会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识谱。  相似文献   

12.
鉴于当前歌唱教学过程中过度注重人文熏陶,淡漠甚至放弃识谱教学以及识谱教学无章的现状。笔者反思识谱教学所经历的“独崇识谱教学.孤立人文熏陶”、“孤立识谱教学,独崇人文熏陶”两个阶段;解析“识谱教学”与“人文熏陶”剥离的根源.从而倡导:基于中庸的融合思想来重构识谱教学,提出“重构识谱教学的认识,合情学习,为人文的序列,为人文熏陶拓展升华”的观点.并以大量教学实践事例论证了识谱教学与人文熏陶相互融合提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识谱是音乐课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音乐基本技能之一,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但是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模唱歌词的能力都比较强,而唱歌谱却有较大难度。因此,识谱教学往往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本文就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识谱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4.
音乐课堂进行识谱教学,既符合学科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音乐学习和成长的诉求。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训练等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识谱学习,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与体验中发展识谱能力。  相似文献   

15.
乐谱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培养学生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但单纯的识谱教学,却把学生置于一种死记知识,苦练技术的氛围之中。对于学生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识谱就变成一种特殊享受,学习识谱就变成一种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6.
陈奕君 《时代教育》2009,(11):267-267
识谱能力是乐器演奏的基础,是演奏者以及演唱者的基本能力,是对音乐学习者的初级教学重点。在识谱能力的培养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使音乐学习者的识谱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金钥匙,是培养学生音准的重要途径,识谱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感受、理解、表现及创造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识谱教学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中的组成部分。学生掌握一定的识谱能力,对于音乐学习是必需的。但单纯的识谱教学很枯燥,也很乏味,学生置身于死记硬背的氛围中,对兴趣的扼杀是必然的结果,如何使学生识谱学习富有趣味,教师的识谱教学更为有效呢?教  相似文献   

18.
温馨 《考试周刊》2014,(88):182-182
识谱是打开音乐殿堂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但乐谱本身并不是音乐。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小学识谱教学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及如何开展识谱教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识谱教学难,效率低,始终是困扰音乐教学的显著问题,也是很多小学音乐教师无法逾越的鸿沟。识谱学习枯燥乏味,被动式地接受导致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使其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令音乐审美功能大打折扣。因此,音乐教师们需要努力寻求行之有效的识谱教学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识谱教学应从一、二年级抓起,注重引导学生用"唱名"来唱曲调.如何使学生获得"唱名音程感"是现在音乐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